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采文觉得自己应该帮个忙,沈玉耀这样对待同胞兄长,若是传出去,被那群多嘴多舌的御史知道,陛下案前怕是少不了弹劾公主恃宠而骄的折子。 “啊,正好!这玉渡镇没什么好厨子,饭菜烧的一般,兄向来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肯定吃不惯,千音观的厨子是宫里出来的,想来做饭精细些,兄此刻快些过去,还能赶上放菜呢。”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向来是说他人对饮食要求高,乃是褒义词,可放在沈玉耀的话里,就让人听出了一种嘲讽的味道。 说的再好听,也是在冷嘲热讽。 沈清瑾要是能忍得下,那他就不会因为石家拒婚,跑过来追人了。 说他的人即便是他的亲妹妹,他照样忍不下这口气。 但是他又不能拿沈玉耀怎么样,最后只能气哄哄的瞪了眼沈玉耀,甩袖离开,真的不吃中午饭了。 见申王离开的时候,连背影都透露着愤怒,石采文在心中暗暗惊叹,这位玉阳公主性格是真的强势。 连颇为受宠的皇子,亲哥哥都压不住她。 “哼,装模作样的家伙,真要是想吃,早就点好饭菜了。” 石采文听了这话,恍然大悟。 沈玉耀不是对沈清瑾无礼,而是比别人更能看清楚沈清瑾的本性。 沈清瑾就是嫌弃这里的东西,所以坐了半天,身前只有茶水,连那茶,都是宫里带出来的茶叶。 客栈现在留下的厨子都是沈玉耀带出来的,做饭口味肯定是比较贴合她的。 真要是留他吃饭,指不定到时候他又要如何“指点江山”。 因为原主和沈清瑾吃饭时口味不一样,小时候因此不知道吵过几次架。 “上菜,吃完饭一起等你堂妹过来,然后咱们去玩沙盘。”沈玉耀很快将这段不愉快的插曲抛之脑后了。 石采文重重点头,端上来的宫廷美食吸引了她全部注意力。 而沈玉耀则在吃饭前,递给于一个眼神。 于点点头,身形一闪离开了片刻,待沈玉耀吃完饭,她又出现了。 另一头,沈清瑾气哄哄走出来后,上了马车。 “王爷是公主的兄长,公主怎能在外人面前,如此顶撞王爷呢?” 陶李在马车中,边为沈清瑾摆放糕点,边为他愤愤不平。 反倒是刚刚还将生气摆在脸上的沈清瑾,此刻面无表情,脸上没有多少生气的痕迹了。 “你懂什么,她是在试探我。”沈清瑾冷笑道,“我这个妹妹,最近倒是大有长进。” 陶李本来不信,但这话是王爷说的,他不得不信。 只是公主会试探王爷什么呢? 陶李低下头细细一琢磨,脸色猛然大变,“玉阳公主她,她难道是知道了什么?” “她抓了人,身边还有暗卫在,迟早能撬开他们的嘴。” 沈清瑾倒是不意外,世人都说大理寺多酷吏,实则真正下手狠辣的人,都在宫里呢。 “只是没想到,竟然这么快……跟在她身边的暗卫,你可认识?” 陶李仔细回想,完全想不起来是谁。 “回王爷,跟在公主身边的暗卫恐是女子,并不与我等一同训练。” “恩,去范府,我要拜访老师。” “是。” 第27章 石采文吃完饭回去休整一下,等一会儿才过来。 趁这个时间,沈玉耀问于三,“看见他往哪儿去了吗?” “回公主,申王的马车往范府去了。” “范府?”沈玉耀挑了下眉,“他也去养猫?” 一说范府,很难让人不想到养猫,范府的猫那就是整个玉渡镇的旅游卖点啊。 “属下不知,更详细的事情,还需要再查。”于三有什么说什么,不夸张自己手头的情报。 沈玉耀点点头,“行,盯紧申王便是。” 她说完,看向放在妆奁旁的竹筒,那是上午于三给她的新口供,第一份口供,沈玉耀甚至没有仔细看,因为那上面的话,几乎和小二说的一样。 相比之下,这第二份口供就有价值多了。 在这份口供里,真相几乎完全披露在她面前。 “今天天黑之前,我们恐怕要同皇嫂一起回千音观了,这边一定要扫干净尾巴,别让其他人发现端倪。” 沈清瑾都来了,她总不能还在山下玩,必须到老太太面前去讨欢心。 沈玉耀可不想输给沈清瑾,各方面都是。 “是!属下遵命!” 于三真的是太好用了,如果她手底下多几个这样的人,她大可以放心在宫里躺着,静待时间就能赢到最后。 沈玉耀幻想了一下,然后又回归现实。 等于三离开,沈玉耀将竹筒拿起来,里头的纸上,白纸黑字的清楚记录着有关沈清瑾的罪证。 沈清瑾今年十九,距离二十岁整,还有半年时间。 而他的局,在他十五岁能自由出入皇城之时,就布下了。 杜高俊一开始做官还算清廉,做事兢兢业业,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但是他的仕途却屡屡受挫,尤其是看见好友步步高升,而他只能一年复一年的在底下蹉跎时光后,他开始不甘心起来。 杨成业出身杨家,他能顺风顺水的往上爬,可杜高俊不行。 杜高俊自认才学本领都不比杨成业差,他只是缺了一个出身,于是他迫切的想要一个靠山。 杜高俊不算沈清瑾的人,但杜高俊会有今天,差不多都是沈清瑾的谋划。 首先,沈清瑾救了一批孤儿。 这些孤儿昔年曾受过杜高俊的帮助,再次回到杜高俊身边,也是以报恩为名,杜高俊并没有起疑心。 平民百姓确实感念他的恩情,对他很热情,可那些来自底层人的帮助,并不能叫他青云直上。 沈清瑾靠着那些孤儿,一步步引杜高俊走上另一条路。 他渐渐开始贪污腐败,搜刮钱财美人送给那些位高权重的人。 第一个受贿者,就是秦淑君的父亲,秦国相。 那掌柜之所以知道的这样清楚,是因为他正是孤儿中的一员,同时也是负责给秦国相送礼的人。 杜高俊不止贿赂过一个官员,只是掌柜手中没有账册,没有人员名单,他只隐约记得三两个。 除了秦国相外,还有陛下的亲弟弟,辅助处理国事的敬王沈岚,以及户部尚书杨成业。 三个大臣,均是国之肱骨,位高权重。 杜高俊已经搭上他们的线,日后必定可以飞黄腾达,可他偏偏栽在了去年的水灾中,看似是巧合,实则是人为。 掌柜一个孤儿就能知道三个被贿赂的官员,那当初沈清瑾送过去那么多孤儿,手里又有多少官员的名录? 如果不是杜高俊在牢中死了,现在朝廷的天,恐怕都要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