撇撇嘴,余简弱弱地回了句:“知道了。”她爸这是草木皆兵,看来以后要去食肆还得偷摸着去了。 八月末了,延连的高温不下,动一动就是一身汗。余简有些苦夏,前些天还有唐渊做的甜点换换胃口,被玫瑰花事情一搞,也不敢再让他送吃的了,就怕还会做出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东西来。 正好余圆也嚷着要减肥,余简顺道去市场买了些现成的糙米面,中午做个爽口的汤面吃。 今天买到了新鲜的水芹菜,余简洗干净,切成小段,又把鸡汤煮开,放进去烫熟。鸡汤是昨晚上余建国煮的,用着小炉子煨了两个钟头,里头还加了枸杞和羊肚菌。 香菇泡发洗干净剪半,和蘑菇、大蒜、姜丝爆炒均匀,再加入鸡汤小火炖熟。锅里刷层薄油,放入豆腐干丝炒熟。 煮好的面卷成一团放在面碗里,上头码上干丝、香菇和水芹菜,再夹上一个肥嘟嘟的羊肚菌,浇上温热的清鸡汤,一碗汤面就做好了。 余简先把小家伙从房间里叫出来,休养了这么长时间,他已经能扶着墙跳着走,一会功夫就端端正正地坐在餐桌前。 “吃面条啊……”余圆有些失望,原本以为姐姐要做什么好吃的,结果就用一碗面条糊弄他。 余奶奶在旁边打趣:“你不是说要减肥吗?又想吃大餐了?” 也对哦!余圆小拳头一握:“才没有!我是说面条好!吃面条有助于身体健康!”见风使舵的本领可谓一流。 糙米面比一般的面条有嚼劲,余圆夹了一根浸满汤汁的面条,小口地嗦进嘴里。 唔——满口的鲜香。 与肉食的不同,这碗面条里只放了澄清的鸡汤,清清爽爽的都看不见油星,但就是出奇的美味。 香菇混合着大蒜的味道,滋味浓郁,羊肚菌软软绵绵,咬在嘴里溢满汤汁。连着水芹菜都特别爽口,牙齿咬过,嘎嘣脆。 余圆一口气吃了大半碗,又端起面碗喝了一大口鲜汤,满满意意地道了一句:“爽!” 余简含笑看着他把碗里最后一根蔬菜吃完,这才开始享用自己的午餐。余圆比着其他孩子,吃饭算是香的,但也一样,竟爱吃肉不吃蔬菜,今天他的碗里余简特意多加了水芹菜,小家伙也是全部吃得干干净净。 面条好消化,糙米面又是粗粮,吃多一点余简也不担心。 余圆这趟算是吃得舒服了,晃着脚开始问她姐:“晚上吃什么?” 这顿才刚吃完,又惦记下一顿了。想了想又说:“面条挺好吃的,不如晚上也吃面条吧?” 余奶奶笑着用筷子另一头轻敲他的脑袋,骂道:“臭小子,就想着你姐给你做吃的!晚上让你爸回来做,你姐手还没好,得多歇歇。” 听说余简受伤,她可是真被吓到了,连着在老头子的牌位前跪了好些时候,就求着祖宗和老头子多多保佑这个小孙女。阿简这两年接连着发生祸事,余奶奶合计着,是不是要找个庙里烧烧香,再求个平安符了。 余圆一听是他老爹做饭,泄气地垂下肩膀,嘟囔着:“我老爸做饭又没姐姐做得好吃……” “我可听的清清楚楚啊——”余简咽下嘴里的面条,温柔地说了句。 余圆瞬间瞪圆了眼睛…… 他谄媚一笑,捏起纸巾递到他姐面前,脆生生地说着:“姐姐,我的亲姐姐,我的好姐姐!快,有汤滴出来了,赶紧擦擦……”就别威胁你这可爱的弟弟了。 余简接过纸巾,给了他一个眼神。 小家伙瞬间没了气焰,小声地说了句:“我错了。爸爸做的饭也一样好吃。” 嗯…… 拿捏得妥妥当当。 第108章 佛曰业果 八月二十九,宜祭祀。京城南郊香火极盛的南鸣寺里,余简扶着奶奶,顺着人流往里进。 静候在一旁的高僧双手合十施礼,将一众善男信女引进不染尘埃的寺庙中烧香祈福。 “奶奶,其实不必来的。”余简微微喘气,拐了个弯,来到人稍微少一点的拐角处。 余奶奶拍拍她的手背,目光却盯着前方燃烧着佛香的大鼎,虔诚地说:“来拜拜佛,给你和余圆求个平安。”孙子孙女几乎同时伤了身体,冥冥之中也是在暗示。 自从老头子过世后,余奶奶就开始信佛了,有时候对于老人来说,这可能是一种不一样的寄托吧。 “等会到了大殿里,你也磕个头,心诚则灵。” 余简叹了口气,只能答应下来。 等轮到他们的时候,大殿里反倒没了多少人。余简安安静静地凝视了一会大佛法相,举着香叩首三下后起身,把冒着红星火苗的细香插入面前的黑色香炉鼎中。 再回头,余奶奶已经没了踪迹。她有些着急,小声地呼唤:“奶奶?”顺着礼佛的路线往后头找去。 后面是求签的寺庙庭院,伫立着棵大树,枝叶茂密,上面系着一条条的红色绸缎,上面绑着信徒的心愿。而余奶奶,就在这树下,坐在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和尚跟前,不知在说些什么。 “奶奶!”余简疾步到她身边,手掌轻轻按在她的肩膀上,有些埋怨,“不要乱跑,人多。” 余奶奶笑着看了她一眼:“知道了。”又继续跟老和尚说话,话语间大约是想求个平安符什么的。 老和尚问她给谁求的,余奶奶指了指身后的孙女,又加了句:“还有一个小孙子。” 老和尚抬头,看向刚跑过来的女孩。此刻的余简正好抬头看了一眼荡到头顶的红绸绳,隐约辨认了几个字。正巧转脸的时候,跟老和尚对上了视线。 双方皆是一怔。 那双眼睛,清明又深邃,浩瀚又宏大。一眼望去,好似进入了不知名的领域中,身边均是汪洋的海水。 余简愣了好久才堪堪回神,对着老和尚行了个礼,却不自觉地用上了还在唐朝时的礼数。 老和尚微微一笑,伸手捋了捋老长的胡须,淡淡地点了点头。 下山的路上,余简还在回味着老和尚对她的批语:“业果无报,唯守本心。” 她并不是很明白,想仔细问的时候,老和尚的休息牌露了出来,斋饭时间到了。 余奶奶倒是对南鸣寺很是熟悉:“山下有家专门做素斋的店,去尝尝?听说是寺里的和尚还俗出来开的。” 和尚还能还俗?余简疑惑地看着奶奶。余奶奶又笑了笑:“大约是觉得美食难耐,佛祖不留吧……”倒是存了些开玩笑的心思。 南鸣寺只有这一家素斋馆,算是打上了官方的标签,排队的人很多,余简提前拿了菜单,没有选择,只有套餐,索性价格算是亲民。 小菜两道、汤一例、主食一碗、水果一份,普通人也能吃饱了。余简点了两份不一样的,打算多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