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70(1 / 1)

表彰。 但是后一个也不能亏待,因为他们也付出了心血。 他们担心的是今年给了最高奖,那明年要给什么?每年都给最高奖?不可能!可是万一明年人家物理大一统,可控核聚变,癌症特效药了,总不可能不给吧? 所以在讨论之后,他们决定给宋问声自然奖一等奖,排名第一,在奖金上稍多,和别的获奖者以示区别,如果今年宋问声还有轰动的成果,那么明年就是自然特等奖,后年或者大后年就是最高奖。 当然这是最理想的猜测。 最后最高奖获得者是两位科学家,一位是差不多九十岁的老人黄艮黄院士,他为华夏的核事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一位是七十多岁的空气动力学家学家苏成朴,研制了华夏航空某重要型号的飞行器,参与建立了我国的飞机体系,培养了很多人才。 宋问声听着他们的事迹都感觉到深深的震撼,到底是什么样的决心才能让他们埋头苦干这么多年? 接下来要颁发的是国家自然科技奖,所有人都全神贯注,目光紧盯着上面,尤其是一些已经进入候选行列的学者,他们时而紧握着手,时而喝喝水,心中有些紧张。 宋问声老神神在,他对于这种颁奖场合已经非常适应了,现在已经学会不去紧张了。 “接下来是自然奖一等奖的颁发!哥德巴赫猜想是数学王冠上的一颗明珠,在历经将近三百年时间之后,终于有人摘下了这颗明珠。他是世界上最年轻的菲尔兹奖获得者!是华夏科学院最年轻的院士!他就是宋问声,宋院士!” “请上台来!” 从四面八方用过来无数赞美的、羡慕的眼神都加注在他的身上。 他挺直着脊背,在大部分人的目光当中站起来,面带自信的微笑走向候奖区。 这里就已经有记者在拍摄了。 一位记者将他的样子拍进了相机里,照片里的他风华正茂。 古人说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不外如是。 在徐华一个接着一个报幕之后,陆陆续续的有人来到这里,都和善的和宋问声打着招呼,其中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先生,可能是穿着西装不太舒服,他的太太走过来还帮他整理了一下领带和袖口,真的就是羡煞旁人。 记者们将这温情的一幕也记录下来,最有意思的是,连同旁边的宋问声也拍进去了。 宋问声的神情好像冒着很多问号,一时间说不出来是羡慕还是瞪大着眼睛表示惊讶,刚才成熟自信的样子一下子荡然无存,前后的变化之快让人感觉到滑稽。 家中有小孩的记者都笑了。 像个小孩子一样。 于是等宋问声回头再次挺直脊背,看起来自信又大方的时候,有些人都带上一层天然的滤镜,觉得他有点像是小孩子偷穿大人的衣服假装大人一样,非常可爱。 五个自然一等奖上台,由大长老颁发奖章和证书。 宋问声并不是第一次见到大长老,上一回他荣获菲奖,大长老还请他们同台吃饭,可他心里还是有点小激动的。 这来自于对大长老的崇拜还有大家对他的研究的认可。 大长老将红色绶带戴进他的脖子上,把证书交到他的手上,亲切的握住他的手,和气又自然,“祝贺你!” 宋问声郑重说,“谢谢!” 大长老拍拍他的肩膀,“年轻人,不要紧张,继续加油吧!” 被鼓励的激动涌上心头,宋问声好像被打了一针强心剂一样,心也跳得很快。 鸡血上头的感觉让他久久不能消退,直到颁奖结束,官媒记者的采访,才让他稍稍定了下心。 他发表了一段比较官方的语言,感谢学校感谢家人感谢老师诸如此类的,轻松脱身。 明明今天只是坐着,也没有做什么,但是回到宿舍之后,他感觉比在实验室泡了一天还要累。 他难得的打开手机,微博上已经有些官媒对这次最高科技奖颁奖进行了详实的报道,有关于对黄艮的科普,有关于苏成朴的科普,也有对于他的科普。 他的微博下面也有很多网友对他的祝贺。 宋问声选了几个回复,之后看了一下热搜,他的眼光忽然间盯在一条热搜上。 打开这条才发现这条热搜的精妙之处。 一位在网络上热度很火的科普大律,开小号写了本小说,结果被某盗文网站盗了,然后大律怒将网站告上法庭。 这也太巧了吧? 宋问声数了数自己的马甲,好了,自己绝对不会有什么暴露的风险。 一来他写的小说不算火,二来他又没有写自己的人生经历,最近更新也很频繁。 做科研的哪有时间写小说对吧?所以大家绝对不会怀疑。 如果真的被扒出来,那可真是社死啊。 这本成绩还算可以,在写作方面说不上有什么突破,但至少可以做科普读本啊,上一本文就很灾难了。 想到那狗、屎一样的感情线,他都觉得害怕了。 所以绝对不能暴露! 宋问声回去再看了一下评论区,发现很多读者都在讨论剧情,还有在讨论男主有没有感情线的,哪怕有些在质疑他引用正不正确,可没有人怀疑他的身份。 他长舒了一口气,舒坦了。 于是,他疲惫不堪的身体好像注入了无限活力一样,他又更新了一章! 作者有话说: (1)今天大家吃粽子了吗? (2)谢谢大家的支持! 第110章 有质量 #宋问声荣获国家自然科技奖一等奖# 在微博上渐渐也有了热度, 在学校论坛里,老师学生们对宋问声的讨论更是少不了的,尤其是学校将庆祝的横幅都挂在了数院和数学中心那里,往来的学生都可以看见。 一时间, 沉寂了一段时间的宋问声又成为了大家话题的中心。 但是成为了话题中心的宋问声却没有频频的现身在学生面前, 越发的深居简出。 现在除了实验室和图书馆, 别的地方根本看不到他人。 一位化院的学生在论坛一个讨论宋问声的帖子下回帖:应该在泡实验室,你们不知道宋问声的课题组要加人, 到处都在抢名额,不过可惜我们去晚了。 还有一个经常泡图书馆的学生发言:要是有问题要问,可以晚上十点半图书馆闭馆的时候蹲图书馆,一般宋神都是最后一个出来, 不过没有事情不建议你们区打扰哦—— 实验室的人自然知道宋问声最近有多拼,在指导他们实验的同时, 还在看着长篇长篇的物理资料,在算着冗杂的数学难题。 他原本还算是有肉的脸,现在也迅速凹了下去,嘴巴周围一圈都是青的。 最近都没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