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问声的嘴角抽动了一下。 每年他们的餐馆都能抓到一个小偷或者逃犯,宋问声都习惯了,这里附近派出所的民警都知道,所以经常来这里吃饭,就是想要看看有没有漏网之鱼。 毕竟他们家餐馆吸引犯罪嫌疑人的体质是真的强。 两个月前,五个民警在他们家餐馆吃饭,吃着吃着,就发现隔壁桌是一个在逃多年的犯罪嫌疑人,于是沟通眼色,直接就扑了过去。 抓回派出所,果然就是那个在逃了十年的一个杀人犯! 正在假装看报纸的宋父都笑出了声,“你妈就是看你姐在演戏,她还想着之后去看你姐然后跑个龙套,满足自己青年时期做的美梦呢。她最近都在看什么《演员的自我修养》……照我看,她只能演演死人。” 听到这话,宋母一下子就怒了,“姓宋的你说什么呢?!” 宋母一下子就拿起枕头砸在宋父头上。 宋父哪里敢还手,只能抱头。 宋问声看他们这样,又是抚了抚额,所以他们生孩子出来真的只是来玩的对吧? 最后等父母冷静下来,宋问声和他们商量了一下。 他们觉得堵不如疏,既然这样那就除了接受自己学校的校内采访,在之后就是接一家比较出名的媒体的采访就好了。 过几天这个热度就会消退了。 发文章这种事情离普通民众也远,过一段时间大家就不会再理会了。 其他那几家说是要来采访的,他们都不认识,比较正规的就是大眼微博的了。 所以他们沟通好,明天早上是大眼微博,下午就是校内采访。 这就意味着宋问声需要请假。 他没几张存稿了,发文速度远远快过存稿速度,发完今天的,明天就没有了,还没有空码字。 他的鼠标慢慢游移到了请假那里,然后点下。 “请假条:家里有事,需要请假一天!” 本来想请一天,想了想,他就改成了三天。 请假一天是真的有事,剩下两天可以偷懒,不对!码字人的事情怎么能说偷懒呢?应该说是休息! 想到这里,宋问声就想要笑出猪叫。 怎么感觉这比发一百篇论文还要快乐? 嚯嚯嚯! …… 次日一早,他就被拉起来打扫卫生,还有整理自己的房间,采访的地点就是在他家,宋母可不会让客人来家里,看到家里乱糟糟的。 等到十点的时候,大眼微博的记者准时来到了宋问声的家。 这件事情的影响对普通民众并不算太广,对学术圈的影响比较广,所以派来采访的也并不是资深记者。 两个比较年轻的记者,一个负责拍摄,一个负责记录。 “欢迎欢迎。”一进门,宋母就满脸笑容的迎接他们。 他们坐在沙发上,宋问声递给他们温热的茶水。 “谢谢,”年纪稍大的记者姓陶,看起来温和亲切,举止也是温文有礼,“请问你就是「WenshengSong」了吗?” 宋问声点头,“直接称呼我名字就好了。” “年轻真好,”陶记者笑道,“年轻可以创造出无限种可能,恭喜你,发表了两篇数学国际顶刊。这是我们今天的采访流程,你看一下,如果有什么问题,我们马上修改一下。” 宋问声快速的浏览了一番,这些问题都没有什么忌讳,都可以问,于是点点头。 他们没有说废话,而是选中了一个光线比较自然的角落,开始了今天的采访,宋问声手上还拿着《数学新进展》的样刊。 在采访开始,陶记者也是首先恭喜了他一番,宋问声谦虚的应对,无论他怎么高兴都行,在面对大众的时候,谦逊的样子最能得到大众的好感。 紧接着,陶记者问出了第一个问题:“众观许多学者的研究就会发现,他们的研究成果是从小到大,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您就如同一颗横空出世的星星,一亮相就是世界难题,还得到了不菲的成就,请问您当初怎么会选中四色问题这个难题?” 宋问声笑笑,“我逛微博,发现微博上也有关于两位数学家的争执,在了解了四色地图之后觉得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我那时候完全没有想到证明他,只是好奇,于是画了很多张地图,发现他都是成立的,可是又说不上来为什么,然后就开始在图书馆看书和论文,越看越觉得有意思, 就像是解一道难题一样,就是这样,遇到难题我就看书,找灵感,等我证明完,发现好像可以发个论文,我就把他们写成论文,投了出去。” 陶记者忽然间觉得宋问声有点凡尔赛,出于职业操守,他只是在心里吐槽几句。 作者有话说: (1)真的,偷懒超级快乐,嘿嘿; (2)谢谢大家的支持! 第9章 地球名人堂 大眼微博的记者采访结束之后,陶记者还拍了一张他的照片,神情有些激动,“我曾经采访过不少学者,他们有的正是盛年,有的已经白发苍苍,但是能够做出一番事业的,无一例外是饱含着对科研的热爱。” “我是学生物出身的,做这行的太苦太累了,阴差阳错我成为了记者,并且干得不错,现在回想起来也有点后悔当初没有能够坚持下去。” “你是我采访过的年纪最小、天赋最好的研究人员,希望你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 陶记者的勉励让宋问声有一种不一样的感觉。 本来他得到这个系统,目光只是局限在开到语文这个科目,更好的写小说上,现在一位交好的长者的鼓励让他肩膀上有了些许担子。 他觉得也许他能做些什么。 可能不多,但是想起每天阳光照到这一片神州大地,神州大地正是盛世,他也会有一股热血翻涌心间。 上小学的时候读到那一句「为什么你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他还不明白,现在随着年岁的增长,知道了更多的东西,才体会到这其中的感情。 他想说,他也一样。 下午,校内记者也是准时拜访。 大眼微博的记者因为见得更多,去过的地方更多,知道得更多,所以脸上稍显沧桑,而校内记者是以学生为主,所以看起来非常的有朝气。 一个姓刘的带头老师,带着三个学生,一个大四,另外两个大二。 刘老师进门的时候就祝贺了一番,但是宋问声经历过一番陶记者的糖衣炮弹,已经不会出现脸红不好意思这种事情了。 反倒是三个学生有些激动又有些拘谨,支支吾吾说了半天。 最后还是大四的师姐先站出来了,“宋神,恭喜恭喜啊,发表顶刊的感觉是不是超棒!” “宋神,要不然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