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91(1 / 1)

见血,真算是刺中了天狐最大的软肋。 天狐默然片刻,只能老老实实开口: “我奉陛下的旨意,到这里来提醒两位一些事情,牵涉到所谓’六天故气‘……” 她目光移动,瞥过了在泥地上瘫成一团的木人——这玩意儿被锤得筋骨断折,汁液横飞,看着活像是被人踩了一脚的癞蛤蟆。 林貌手持铁铲,尚在原地发愣;但眼见天狐神色怪异,心下不由咯噔一声:他忽然记起,若以上古传说为依据,娲皇陛下贵为创世之神,天然便有权力处置一切先天后天的鬼神;而自己当着娲皇宫使者的面将木偶锤成烂泥,似乎颇有越俎代庖的嫌疑。更不必说,李先生还虎视眈眈,要把这玩意儿捕获研究什么的…… 他尴尬的咽了一口唾沫,但天狐注视片刻,却默默移开了目光。 “陛下让我送来口信,请两位千万要注意。”她慢慢道:“’六天故气‘复起,在星象上并非偶然;统合古神的力量,在世上是相当罕见的。” 她刚刚交待完,不知何处的大圣便啧了一声: “’相当罕见‘?尊使何不直接点明身份。蛇无头不行,能令这么多古神俯首帖耳的,又岂会是泛泛之辈?想来想去,选项还真没有多少……” 说到此处,大圣忽的停了一停,随后才自言自语: “——不过,虽说时殊世异,但到底是那个级别的尊神,就是咱老孙提起,也该带两分尊重才是……” 林貌小小抽了口气,不觉又攥紧了他的小铲子。虽然大圣同样语焉不详,但话里话外的暗示已经足够充分了。能让美猴王都保持尊重的神明非同小可,起步也得有个帝君的段位;如果再考虑到“统御古神”的种种形容,这搞不好——搞不好是上古“帝”一流的角色。 李先生道:“能否请尊使告知对手的名姓呢?我们也好有个准备。” 天狐缓缓摇头。 “请恕我不能。”她低声道:“这位尊神并没有姓名,恐怕也不会记载于任何典籍之中;对祂的一切描述,都只能在星象的变动中推测。” 林貌迷惑的眨了眨眼,不能不暴露自己的无知。他重复了使者再三强调的关键:“……星象?” 天狐道:“以娘娘的口谕,似乎与北极星辰多年的偏转有关。” 说到此处,她也稍稍迟疑了——娲皇宫统御三界,不是那些游戏人间举止古怪的隐士散仙,没有什么谜语人的爱好;既然主动遣侍女为凡人示警,就一定会将能够告知的信息交代清楚。但问题在于,为了解释所谓的“星象变动”,这一次警告中夹杂了大量艰涩而又复杂的专业术语,从先商之时岁星、辰星的沿革铺陈阐述,夹叙夹议,引证丰富,洋洋洒洒将近千余字之多。 这显然是青鸟们的手笔;这些侍奉娲皇笔墨的神鸟博古通今,顺手便为女帝陛下寥寥数字的口谕写下了长篇大论的注释。但同样的注释落到奉命传信的狐狸手中,那简直就是匪夷所思的天书——如果李淳风、袁天罡在此,那大概花费一两个月仔细研读,还能有所斩获;但天狐们却实在没有这个本事。就算真要她开口解释,那也实在不知道说些什么…… 天狐只能瞪大眼睛,绞尽脑汁的回忆那些“岁鼎”、“鸠火”,纯粹不知所云的名字。但出乎意料,一直盘坐在旁的虎斑猫忽然抬起了头。他轻轻啊了一声: “岁差?” 林貌:“什么?” “岁差。”虎斑猫低声道:“北极点是一个圆心在黄极、周期约两万六千年的圆,随地球的进动而缓慢偏移。所以,星空中的星辰方位并不是固定的,它们遵循着一定的周期在变动……其中相对著名的,就是北极星的’岁差‘变化。” 林貌颇为迷惑的张大了嘴,努力搞清这一串奇特的解释: “……你的意思是,北极星是在——动的?” “如果以地球为参考系,也可以这么理解。” “那与警告又有什么关系?”林貌大惑不解:“星辰的变动难道还会影响神明不成?” “当然会有影响,而且是莫大的影响。”李先生道:“在玄学分野上,北辰乃帝星所居之地,所谓’帝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天然就有统御文武星宿的资格。设若北辰有所变动,整个神话体系都会随之动摇……” 他停了一停,缓声解释: “公元前1000年,华夏文明刚刚有记录天文能力的时候,靠近北辰紫微垣的极星为小熊座β星,并于战国—西汉年间正居于北天极,即太史公所谓之’太一‘——与之相呼应的,便是由楚地滥觞,影响文明数百年的东皇太一信仰。 “两汉以后数百年,太一星渐次离开北天极;正居于紫微垣中央的极星转为了鹿豹座32H——也即北极五、天枢星;而东皇太一的信仰亦随之消退。天枢星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为微弱、暗淡的北极星,等视亮度甚至不能盖过紫微垣中的北斗诸星。上下失位,帝星的约束力降至最低,中原则进入到全无约束的信仰混乱时代。” “——当然,这个过程也只是暂时的。最迟到元末明初,小熊座α——即勾陈一——便将取代天枢的位置,成为新的北极星。不过,那就是后面的事情了。” 似乎是不打算透露现代世界的消息,李先生吞下了最后几句解释。但他偏过头来,却看到了两张——不,三张——惊愕之至的脸。 就连猴哥都从山顶的岩石后探出了头,呆呆看着他呢。 如此沉默片刻,林貌喃喃开口: “你……你怎么这么清楚呢?” “我有一个天文学硕士学位。”李先生平静道:“工作需要嘛,也没有办法。” “工作需要?” 李先生看了他一眼: “华夏玄学文化,一般认为起源于河图洛书。连《易经》也是对河图的诠释。河图说天,洛书论地,都是对星象地理的直观记述。” 虽然只有寥寥数语,但言下之意已经相当明白了:不通天文,不知地理,连数学都学不明白,你还修个什么仙? 这一招aoe的确效力强劲,不仅林貌低头不语,就连猴哥与天狐的脸上都露出了怪异的神色。显然,作为修仙中名震四方的大行家,被一介凡人——凡猫——公然以玄学指指点点,那确实是莫大的难堪;但偏偏想来想去,又实在无力反驳,只能暗自诧异而已:一只平平无奇的虎斑猫咪,又是哪里来的这番见识呢? 当然,这就是大圣等人以古度今,吃了大亏了——岁差及北极星变动的事实看似简单,但详细计算却要牵涉到行星的进动问题;而进动——尤其是长周期下行星的进动,则是人类力学史上存留数百年的著名难题,直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才由广义相对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