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了,只有浸透了沙漠的泥浆还在沉默的翻涌。 大手子稍稍放下心来,小心翼翼的降低一点云朵——刘博士还想再看看“样本”的具体效用,搜集一点靠谱的情报呢。 但祥云降下之后,他们看到的却是泥偶凌厉的面容;虽然半边身体已经化为泥土,但一双眼睛却依旧灼灼闪耀,明亮犹如宝石。 只不过,末路的古神也压根没有在意承云而来的这几只小爬虫,祂兀自凝视虚空,目光仿佛实质。 “女娲,女娲!”祂嘶声开口,声音喑哑如鸦啼:“你这般纵容人类,总要闯出意料不到的祸患来!” 第133章 交锋 这声音冷漠而又刻毒, 阴测测令人心寒。大手子愣了一愣,关注的却是另外的事实: “你居然能说话?”他惊叫道。 “祂当然能说话。”他听到了若有若无的叹息:“古神的神力衰退,被神力所压制的理性自然也会渐次恢复, 掌握主动……” 虚空随即裂开, 美丽的天狐自虚空中踏出, 悬于破败不堪的泥偶之上,垂目凝望僵死的躯干,神色并无起伏。 泥偶翻着眼睛看着天狐, 赫赫出声: “到了现在,还只敢派遣手下来见我吗?何等怯懦,何等怯懦!” 天狐衣袂翩跹, 面容却依旧古井无波: “陛下早就与诸位有过约定,彼此恪守界限, 高蹈天外, 安享世外清闲自在的乐趣,而绝不干涉凡尘的事务。封神以来凡数千年,陛下谨守诺言,绝不越雷池半步。诸位又为何要食言自肥,弃盟约于不顾呢?” 她停了一停, 又叹息道: “长久接受人类的祭祀,终究还是扭曲了古神的本质啊……” 泥偶的脸色剧烈变化, 显现出先前从没有过的丰富表情,显见是神力衰退,连情绪也控制不太住了。祂冷冷道: “当初拟定盟约, 不许涉足下界, 你们用的理由是什么?‘造物者的力量太过强大, 擅自插手凡尘琐事, 祸患无可计算’!好,这句话我也认了,你要以此苛责,我无话可说。但现在,现在,更危险、更强大的力量已经出现,人类掌握的武器千百倍于当日,你们还要坐视不理!放纵软弱,一至于此;偏袒敷衍,一至于此!” 娲皇宫的天狐还没有什么反应,小心翼翼缩在一旁的大手子却忍耐不住了。他犹豫片刻,咬牙开口: “上神也未免言过其实了,什么‘更危险的力量’,哪里就到了这个地步……” 人类掌握的力量当然是强大的,现代世界更是放出了核弹这种级别的大杀器。但与古神折腾出的种种动静相比,这点杀器又算得了什么?就是十万颗**集中引爆,也未必能比得上西伯利亚暗色岩事件的一根毛! 泥偶呵了一声,没有理他。祂还是盯着娲皇宫的天狐,目光冷漠而不善。 “你知道我是什么意思。”祂漠然道。 林貌莫名其妙,还要开口争辩一二,在旁喘着气按摩自己肋骨的刘博士却爬了过来,从旁悄悄拉了拉他的衣袖,示意他少说两句。 林貌并不服气:“难道我说的有错?挑动西伯利亚地底的火山,才是塌天的大事,足以葬送生态系统的大事——” 古神终于有了反应。祂缓缓偏转头颅,以一种看蠢货的颜色盯着大手子。 阻拦无果的刘博士只能轻轻叹了口气,万般无奈。 “如果以生态环境为衡量标准,情况可能略有不同。”她硬着头皮开口:“我不太懂地质学,但西伯利亚的火山是不足以颠覆生态的,危险——危险其实没有那么大……” 西伯利亚暗色岩事件当然是举足轻重的地质变故,改写了整个地球历史的节点;但归根到底它只是改写不是颠覆,就算威力最为强盛、气候变化最为剧烈的时期,也无非是灭绝几千个物种,改变一下生态走向而已;至于现在威力大大削减的火山喷发事故,估计顶了天也就是个新仙女木事件,连亚欧大陆的人类都未必能灭绝,又谈何葬送生态呢? 毁灭生态系统也是要有点本事的。娲皇陛下有这个能耐,寻常的造物者就实在未必了。 “……但反过来,外星——外星生物的危险性,其实相当之高。”她小声道:“今天就是个证明……” 完全陌生的外源生命体,绝无天敌与约束的生命体,一旦它适应了地球环境站稳脚跟,世界上还有什么力量能制约它?古神穷尽生物圈内一切信息,也阻挡不了“样本”的增殖,那普天之下,还有弹压外星生命的手段吗? 当然,生命总会找到出路。也许花个几千万上亿年,经历大大小小数百次的灭绝,无穷无尽的变异中总会进化出应对的策略;但沧海桑田世事变迁,那损失又如何计量? 林貌颇有些不服:“这算什么证明?不过危言耸听而已!” 古神还是没有说话。倒是天狐微微侧头,神色颇为古怪。 还是刘博士小声开口了:“……这也未必。其实,组织内就一直有种观点,怀疑最原初蓝藻的起源,或许与某种神秘现象有关,不一定——不一定是完全的自然产物。” “蓝藻又怎么样嘛?” “蓝藻是生态历史上第一批能大量产生氧气的生物……” “氧气又如何——” 林貌忽的闭上了嘴。他仅剩的那点生物学知识终于活了过来,并迅速锁定了关键信息。氧气——富有强氧化性的活泼气体,可以轻松瓦解蛋白质链、诱发自由基的化学物质;从各个角度讲,这玩意儿都更接近于“毒气”。 当然,在二十六亿前蓝藻刚刚出现的时代,对于还没有氧化耐性的原初无氧生物而言,氧气就不是接近于毒气,而绝对是不折不扣的毒物了——在生物史声名赫赫的“大氧化事件”中,超过百分之九十九的无氧生物因不能适应弥漫毒气的环境而先后灭绝;若非海表的细胞绝地翻盘进化出了有氧呼吸这种大杀器,那估计地球生命到现在都只能龟缩于海底深渊而不能越雷池半步,基本可以打出gg。 与这种级别的击杀数相比,什么西伯利亚暗色岩事件就实在只是小毛毛而已了。古神横眉怒目,大感不平,似乎也其来有自。 林貌嘟囔道:“这怎么能类比呢?我们的‘样本’根本不能在地球繁殖嘛!再说谁会无缘无故的灭绝生态……” 虽然竭力辩解,但说着说着,他自己的声音都小了下来,实在没有什么回嘴的底气。说白了,如今拿到手的外星样本无法适应地球环境,不能在外界增殖扩张;但这样有先天缺陷,安全之至的生命体,也不过是机缘巧合,才偶然遇到而已。设若太白探测器带回的是某种高速扩张、完全无法阻止的微生物,又为之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