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我立于亿万生命之上 > 分卷阅读196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964(1 / 1)

痕迹当中还有可能扭断或无法离开沟壑。 去泰看着地上的枕木和铁轨,再一次微微叹气。他百分之一百确定胡问静早就想到了铁车轮,铁轨,枕木,固定轨道等等一系列方式,胡问静就是在等着他们遇到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可是工部的所有人就是没有想出一个简单的方式解决问题。面对眼前的枕木和铁轨,去泰承认这并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思路问题,他和工部的人都在想着如何提高地面的承受力上,怎么都没有想过脱离“地面”。 去泰的脸上热辣辣的,仿佛被胡问静打了脸。工部有了一系列的发明之后果然有些骄狂了,开始脱离生活脱离民众了,把自己当做控制世界的神仙了。 去泰转头看皇宫方向,皇帝陛下念着道门的功劳没有当面指出道门和工部的浮夸之风,而是少有的旁敲侧击,他不能再让皇帝陛下失望。 “必须整(风)!”去泰在心中厉声道,道门和工部都必须重新认识自己,认识格物道,不能以为进了工部或者有了成就就了不起了,格物道的世界巨大无比,人类只是触摸到了大海中的一滴水而已。 皇宫中,胡问静与荀勖等人讨论着铁路铺设的方向。 “是向北,还是向西?”胡问静犹豫不决。 向北的优点是可以有一条贯通大楚腹地直达草原的便捷道路,增加了朝廷对北部的控制力,不论是运输粮食,还是调兵遣将去北方的草原都方便得很,若是继续向北延伸还能直达东北,这东北的大好黑土地就可以真正地落在了大楚的手中了。 向西的目标是建立一条从潼关到新州的铁路,或许中间有一些崇山峻岭无法开凿,只能断开铁路,利用马车绕过一段距离到下一段铁路,可是即使如此依然可以大大地加强对新州的控制。别的不说,新州的士卒不会再觉得三年守边一年在往返的路上,坐上火车后几天就能从关中到新州。 荀勖道:“老臣以为当先建向北的道路。” 贾南风摇头:“我觉得该向西。”她看荀勖没有继续解释的意思,道:“不能只看经济利益,虽然铁路贯通中原之后粮食运输方便了,但是大楚原本就有成熟的粮食运输体系,此刻并不没有迫切地需要新的体系取代旧有的体系。但向西就不同了,大楚对新州、凉州几乎处于失控,马隆与覃文静都是可靠的人,马隆和覃文静的手下可靠吗?北方草原中的鲜卑族等胡人主力已经尽数被驱离,只剩下小股的游牧部落,北方在几十年内不会有大的战事,西方却不同。我大楚此刻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开拓西方之上,所有资源向西方倾斜,广州和扬州的造船厂日夜不停,多余的粮食、香料不断向西方运输。若是萨珊波斯和罗马帝国识破我朝蚕食西方,掌控西方经济的目的呢?若是萨珊波斯与罗马帝国结盟呢?我朝在西方的力量不足,海路运输虽然便宜,但是风险太大,并不妥当,终究是要从陆路进攻西方的,那么道路只有两条,要么沿着司马越回凉的道路从草原向西,要么从新州向西。草原之中变数太大,这铁轨说不定一眨眼就没了,如何可以铺设铁路?只能从新州向西增援了,有铁路在,不论是大军还是粮草都能迅速地进入新州。” 一群大臣缓缓点头,铁路、火车除了惊世骇俗,一群无知愚民会当做鬼神惧怕憎恨之外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偷铁轨。 铁是稀缺物资,不论中原和草原都极其缺铁。在大楚国内有严密的集体农庄制度在,找一批社员看守铁路易如反掌。虽然依然会有一些贼人偷盗铁轨,但小小的损失却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注1】 集体农庄的人偷铁轨分分钟可以抓住,城里的毛贼只要控制了铁匠铺就能轻易抓住,那些一直躲在深山老林或者流窜作案的贼人平时不容易抓,此刻却能用铁轨作为诱饵捕杀。 若是在草原铺设铁路,别说放在地上的上好精铁了,就是枕木都能被偷得干干净净,哪里去找贼人? 胡问静赞许地看了一眼贾南风:“很有长进。”一转身就有了决断:“向北铺设铁路。” 贾南风气坏了,这是拿她当反向指路明灯吗? 胡问静认真地道:“不是。你分析得都很对,也很深入。大楚与西方的大战一定会发生,大楚需要一条向西的铁路。” “但是,朕忽然想到,这铺设铁路不仅仅是军事问题,还是政(治)问题啊。” “若是朕没把最好的东西用在人口集中的地区,大楚人会怎么看?” “若是铁路的作用就是不断地从中原运输物资到新州,大楚人又会怎么看?” “朕要大楚人接受铁路,接受格物道带来的新东西,就必须让大楚人首先看到铁路和新东西带来的利益,如此以后的新事物才会事半功倍。” 第448章 大楚百姓的文化生活 退朝之后,荀勖上了马车,还不等他坐稳了,几个同样上朝的荀家子弟急急忙忙钻进了马车,有人嫌弃马车内的火盆碍着脚,嫌弃地踹了一下。 荀勖不耐烦地盯着他们,伸脚将火盆向自己拨得近了一些,满意地烤着火。他根本不需要问就知道这些人想要说什么,他已经累了,一群蠢蛋怎么教就是教不会。 马车轻轻摇晃,启程回荀府。 一个荀家子弟掀开窗帘见外面没人,低声道:“贾南风提议先修向西的铁路的意见没错啊。” 另一个荀家子弟也说道:“中原向北部草原的物资运输一直比较流畅,虽然马车运输与火车运输相比确实数量少,速度慢,但既然此刻北部草原并没有感受到物资短缺,说明这运输方式还是很可靠和稳定的,何必急着修建一条铁路呢?至于东北的高句丽等等蛮夷小国……这不动手还早着吗?难道我大楚不动手,他们敢过来?看到我大楚的招降书敢不投降就算他们硬气。”其余荀家子弟点头,如今人口不够,文鸯这才一味整顿幽州平州,真要开打早就灭了那些蛮夷了。 又是一个荀家子弟道:“哪怕东北打起来了,有海运在,何必急着建造铁路?这西边就不同了,若是没有铁路如何运输粮食和人员?” 一群荀家子弟重重点头,从胡问竹的火车的运输效果看,什么马车牛车真是无论如何都比不上的,一日千里应该有些夸张,但是一日几百里肯定有,哪个马车可以一日几百里? “再说新州也有东西需要运出来的,棉花是好东西,以如今的运输效率何时才能运到中原?”一个荀家子弟皱眉道,新州寒冷,而中原各地正在努力做“羽绒服”,因此棉花优先给新州做棉袄是毫无问题的,可是棉花的作用不仅仅是做成棉袄啊,还有棉线棉布呢,中原难道能够用鸭毛鹅毛做布?这棉花是必须运出来的,有了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