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37(1 / 1)

的胸膛,道:“太?沉了,你力?气怎么这么大?你们这一派是不是修了什么隐世功法?” “连妹妹帮忙引荐一下,收我入门呗?我很有天分的,市面上的道家修仙话本子,我都看过。” 连玉故作深沉道:“不行,你年龄太?大了。我派讲求从小?入门,修的是童子功。” 沈兰止听了年龄太?大,耷拉下脑袋,一脸丧气,等他听到“童子功”三?个?字时,眼神立刻亮了起来,叫道:“我是,我是童子,练童子功绝对没问题。我保证入了师门,一辈子不破童子之身。” 众人:…… 沈兰台一言难尽地看看沈兰止,又看看连玉。 连玉虽然是张口就?来的大忽悠,此刻被沈兰台的眼睛一看,心底也是发虚,她真?的很难拒绝这双眼睛。 于是,清了清嗓子,拍拍沈兰止的肩膀,一本正经道:“我们要先练筋骨,再?修内经,你现在筋骨太?弱,承受不住天地灵气。你先把沈家枪练好,筋骨强壮了,我再?引你入门。” 沈兰止惊喜道:“此话可当?真??” 连玉小?手往身后一背,做一派高人样,点点头道:“自然当?真?,有沈哥哥作证。你信不过我,难道还信不过沈哥哥?” “好,一言为定。我五哥说的话,最是可信,有五哥作保,我信你。从今日起,我就?勤加练枪,争取早日得入仙门。” 沈兰台心道,我说什么了,我一句话都没说,话都让你们说完了。 他看着沈兰止那疯癫样,试探着问道:“你不想说书了?” 沈兰止道:“说啊,修道又不影响说书,反而还能丰富我的说书内容。五哥,你不知道,现在茶馆酒肆最是盛行这个?,什么御剑飞行,什么捉妖除怪,都是最热的场子。” 沈兰台扶额,果然不能对他抱有太?大的期待。 飞霜也选了一柄合用的长剑,她现在已经十四岁,这一年身量长高了许多,那柄短剑虽然还在用,但有些剑法是需要用长剑的,就?有些不合用,发挥不出真?正的威力?,如今能得一柄上乘的长剑自是好的。 几人选好兵器,从库中出来,沈兰止还是拿了那杆秀气的兰草银枪。 连玉要去住客栈,沈兰台极力?的劝说挽留无果后,只能骑了马亲自送她们过去,沈兰止嚷嚷着也要陪她们住客栈,长伴仙师左右,接受熏陶。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去了城中最大的客栈,刚刚踏进门内,就?遇见熟人。 第89章 太祖遗诏 这客栈之中的熟人, 正是闻远兄弟二人。 闻遥此番到蓉城,正是来求见沈兰台的。时有不巧,耽搁了这么久, 也没能等到沈兰台, 今日在此处见了, 甚是欣喜,邀了他进厢房之中,相谈要事。 而弟弟闻远,已在蓉城之中寻访多日, 差不多寻遍了每一家客栈, 都没能找到连玉, 在颓然沮丧之时, 骤然得见思慕之人,更是喜难自控, 上前一扑就要拥住心心念念的未来媳妇儿。 连玉脚下微移, 往旁边轻轻一避,倒是将身后的沈兰止让了出来。 闻远便结结实实地扑进了沈兰止的怀中,委屈道:“你知不知道, 我找你找得好苦啊。” “我每日都在侯府之中, 也没见你上门, 小远子,你苦从何来?”沈兰止笑?道。 闻远听了这话,忽从他怀中跳起来,惊叫道:“怎么是你?” 沈兰止道:“你以为是谁?” “连玉呢?” “上楼了。”沈兰止看一眼房顶, “你也认识连妹妹?” 闻远蹙眉道:“什么连妹妹, 那是我以后的媳妇儿,不准你这么叫, 花蝴蝶。” “哈?”沈兰止上下扫了闻远,挑眉道,“妹妹连我五哥都看不上,会看得上你这只黑□□?” “你找打,是不是?”闻远愤愤地瞪着沈兰止,以前?他只觉长得黑,有男子气概,最?是看不上沈兰止这样一身?脂粉味的花蝴蝶,现在有了小心思,黑便成?了他的痛处。 他这样貌,与芝兰玉树的五公?子,确实比不得,心下更是忧愤。 沈兰止对自己?的半吊子功夫,还是很清楚的,并不与他纠缠,闪身?上楼,回道:“等我跟着连妹妹入了仙门,神功大成?之日,再?来与你一决高下。” 自那日起,沈兰台和闻遥便忙碌起来,甚少出现在客栈之中。 连玉要在蓉城游玩,沈兰止作为一个正事不成?,吃喝玩乐样样精通的沈家唯一纨绔子弟,终日伴在左右,极尽地主之谊。此外,还跟着闻远这个钱袋子,负责结账。 这世?间,人与人的欢乐并不相通,人与人的苦难更不相通。 三月中旬,大量流民涌入蓉城。起初,府衙还能出面安置,直到月末,涌入的流民越来越多,城中不得已,关闭城门,将流民阻于城外。 然而流民越来越多,甚至在城外安营扎寨,修房建屋,有了长住之意。 这些?人,说是流民,却又不能算是难民,他们拖家带口来到蓉城,却是有粮有衣,甚至有钱财,所以城门虽关,他们在城外一日日地,茅屋简帐,竟建了个外城一般。 东川南境失守,百姓闻风而逃,都奔向了西川蓉城,寻求沈家军的庇护。 剑南道境内制守不同,这是大周建朝之初便留遗留下来的问题,也是沈家在大周的特殊之处。 大周初年,太?祖令蓉城侯府镇守西川。当时,大周四域之外属西南部的吐蕃势力最?强,番邦异族,茹毛饮血,并与沈氏有世?仇,太?祖此举有借吐蕃,灭沈氏之意。 并令西南之地,东川西川合并,成?立剑南道,沈家守西川,剑南属军守东川。但明白人都看得清楚,这东川军防得就是沈家。 蓉城侯只有西川军权,政权受中央皇权掌控,西川境内各州刺史由朝廷委派,其?中自然包括蓉城刺史。沈家在这种情况下,艰难守身?,长达百年之久。 直到百年之后,皇权势弱,各地藩镇崛起,多地出现最?高长官总揽一地军政大权的情况。沈家才撺掇当时的剑南道节度使东川军主将染指政权,总揽整个剑南的军政,才让西川政务彻底脱离中央的直接掌控。 最?后又在一任一任,节度使权力更迭之时,慢慢蚕食,彻底掌控整个西川军政,自成?一体。如今的剑南节度使,不过总揽一个虚名,在西川插不进一根手指。 若不是有太?祖遗旨,沈家军无帝诏,不得出西川一步,否则视为谋反,天下万军共逐之。今日之沈家,又怎么可能老老实实困守西川方寸之地,早已效仿朔北孟延礼,占据整个剑南,脱离朝廷掌控。 城墙之上,三个红衣小人儿,正探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