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尝试着与‘六年故气’们合作,共克时艰。”李先生字斟句酌,不敢稍有疏忽:“但合作也有选择,如这位造物者一般的古神,便绝不可以合作。‘以我为主,兼顾四方’,才是总的方针。” 天狐未必明白这种措辞的微妙,但仍然沉默片刻,允诺一定向女娲娘娘完整转达。她左右望了片刻,终究长叹一口气,从袖中拔出一把短剑。 “同室操戈,相煎何急!”她缓缓道:“陛下绝不愿意与诸位古神走到这个地步。但以如今之计,也是无可奈何了。” 说罢,她伸手轻轻一推,将短剑刺入古神躯壳之中,直没入柄。 最后一根稻草压下,神明破败的身躯立刻腐朽溃烂,化为淤泥,生机尽数断绝;同时,依附与躯壳上的外星孽生物也凋零散落,尽数消亡。 当古神的眼眸归于暗淡之时,天空的暴雨也随之消弭,乌云散去,唯有满地泥浆翻滚。 “外界的神力已经平息,地底的火山也该料理。”天狐平静交代:“我会请娘娘迅速出手。但不管如何,事情总可以告一段落了。” 林貌与李先生,乃至趴在肩头的狸花猫陛下一起点头,却又怔怔看着污泥浊水,一时不能言语。 是啊,在付出巨大代价之后,一切终于告一段落。但以现在的情形看,恐怕惊涛骇浪之中,还只走出了第一步呢。 可无论如何,这条路总要走下去嘛。 -------------------- 最后再写几章后世谈就打算结束啦,更多的放到番外吧。 第136章 后世谈(一) · 当年六月七日, 迁延数十日的戈壁暴雨终究停息,大量聚集的水汽发泄一空,在沙漠中心制造出了难以想象的泥泞。但作为源动力的西伯利亚地底火山已经渐渐熄灭, 这些无源之水, 也终究无法扭转整体的沙漠气候了。 当然, 改变一旦发生,就绝难恢复原样。即使娲皇宫迅速控制住了地底岩浆的喷流,但原本的地质结果已经坍塌, 无论如何也无法复原;泄漏的岩浆依旧在加热广袤的寒原,影响不容小觑。 李先生转述了专家组的判断:“……总之,这种程度的升温, 不太可能消灭整个西伯利亚高压,但高压带的衰减, 却是不可避免了。” 林貌有些好奇:“会有什么特别巨大的影响么?” “从现在的局势看, 至少四百毫米等降水量线,会大大的向北移动。”李先生叹气道:“总体来看,会迅速的扩张戈壁绿洲的面积吧。以超级计算机的模型判断,秦岭-淮河以北,至少可以增加数亿立方米的降水量。” 林貌喔了一声, 大为振奋:“是么?这是喜事啊!” 中原帝国的领土基本取决于可灌溉耕地的覆盖范围,如果漠北及西域的降水量大增, 灌溉的耕地随之扩张,那大唐在这两地的控制力,也必将大大加强, 不可动摇了。 即使不看这么长远, 所谓民以食为天, 多一点浇灌的雨水总是好事嘛! “哪里有这么轻松的事情?”李先生淡淡道:“高压消退之后, 北海蒸发来的水汽基本停驻在北方,而北方的黄河嘛……” 北方的黄河,华夏伟大光辉的母亲河,可从来走的不是什么慈爱温柔的路线啊! “所以,治水必须要提上第一日程了。”李先生若有所思:“我还得给皇帝陛下做一个报告。” · 当然,虽然口口声声要作报告,但李先生也不过只来得及给皇帝陛下递了个条子,便不得不与刘博士一同匆匆赶回现代,准备撰写繁琐而冗杂的材料,应付即将到来的漫长审查——不管用心如何正大,怎样的事急从权,他当初对娲皇宫使者说的那寥寥几句话,其实已经涉及到了组织料理六天故气的关键路线问题;不能说没有逾越的地方。在上面紧急开会作出结论之前,他也不能随便外出了。 李先生本人没有到,仅仅递一个条子做做提醒,又能起多大作用呢?林貌对此是颇为疑虑的。但他显然低估了皇帝的敏锐程度。李二陛下收到便条后仅仅耽搁了数日,草草将唐军进军吐蕃的事务做了一点布置,随后便明发上谕,要在今年的十月亲自巡视黄河河工,还要求政事堂诸位宰相分批奔赴各地治水工程,监察督促、事必躬亲,不得稍有贻误! 这份上谕草拟得仓促之至,甚至是在李靖大营中草草写就,仅经李药师与林貌过目一次,便立刻签发,急递门下省。当然,李药师与林尚书身上也挂着权知机务的帽子,理论上同样可以参议政事,定夺圣旨。但皇帝绕开政事堂直接下达指令,仍然是大大违拗了贞观以来君臣共治的惯例,几乎急促到了无礼的地步——考虑到皇帝陛下绝没有猜忌怨恨诸位相公的意思,那这份圣旨的迫不及待,便实在令人惊骇不已了。 林貌被召入营帐开御前会议,懵懵懂懂签发了这张圣旨(实际上,上谕由皇帝亲笔撰写,文采斐然用典精深,他压根没怎么看懂),散会后依旧是一脑子雾水反应不能,索性悄悄写了一段简要,找懂行的李先生求助。 李先生虽然在审查之中,但通讯仍然相当自由。接到短信后不过五六分钟,他就拨了个语音通话回来,详细询问来龙去脉。仔细摸清楚底细之后,李先生笑出了声。 “不错,不错!”他朗声道:“我们的皇帝陛下,果然是五千年来数得着的政治家,如此眼光毒辣,果然不同凡响。林先生,你侍奉左右,该学一学才好啊。” 林貌:………… “我该学些什么?” 李先生微微一笑,却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一句: “林先生,现在大唐中枢的权力,到底来源于哪里?” 林貌愣了一愣,理所当然的想报皇帝陛下的大名,但话到口中,却又不自觉咽下了:大唐朝廷的权力,难道仅仅来源于太极殿的那把椅子?别忘了,太上皇帝也是皇帝,而今还在宫里坐蜡呢! 要是区区一个名位就能赋予权力,那隐太子也死的太冤枉了。 他踌躇片刻:“应该是来自于皇帝的威望吧?” “威望又来自何处?” “太宗皇帝栉风沐雨,提三尺剑而取天下,威望当然出自军功。” “一千个道理一万个道理,解决问题是最大的道理。征伐天下的时候,当然是打胜仗最能解决问题。”李先生赞同道:“伟大的斗争锤炼出伟大的领袖,人性当然会信服能够解决问题的头领。所以,只要天策府的精兵信服秦王,那以此为基础网罗四方,自然是手到擒来,无往不利。” 他停了一停: “但问题是,皇帝陛下可以轻松解决战场的问题,又能轻松解决治水的问题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