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道。 虽然说接受了宋问声给出的建议,还有些人觉得被一个后辈碾压过来,心里有些芥蒂,但也随着宋问声这几句比较谦虚的话语,心里舒服了一点。 至少知道宋问声不是那么骄狂的人。 宋问声的话语算是说服了他们的, 不过他们对这种还没有样品的材料是存疑的,他们将不会停下手中的工作。 应富华允许宋问声抽调三到四个人弄出自己的新材料, 迅速进入验证环节。 这是一件大事再怎么小心也不过了。 方林山就是其中之一被抽中的那个人。 他是华科大毕业的博士,六年前加入了一个激光研究所, 后来因为成果斐然被选入光刻机小组, 算下来, 这是他参加的第二个保密项目。 起先他还觉得自己一定会在这里大有作为, 可是这里的人才如同过江之鲫, 他实在不算起眼,才能也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突出,只能是凭借着勤奋站住了脚跟。 这回他也被征召进来,他和之前一样很努力的搜刮着脑子里的任何想法,踏踏实实的做事,偶尔也会想着和大佬们谈笑风生。 他没有做到,后来者居上的宋问声做到了。 宋问声不仅和大佬谈笑风生,还要开辟新的研究小组,基地里所有的人都知道之间事情,都在谈论。 有的人说宋问声是天马行空,是白费功夫,是不着边际。 也有的人说宋问声敢于开拓,不拘一格,打破常规。 但无一例外都是认为宋问声要的那些人都是天才中的天才。 现在他知道宋问声把他要走了,还有些疑惑,难道是自己还有一些没有被发掘的才能和智慧? 瞎想拯救不了他现在的疑惑和担忧,只能按照规定时间来到新的实验室集合。 实验室里已经来了三个人,方林山一看,感觉好像都是和他这样一样,不算特别出彩,但是也不拉垮的人? 方林山有些腼腆的打了个招呼,其他几个人还算是友好的点点头。 宋问声比他们稍迟了一分钟,身后跟着帮忙运送东西的警卫员,来的时候面带轻松,“你们好,你们一定很诧异为什么我会选择你们。” 几个人面面相觑。 但很快,宋问声轻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实验也要做着你们的闪光点才会被发觉……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可能我们会十分艰苦,肝是日常,如果你们觉得承受不住这里的压力,可以现在就退出。” 几个人没有退出的,本身做科研就是要肝的,不疯魔不成活,在能看得到前路的地方肝才是重要的。 “很好,那么接下来你们将会被我带飞。”宋问声弯唇开了一个不好笑的玩笑,手中的资料也下发下去,很快,他神色一凛,肃然道,“我们将要开发的新材料是可能会用在光刻机光源上的材料,隔壁微机电系统小组将会在一个月之后分流,有一半的人将会配合我们。” 要实现自由光源照射,不可能只倚靠新材料,更加困难的是通过编程来控制数千个微小反应镜。(1) 那边的压力更大,人均秃头。 前提是宋问声的材料可以验收,要不然一切免谈。 那边对宋问声是又爱又恨,既希望他能研发出新型材料,避过更难搞的问题,又不希望他研发出来,他们的压力可以没有那么大。 准确的来说,宋问声他们只有半个月的时间,剩下的半个月,他们必须对这种材料的很多性能有足够了解。 方林山攥了攥拳头,那种窒息一样的压力再次袭上心头,每一次他都当成挑战不会后退,这一次也是这样。 在宋问声的指挥当中,实验开始。 实验室的最前面全部贴满了宋问声对这种特殊材料的要求,以及合成原理和过程,他所预想的性能。 原来光刻胶小组不再需要他频繁地指导,他偶尔会回去看看,了解一下实验进度,其他的时间,他基本上是泡在材料研究实验室这边。 皇天不负苦心人,在过程当中除了他稍稍修改了一下这个材料的外壳,使之更加贴合他想要的性质之外,在他的科研直觉指导之下都是顺风顺水的。 二十五天之后,他将这款材料的样品还有测试性质性能报告全部提交到应富华那边。 应富华找了另外几个小组内的专家对这些材料进行审核验收,经过他们再次的测试,证实这种新兴的复合材料可以应用在光刻机的光源上,甚至可以更好的使光源的强弱发生想要的变化。 三十天,微机电系统分流人配合宋问声研发自由照明光源的核心部分。 宋问声不太了解这方面在,只能说是配合他们,但是也收获良多。 此时他对光刻机攻克任务的贡献值已经来到了8%。 看起来微乎其微。 但是却耗费了宋问声不少心血。 不过他还没有死心,应了另外一位殷教授的邀约,去看看他们开发的工件台系统。 工件台主要负责承载和运输硅片。 听上去似乎很简单,但是里面的技术含量很高。 在以前芯片行业还有不少对手的时候,ASML开发了双工件台系统,博得了众多卖家的青睐,一跃成为光刻机领域的龙头企业。 而现在的事实是我们国家对于研发这样的工件台系统还有一定的难度。 工件台系统包括载片台、电机等,其中比较重要的是调平调焦机构和双频干涉仪等。 技术难点在于掩模模板的设计还有检测系统,这些都被美国公司所垄断。 ASML的工件台工作顺序是位于曝光光位的工件台进行硅片曝光的同时,另一个工件台对曝光硅片进行形貌测量等等(1),是正好一个往复循环,绝对不会浪费一丝时间的。 宋问声对这个操控算法有些兴趣,因为里面运用到很多来自于拓扑学的数学知识,在这方面,他舍我其谁? 观察了一段时间之后,他饶有兴趣的和殷教授讨论这个问题。 殷教授叹气,“这方面也是简单,两个不行,咱们还可以做三个、四个,无非是运作顺序的问题,这里头的技术难点还是怎么精准测量到被曝光硅片的形貌。” 在这方面宋问声也没有太多想法,回去在内部网下载了很多这方面的资料之后,就开始自己琢磨。 于是这段时间,方林山他们这些人彻底失宠了。 他们的组长宋问声已经跑到隔壁的隔壁去了。 不过方林山他们还是做得很开心,之前他们没有太多的存在感,现在有成果出来了,可以说是在大家面前说话底气都足了,现在他们还在对这个材料进行研究。 不需要扩大化生产,他们至少也要在实验室多弄点样品出来,所以他们在改进合成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