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是石光珠心里头已经设想了许多答案,也没想到是因为这个!他回想了一下自己七八岁时候,刚进弘文馆陪太子念书,可是厌学的很!每当过年的时候,也是欢天喜地的恨不得永远不用回到弘文馆去念书!那些四书五经真是让人头疼极了! 石光珠一时之间口讷不能言,反倒是徒述斐,见石光珠和自己开口聊天了,就顺势说了下去:“说起来,开年之后,还有些事情要麻烦石大哥呢!” “何事?” “之前石大哥跟在太子哥哥身边的时候,手腕和腰上似乎常缚着沙袋和坠物吧!我想问问石大哥,那东西是哪里得来的,请石大哥帮个忙悄莫的弄上三套来。” “殿下可是要给贾赦和冯唐二人置办?很不必如此,他们家中可能早就备下了,只要殿下露出话头,开年他们进宫的时候,他家自然会把东西一起送进来。”这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各家是武勋起家的人是不会拦着自家孩子上进的! “他们俩有了,我的呢?”徒述斐一摊手,眼巴巴的看着石光珠,“到底打铁还要自身硬,我总不能将来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鸡啊!” 石光珠的眉毛稍微动了动。一直以来,徒述斐对外的形象都是敏而好学的,他以为六皇子将来也一定是走亲文的路线。可现在看来,好像不是? “到底求人不如求己,我总不能时时刻刻身边都跟着人把我护得跟小鸡雏似的。” 石光珠咧了咧嘴:“臣擅长的是两军对战里的功夫,不是金吾卫那种的。” 徒述斐摆摆手:“没关系没关系,总归是强健体魄作为基础的,石大哥只说能不能帮我这个忙?” 石光珠自然是没有不应的道理,承诺了除夕夜回家祭祖之后,就带一套增强体能的缚膊回来。 就算徒述斐如今过得如何无聊艰难,时间始终都不会停住脚步。在度过了将近两旬闲的发疯的日子之后,贾赦和冯唐终于在上元节之后重新被打包扔进了宫里——弘文馆开课了! 随之而来的,还有来自金陵甄家的信。 傍晚的时候,徒述斐带着他大舅舅甄运齐写的信到了太子的清华殿来。一进门,就看见刚换过衣服的太子,正坐在正殿里喝着暖身的姜茶。 “太子哥!”徒述斐开口打了声招呼,就把手里的信递给了太子。 “是甄家的信吧!”太子接过来,没有立刻看信,而是看向一脸憋气的徒述斐,“昨天我已经知道了。” 徒述斐瞪圆了眼睛,看着太子,表情也从憋气变成了委屈:“你知道了?知道了还不告诉我!” “总归已经尘埃落定了,早一天晚一天的让你知道,也改不了什么。”太子抽出甄运齐写给徒述斐的信,大略看了一遍,发现和自己得到的消息没有太大出入,便重新叠好了信还给了徒述斐。 徒述斐拿着手里的信,叹了一口气:“我还以为能一网打尽呢!结果还是有这么几个留了下来,平白的膈应不说,还要防着他们日后捅刀子。” “早说你太心急了些。若是多布置两年,别这么仓促,就不会给人可乘之机了。不过——”太子安抚徒述斐道,“也不是没有收获的。你大舅舅说不得早就猜到了,所以才故意留出些空隙来的。” “什么?什么啊?”徒述斐听得糊里糊涂的,不知道为什么太子反倒高兴了起来。 甄运齐的心里写道,甄家其余五房除宗之后,四老爷一房立刻就离开了京城,往南方去了。进了姑苏之后换了几次船,如今虽然还不知道终点在何处,可总归大致方向已经清楚了。 二房的老爷是个狡猾的,滑不溜手,目前没有可以抓得住的把柄,加上他两个儿子都有功名在身,甄运齐也只是把对方放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看着。 最后真正料理干净的,也就只有三房、五房和六房这些人罢了! 自开年开笔之后,近五六年来被这三房谋夺了家产的、抢了家里小子丫头的,联合起来写了状纸递到了金陵知府处。因为余下的这几房出了二房以外,全是白丁之身,失了甄家的招牌,知府又事先得了甄运齐的暗示,自然不会手软了。 三房的人还来老宅闹了几回,只是甄家的甄运朗和甄运和两兄弟,护着甄家的女眷和小辈们,陪着奉圣夫人出城礼佛去了。 而甄运齐最近一段时间因为“公务繁忙”吃住就在织造衙门里,首告前往知府喊冤的那段日子里,也一直都在姑苏附近视察。 最后甄家这三房,成丁的男子多是判了流、徒二刑。女眷虽然最后获释,可也实实在在的在牢里遭了不少罪。 甄家老宅大门紧锁,主人一个也无,这些人只能涌向了保全了自身的二房处。如今二房那里,可是很热闹呢! “终归还是跑了几个!”徒述斐还是觉得憋闷,真的是他太心急了吗? “那一房,我差不多能猜出来他们到底是去了哪里?南边的,总归也跑不脱就那么几家罢了。”太子反倒觉得这是好事,起码知道了其中的些许联系,以后不至于因为这些暗线而后方失火。 第60章 徒述斐看太子脸上难得有能被自己看出来的表情, 只是一时满意一时忧愁交杂在一起,让他有点奇怪。 只是略一思考之前太子说的话,南边,徒述斐也不傻, 立刻就福至心灵的问道:“是沿海有关吗?” 太子点头, 只是又长叹了一口气:“前朝三宝出海的时候, 那些夷人下海也不过是用些小船罢了。如今却能漂洋过海, 甚至和茜香、真真等国贸易了。前几年若是你不提醒,我还真的觉得我朝仍就是万国来朝的上国呢!” 太子的话虽然只是感叹, 可也足够让徒述斐看清太子心里的沉重了。只是如今朝野众人之中, 除了太子,又有哪个人能意识到呢? 徒述斐这样想着, 似乎甄家的事情也不很重要了。和一国之利比起来,甄家于自己的兴利,不过就是微不足道的沧海一粟罢了。 “如今我倒是觉得你当年那些浑话有道理了些,只是……光我觉得有道理还不够啊!”太子感叹着,看到徒述斐皱着眉头也一脸沉重的样子, 上手掐了自己这个弟弟的脸颊肉一把。 徒述斐猛地被掐, 被吓了一跳:他太子哥哥可不是那种轻佻的动手动脚的人!只是如今看太子的情绪不怎么好, 徒述斐也就捂了下自己的腮帮子,就转开了话题:“什么浑话?我可从来不说浑话,都是大大的有道理!” 太子也不争辩,只是提醒了徒述斐一句:“那时你才五岁还是六岁来着, 也就是前一二年的事情, 你说儒家之法于人修心有用, 于国更多是辅助之用。反倒是被罢黜的其他百家才是国之利器,可兴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