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事业脑咸鱼在八零 > 分卷阅读1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2(1 / 1)

,一两年下来,买机子的钱肯定能回本。” 谢秋安忍不住给陶娇杏竖起了大拇指,“杏子的这眼光远得很啊,确实是这样。咱全家加起来的地就一百多两百垧了,真靠人力得累死,肯定得指望机器的。你们俩的钱够不够?不够的话,我和你妈给你们添一些。” 谢挺看向陶娇杏。 他这个动作落在耿菊花和谢秋安眼里,无意中就表露出家里的财政大权在谁手里握着。 谢秋安脸上没啥表现出来的情绪,心里却是忍不住一阵长吁短叹,这老三看着硬气,实际上和他一样啊,管事不管钱,真到了做事要钱的时候,必须得看婆娘脸色,婆娘同意才能办成。 陶娇杏轻咳一声,“应当还是够的,如果不够了,我们再找你们老两口借。”她没把话给说死。 仿真区里一百一十头牛每天都在兢兢业业的产奶,研究区里的作坊每天都在生产奶酪,交易区里每天都有钱进账,就算现在手头的钱不够,攒几天肯定就够了。 要是差的实在太远,陶娇杏就打算继续‘加点杠杆’了,草甸子里长得草看着足够仿真区和养牛场里的牛羊吃,而且还会有不少富余。 富余出来的那些草也不能浪费,再多在仿真区里养点牛羊吧…… 还有就是养在养牛场里的牛羊的繁殖也得找研究区给研究研究了,争取做到多生优生,羊生羊、牛生牛,这样才能把养牛场给做大做强,步入正向循环。 等晚上回去好好算笔账,看看养一头牛得多少草料,算清楚算明白之后通通安排上! 作者有话说: 看到大家都在催更,容我压一压字数,不然sou一下就到上夹子的时候了。等下了夹子,我狂更3万字,先把flag立在这儿。 第9章 开席 陶娇杏远不知道自己那句“应当还是够的”在耿菊花和谢秋安老扶起来心里留下了多大的震惊。 等晚上回到家躺下之后,耿菊花才同谢秋安说起了悄悄话: “老三这些年挣的是真不少啊……买了这么多的牛和羊,我以为快把攒的钱都给砸进去了,没想到要买农机的时候,老三家媳妇说的是应该还是够的……” 谢秋安沉默了一会儿,“老三自打结婚后,每个月的津贴都是给他媳妇儿寄回去的,说要给咱俩,咱俩觉得自个儿能养活得了自个儿,也没收过。老三家媳妇过日子又是个抠门的,应当没咋花,都抠省着攒下来了。” “可那津贴多是多,又能攒多少?每个月的津贴有多少,咱俩又不是不知道。就算这几年又涨了一些,能涨到哪里去?肯定不会太离谱的。” 谢秋安幽幽一叹,“那多半就是老三伤退这回的买命钱了,命都差点搭进去,原本大好的前途也没了,上头应该没少给津贴和补助。” 耿菊花好奇心起,“老头子,你说能给多少?能有个万八千吗?” 谢秋安哼了一声,“这是老三夫妻俩的事儿,咱费心劳神地想这个干啥?多少钱也不关咱啥事,只要老三家日子过得好,一家人平平安安的,最好是尽快让咱多抱几个孙子孙女,就行了。” 耿菊花掐了谢秋安一把,谢秋安也没吭声。 过了一会儿,他才说,“我觉得就算没有万八千,五六千肯定是有的。” 耿菊花小声嘀咕道:“钱是有了,娃呢?老三家夫妻俩还欠国家三个孩子呢,人家把三个孩子的预留地都给分下来了……” 被耿菊花和谢秋安老夫妻俩议论着的陶娇杏和谢挺小夫妻俩,这会儿正在黑黢黢的炕上——努力还国家的债。 谢挺之前身体不太好,小夫妻俩哪怕有深入交流,也是浅尝辄止,没敢大动干戈。 现如今谢挺在陶娇杏的各种补药和药膳滋补调养下,身上的伤好了个七七八八,再加上晚上也没啥娱乐活动,只能关灯嘿嘿嘿了。 ------------------------------------- 谢挺去了一趟省城,隔天带着三个人回来的,其中一位是他的战友,另外两位据说是他那位战友的父亲和二叔,这两位都是沈市第一汽车厂的退休技术工,在听了谢挺的规划之后,主动要求跟过来看看的。 谢挺带着这三位省城来的客人去了草甸子那边,陶娇杏立马就忙活了起来。 客人远道而来,怎么能不好好招待? 若是招待不好,怕是会影响到谢挺和他战友的关系。 家里有只鹅的成长期到了,近来哪怕是吃着好饲料,产蛋量与产蛋频率都降了下来,一周最多产三枚蛋,偶尔只有两枚,陶娇杏就对这只大鹅下手了。 一锅地地道道的铁锅炖大鹅准备上! 她之前从琥牢河里采集的清江鱼、小鲫鱼这些在作坊里加工成了咸鱼干卖掉了,这会儿只能去找村里的葛二蛋家买两条清江鱼和几尾小鲫鱼,清江鱼下重口味的佐料烧出来,小鲫鱼配上小葱与豆腐熬成鲫鱼豆腐汤。 家里发酵好的酸奶用和面的面盆装满满一盆,加白砂糖拌开之后,上面撒上葡萄干、芝麻粒和炒熟的花生碎。 炒一大盘的地三鲜! 去村里养野鸡的人家买一只小野鸡,再搭配上自己攒的琥牢山松木耳和小蘑菇,做一道小野鸡炖蘑菇! 锅包肉来不及做了,陶娇杏做了一份农家小炒肉。 她做菜的时候舍得放料,都是一盆装不下的分量,跑去把谢秋安和耿菊花老两口喊上,还有大哥谢坚一家与二哥谢强一家,谢小梅还在县城上学,那只能说是她没有口服,总不能骑车拿饭盒给她送到县城去。 等谢挺和那三位省城来的客人考察回来,陶娇杏招呼谢秋安与谢坚、谢强父子三人去作陪吃饭,她和耿菊花以及两位妯娌带着四个侄子一个侄女在厨房里单开了一桌。 男人们谈事儿喝酒,陶娇杏才懒得去凑热闹。 谢坚家媳妇叫马凤仙,嫁给谢坚后,五年生了仨,个个都是儿子,名字里都带着一个‘洪’字,从大到小依次是洪阳、洪峰、洪河。 谢强家媳妇叫李玉梅,嫁给谢强后生了一儿一女,儿子是沿着谢坚家娃儿的名字取的,叫谢洪志,闺女单名一个淑。 在得知侄子侄女们的名字并没有非得一致之后,陶娇杏心里可是长长地嘘了一口气,她不想自家娃儿跟着谢坚与谢强家排。 陶娇杏甚至都想不明白,谢坚当初给他儿子起名的时候,为啥非要带个‘洪’字。谢洪这谢洪那的,听起来像是带了‘泄洪’这俩字,能有啥好寓意?光是听着这俩字就让人头皮发麻心里发怵。 不过老谢家的血脉基因好,这四个侄子一个侄女都长得很好,瘦脸宽肩,身高腿长,算是行走的衣服架子,就是两位大嫂有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