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事吧?” 赵瑜秀美蹙起,脚踝处生疼,可是眼前男子的脸就在上方,手也扶在自己腰间。从没有哪个男人离自己这么近过,霎时间羞红了脸,嗫嚅着说不出话来。 众女伴见公主如此,忙上来关心,怀瑾道:“都散开些,别围堵在这里,”见旁边的小宦官还愣着,她呵斥道:“还不快去叫医师?” 说完这些她看着怀里的赵瑜,关切道:“公主别怕,元某在这里。” 赵瑜噙着泪,委委屈屈的点点头。 作者有话要说: 第142章 怀瑾又看向郭琇:“快过来扶着公主!” 郭琇一脸懵,听到这声叫唤忙过去,从她手上接过赵瑜。 怀瑾立即告罪:“刚才情急,多有冒犯,请公主见谅。” 赵瑜咬着唇,含羞带怯的低着头:“今天多亏了公子。” 怀瑾只是淡淡的一点头,然后不卑不亢的站在一旁。 过了一会儿,一大群人浩浩荡荡的赶过来接了赵瑜,她才拉着郭琇准备走。 郭琇不解,怀瑾就解释道:“天色不早了,相国大人约莫已经议完事,我们该回去了。” 郭琇恍然想起来,跟赵瑜说了一声准备和她一起走,赵瑜也不知道听没听清,胡乱点点头,眼睛只是看着怀瑾那边:“公子日后还会进宫吗?” “君主若召唤,元锦便会来。”怀瑾拱手回答。 赵瑜被众人簇拥着离去,郭琇便和他往另一个方向走,一路上无话,郭琇仿佛打探八卦一样:“公主好像很喜欢你哦。” 怀瑾看了她一眼,低垂着眼回答:“不可背后议论王族!” 郭琇撇撇嘴,她是知道议政殿的路的,领着怀瑾走了最近的一条路。 郭琇看着旁边的人,心道这么俊朗威武,可惜不是我的嫡亲哥哥。她一边走一边想着,忽然见“元锦”停了下来。 因为走的近路,他们经过了一座废弃的宫殿。郭琇因为常进宫,对王宫熟悉得很,知道赵王宫里有许多宫殿都是无人居住的,一点也不好奇。 “这座宫殿为什么没有住人?”怀瑾深深的看着紧闭的宫门,故意问道。 郭琇想也没想,回答道:“赵王宫很大的,不是每座殿都有主人。” 怀瑾往那边走了两步,在宫门口停下,抚上宫门——厚厚的一层灰,她似乎是喃喃自语:“这座殿应该尘封了很久吧,不知道曾经住在这里的,是什么人。” 郭琇道:“大约是先王的妃子们吧。” 怀瑾收回目光:“走吧。” 和郭开父女一起出了宫,然后去了郭开为她准备的宅子。两进两出,虽然是栋小宅子,可百司只是一个小官,配她已经是绰绰有余。 晚上就是歇在这里了,马匹和行囊,相国府的人全都送了过来。 “如此,我儿也算在赵国安身立命了。”郭开欣慰的对她说。 怀瑾依然是不咸不淡的态度,郭开不以为意,继续说:“明日开府,会有一些官员过来替你庆贺,你随意些即可,反正都是些与你同品级的官员。” 第二天一早,郭府派了一大队人马过来给她操办宴席,日上三杆的时候,满府是张灯结彩,像过年似的。快到午时,开始进客,怀瑾端着一副礼貌的微笑,像一个工具人一样,全是邹泉在旁边张罗。 邹泉,就是接她进城的那个人,是郭开的幕僚,现在已经送给她了。标准狗腿子,但是确实很会张罗,长袖善舞。 忙碌一天下来,已是疲惫不堪,脸都要笑肿了。 晚上泡了个澡,正要睡觉,屋顶上忽然有一声细微的咳嗽。她猛然精神,一个鲤鱼打挺从床上起来,迅速拔出悬着的长剑,仔细听着周围的动静。 只听见三声青蛙叫,怀瑾骤然松了弦,盯着上方屋顶,一小块瓦被慢慢移开,她看见一张蒙着面的脸,那人冲她点点头,然后用绳子把一个小盒子悬下来。怀瑾拿到盒子,屋顶的瓦又被盖上,又是细微的脚步声,那人已经走了。 怀瑾打开盒子——是从咸阳那边来的信件,赵国已经偷偷派人去河内了。 看完信上的内容,怀瑾便将信烧掉了。 躺在床上怀瑾不由得自嘲的笑了一声,没想到又和李斯合作上了,同时也赞叹李斯心思缜密,安插在赵国的细作皆是些毛贼商贩,留意微小处的细节传回秦国,总有一些小细节能顺藤摸瓜知道某些消息。 信中提及边境处的交战,得知战争放缓了速度,她心道自己得加快进程了。李牧突然停下进攻,想必是在蓄力,要在他发作之前就把他拉下马。 一边想着事,一边睡去。 又在府上待了三天,郭开又想起她来,原来是府上有了宴席,特意叫她一同过去。 到了相国府,不由得吓了一跳,此次宴席邀请的客人居然是赵王迁。郭开和赵迁坐在一起,不知在谈论什么,时不时发出大笑。 “这是……大王……”她貌若被吓到一般。 赵迁只是个半大少年,看着倒是谦和有礼,他道:“今日只是我与老师的私宴,元锦公子不必拘礼。” 郭开是赵迁的老师,早知赵迁信重郭开,只是不想如此信赖。她在郭开旁边坐下后,郭开和蔼道:“陛下对秦人生活有些好奇,你在秦国十多年,想必十分清楚,便叫你过来为陛下讲解。” 原来如此,怀瑾心道,她一揖手,问道:“不知陛下想知道什么?” 赵迁支着下巴,是一副好奇的模样:“寡人除了邯郸,从没去过其他地方,偶然听到有人谈论秦国律法之严厉,想知道一二罢了。” “秦国律法之严天下皆知,”怀瑾不卑不亢的回答:“秦国所有百姓,皆憎恨嬴政,律法之严让他们苦不堪言。臣在秦国时,常听秦人说若身为赵国人就好了,他们听闻赵国国君对待百姓仁善厚待,都想做赵国人。” “真的吗?”赵迁问。 “臣不敢有虚言。”怀瑾不紧不慢的淡然神情,更让人觉得有信服力。 赵迁哈哈大笑,很是高兴。郭开道:“恭喜陛下,陛下之闲名,天下皆知啊。” 赵迁被哄的快乐极了,郭开发话,强压着得意笑道:“都是老师教的好。” 难怪父王在时就不喜郭开,活脱脱一副奸臣样子,溜须拍马自有一套。 见赵迁还在高兴,她继续说:“臣从秦国一路逃窜回来,一路上也听秦人说,此次两国交战,秦国必败。” 赵迁好奇的看过来:“这是为什么呢?” “秦国从百姓到国君,无一不怕李牧将军,臣到达渭水时,那里居住的秦人已经收拾好行囊,准备等李牧将军杀过去时好投降。”怀瑾如是说着。赵迁仍然在自得,她继续说:“天下人都知,李牧将军在,赵国就如永不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