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奉圣夫人的面子。之前闹也闹了,明目上的“除宗”也被甄运齐变成了“分宗”,分法更是按照对他们来说最有利的“分家”。要知道,除宗可是要净身出户的! 如今想要替自己争取些时日, 可却被点出来各房的人早就有外面置办的宅子, 自然没了继续赖下去直到过年的理由了。 奉圣夫人又继续道:“早年间公中的产业就已经分了下去, 算是分产了。各家供奉的御赐之物, 既然是赐予各人的,那就也都归为各人, 不再细分。田产这些年置办下一些来, 可也都是各家自己置办的。如此看来,各位叔叔不过是这几日忙道些, 换个住处罢了!” 说完,看了一眼甄运齐:“老大,你可还有别的要说的?” “家中的奴仆也列为各房的私产,咱家很不必吝啬这些。”甄运齐做沉吟状,低头思考了一会儿才补充道。 三老爷冷笑了一声, 虽然脸上还是没什么小模样, 可也没再出言反对。其他人私下里计算了一下, 猛然发现他们这这几房一走,差不多就是把甄家的根给挖了啊! 大房所剩的不过是祭田、这处扩了几次的老房子,加上些零散的田产店铺!唯一稍微贵重些的,也不过是些御赐的东西!可那东西又不当吃不当穿不能买卖的, 只能当祖宗牌位一样供着, 稍微磕破点边皮都是大不敬! 更何况往年宫中赐下来的东西大家都差不多, 也就是些笨重的摆件,要不然就是些吃食和上用的布匹。他们各家的情况都差不多, 多数都是该吃吃该裁裁,进了肚子上了身子的。大房差不多应该也是如此! 事情大抵定下了,甄运齐也不多说话,就看着这些叔叔们一个个都离开了。待人走得差不多了,从头到尾没说话的二老爷颤颤巍巍的站了起来,对着甄运齐开口:“家……散了呀!大侄子,你就真的一点法子都没有吗?六皇子是殿下,可也是咱们甄家的外甥啊!” “二叔这话说的,该是反过来才对,先有国才有家,先群臣后父子。”甄运朗揣着手,很不在意的看了二老爷一眼。 “大侄子,我只问你,这些年我可和老三他们几个一样,给你添乱,让你收拾过烂摊子?可曾逼迫过你替我牟利?你就容不下他们几房,连你二叔老老实实的一家人也容不下吗?”二老爷不堪甄运朗,只上前了几步拉住了甄运齐的手,脸上老泪纵横。 甄运齐见二老爷弯着腰和自己打感情牌,空出来的那只手的袖子往眼睛上狠狠一揉,也揉出了些眼泪来:“二叔,上令不可违啊!” 你是没有做过这些事情,可是该拿好处的时候也从来没少拿!其他几房人作耗的时候你也没拦着,还跟在后面捡便宜捡了不少!更有,当年心娘的事情,最开始可是你的几句闲话引对出来的呢!现在装好人,太晚了些! 奉圣夫人自然不会把这些话直接摔在二老爷的脸上,可她平日里没少把这些年的事情掰开揉碎了交给几个儿子听,她的儿子,自然不会因为几滴不值钱的眼泪,就忘了自己亲姐妹受的罪:一辈子穿不得凤冠霞帔,对着别的人行妾礼,最多也不过是死后得到些哀荣罢了!那又值什么呢?一辈子都过去了,身后的事情又有何用呢?她只恨自己当年无能! 甄运齐的一句话堵得二老爷也演不下去了,只干巴巴的收回了眼泪,领着自己的儿子走了。如今他的两个儿子,大儿子已经有了举人功名,小儿子也中了童生,刚才那一出,也不过是最后争取一下罢了!没有甄家,他们也不差。 祠堂里只剩下母子四人,另有几个听用的小厮罢了。甄运朗还是那副揣着手没正形的样子:“大哥,就这么完事了?不过瘾啊!” “那你要多过瘾?非要闹出些什么来,出点血才算过瘾?”甄运齐瞪着甄运朗,“什么时候你能改改你那莽夫一样的脑子!” “娘!”甄运朗委屈了,转过来对奉圣夫人诉委屈。 “少去烦娘!”甄运齐一边说着,一边转到了祠堂的后头,捧出了一个大匣子来,掏出一卷宗谱,“取笔墨来。” 立刻就有等在边上的小厮送上了文房,甄运齐抽出了徒述斐的信,照着信上所写在宗谱上添了几句话,然后换了涂抹用的方笔,蘸了浓浓的饱满墨水,对着自父亲往后的几房名字,重重的划了下去。 瞬间,原本还存在在甄家宗谱上的其余五房,就被方笔划出的那道线,彻底和甄家大房撕掳开了关系!自此,同姓不同宗! 改过了宗谱,甄运齐又开始着手写改宗文书。这是要递交到衙门留档的凭证,开年之后,还要归档到户部的鱼鳞册里去,马虎不得。 “娘,过会儿我要去知府家拜访,也许回来的稍晚些,您和二弟三弟不必等我了!”甄运齐下手划完那条线之后,一点都没有不适应的就改了对甄运朗甄运和的称呼。 “大哥,真就这么完啦?”甄运朗还是有点不甘心,颇为不服气。 甄运齐看着甄运朗,露出一个让自家弟弟有点害怕的笑容来:“完?这才刚开始呢!” “什么意思?大哥你是什么意思?”甄运朗追问着。他就知道,他大哥就不是个吃了亏不找补回来的!这是还有后手啊! “你以为我和娘为什么让他们带走所有私产?”甄运齐对甄运朗说了这么一句,就带上宗谱更改文书出门了。 金陵府知府自接了徒述斐的信之后,心中早有预料,等在位于府衙后头的自家正厅了。 门子来报江南织造甄大人造访后,立刻就让人把甄运齐请了进来:“甄兄,某有失远迎啊!” “李兄客气了,甄某人也不过是为了些琐事,还要在大年下来搅扰大人,心中实在是过意不去啊!”甄运齐一拱手,客客气气的对知府行了一个同辈礼。 李知府也不是傻子,知道这是甄运齐有心示好,所以也不矫情,直接拉起甄运齐的胳膊:“咱们兄弟,平日里往来也不少,还弄这些虚的?天寒地冻,赶紧随我进暖阁。” 进了暖阁里,两人对坐,又饮了热茶,说了些不相干的话。从今天的天气说到金陵今年的年景,而后又说了些皇恩浩荡之类的话,甄运齐才说起此行的正题来:“说起来,也是家门不幸。我甄氏一家也是忠君爱国的世家了,可总有些不孝子弟惹是生非。如今更是冲撞了皇室贵人!” 说着,就抽出了宗谱更改文书来,推到李知府的面前。 李知府早就知道甄运齐此来的目的,可也还是配合着装作不知道,拿起文书细细观瞧:“原是六皇子殿下的皇子令啊!既是皇子令,我等为臣者是必然要遵从的,甄兄做的并无不妥。我此处添上几笔,做到封笔前也是不碍的。只是户部鱼鳞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