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生,女人也没法子啊。” “啊!不会?吧?蒋副团不会?生了?那?这可有热闹瞧了,我可是听说蒋副团原配生的那?个儿子可恨他了,都敢跟他打架,万一以后真只有这一个儿子了,蒋副团怕是没人养老摔盆咯。” “那?也活该,要我说蒋副团也不是好的,前头那?原配给他生儿子养婆母,硬是等他十?来年,过着守寡一样的生活,他倒好,娶了个年轻念过书的,那?就?是陈世美,还说以为原配早死了,这是人说的话吗?活该亲儿子恨他!” “男人都没一个好东西?,升官发财死老婆,说的就?说他们?!” “咋了,你家那?个要踹了你?” “他敢!我可不是那?些软弱的,敢踹我娶新的,我就?告到领导那?去,大家都别好过!” “行了行了,别拱火了,说别人家事你扯她干嘛。算了算了,时?间也不早了回去做饭了,男人不是好东西?,我还指望我儿子呢,别饿着他。” “我也回去,我儿子闺女也要下课了。” 说说笑笑地吃瓜分队散了,但这事却没了。 吴思红这回真的丢了大脸了,学校也不敢去,请了假,带着蒋甜甜就?回娘家去。 她娘家在城里住着,回去一趟也方便。 临走前吴思红告诉蒋卫国,不许他再给钱给郁兰香他们?,同时?还表示蒋卫国什?么时?候把人都弄走她就?什?么时?候回来。 蒋卫国在医院丢了大脸,自然是有些生郁兰香他们?的气?的,只是郁兰香的工作?是政委帮忙安排的,这些年一直做得不错,在郁格桑掀起?‘刷’营养液的风潮被表扬后,部队也觉得有面子高兴,正好有编制,就?给郁兰香转了正,早就?不是可以随意开除的临时?工了。 至于把两孩子弄走? 把郁格桑当成学生的校长第一个就?不同意。 蒋卫国唯一能做的,也就?是停了每个月给郁兰香他们?的钱。 “没事娘,等我兔子长大了,换钱给你花。”贴心小棉袄郁格桑上线。 郁兰香其实并?没觉得多难受,可能是十?多年‘守寡’的生活磨灭掉对蒋卫国的感情,也可能是来部队这些年渐渐看清了蒋卫国的真面目,对他没有期待,自然也就?谈不上失望。 他不给钱,那?就?不给,反正她能养活自己的儿女,儿女又是个有出息的,上学学费全免,每学期还能被奖励,压根花不到多少钱。 她现?在也想清楚了,蒋卫国现?在不给养家钱,以后他老了,也别指望她儿子给他养老,钱给点,当个普通亲戚就?行。 实在不行等儿子闺女以后出息了考大学,让他俩考远点不回来,她也跟着去,反正这也不算她的故土,不存在故土难离。 到时?候他们?不说,谁也不知道他儿子有亲爹,不怕被人说。 可以说,这些年郁兰香的思想是越来越开放了。 当然,蒋卫国这些年给的钱她还是记下来的,等蒋卫国老了,肯定会?让儿子还回去。 不过小闺女的贴心她还是很?受用的,就?笑着道,“好,娘就?等你兔子养大,给娘换钱花。” 郁兰香这时?候还当这是笑话呢。 虽然郁格桑确实是养兔子了,但也不觉得郁格桑能养活。 郁格桑也不恼被当成小孩子哄,只要郁兰香不会?不高兴就?行,至于兔子,她肯定是要努力养活的。 那?天虎子他们?真捅了兔子窝,捉到了七只兔子,其中还有一只母兔子像是怀孕了,兔子鼓鼓的。 虎子的朋友知道郁格桑要养,事先就?说好了,没有多的,就?都给虎子家,虎子自会?从别的地方补回去;有多的,就?一人一只,剩下都归郁格桑。 他们?一人挑了一只看着蔫蔫要死不活的,剩下的四只兔子,包括那?只怀孕的母兔子都给了郁格桑。 郁格桑就?在屋后搭了简易兔子窝来安置他们?。 第一世的时?候,郁格桑隐约看过养兔子的视频,自己也查过资料来写文,不过毕竟太久远了,郁格桑忘得七七八八,还是要摸索着尝试。 不过她也相信这时?代肯定也有别人有养兔子,她决定这周末去镇上书店,看看能不能找到相关的书。 其实,这事问校长也行,校长的渠道肯定比她多。 只是吧,因为和吴思红那?件事,校长有点不高兴,尽管他没有把郁格桑和虎子开除,依旧留了下来,但虎子和郁格桑课堂顶撞老师这一点,还是有点让他不开心,他觉得郁格桑他们?可以找更温和的方式,而不是这样莽上去。 若不是吴思红后来‘假’怀孕事件更吸引人眼球,这一回校长未必能保的下他们?。 现?在保住了,但郁格桑和虎子在老师那?边的好印象就?没了。 毕竟再怎么样,吴思红是部队小学的老师,天然就?是老师那?一阵营的。 今天郁格桑和虎子能当众顶撞吴思红,明天是不是能顶撞他们?呢? 这样一想,就?对郁格桑和虎子不喜了。 这也是校长不高兴的缘故。 唯一庆幸的是,五年级是校长当班主?任,有他在,老师们?不会?做出让他们?站在外面听课这样的事。 是的,郁格桑和虎子又跳级了,这回是校长安排的,不用进行考试,直接上五年级,这样,吴思红就?不用教他们?,双方不在一起?就?不会?再闹出事。 至于郁格桑和虎子没考试就?跳级其他人会?不会?不满? 校长说了,四年级的学生只要有郁格桑和虎子的成绩,也可以跳级上来。 到时?候考试不行,就?全部留级。 回娘家的吴思红不会?想到,自己最后闹了一番,反而让郁格桑和虎子跳级到了五年级,而她的闺女却仍然在四年级。 第81章 恋爱 此时的知识青年下乡活动, 还是以自愿为准的。 能?报名而来的,都是抱着一颗红心向祖国。 当然,也免不?了真?正到了农村后产生后悔情绪的, 毕竟都是十?七八岁的少年,宣传时候脑门一热, 事后到了实?地, 发现与自己想象中差太远, 落差感一来,就想回去了。 这时候知?青回城还是比较简单的,但?是最起码也要做满一年才能?活动回去, 不?然这来一次就算白来,还会给人留下不好印象,觉得吃不?了苦。 塘边村的知?青是在去年双抢时候来的,到现在还没满一年呢。 这一年,这两个知?青的日子也不?算特别好过, 不?是有人刁难他们,老实?说, 村里人对这两个城里来的知?青还是很友好照顾的, 就是一开始他们来的时间?不?够凑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