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遇白把手机狠狠地摔到地上,大力下,屏幕碎成了花,连着电池都掉了出来。 他咬牙切地骂了一句:“蠢货!” 他确实不信任韩瞐,原本是想另找他人混入余家食肆的,没想到韩瞐自动请缨。 从十年前他们俩相见开始,韩瞐对他就存了莫名的崇拜,他也非常享受这种优越的等级差距。要说背叛,韩瞐不会,但他这个人不聪明,脑子实在不灵光。 眼下被别人看出的端倪,这枚棋子还是要稳一稳才好,可别再出岔子了。 余家食肆也不知道开了什么光,里头的每一个人都跟蚌一样,死活撬不开,要不是突然来了个招工,只怕韩遇白也找不到突破口。 韩瞐啊韩瞐,你可得把自己藏好了,别让人发现啊…… 安静的屋子里,有悠扬的音乐声响起。韩遇白清了清喉咙,拉开不起眼的抽屉,摸出一个老旧手机,这种机型保密性极佳。 “你好。”嘴唇微启,一串优美的法语窜出…… 从那一天起,韩瞐变得更加谨小慎微了,余建国和余建平让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除了必要的沟通,连话也难得说几次。 “小瞐,最近是不是有什么困难?”余建国终于发现了不对劲,这孩子怎么这么沉默寡言? 韩瞐摇了摇头,忽而又点了点头:“我……我……觉得……有点累。” 这国庆小假期,店里比以前忙了好几倍,后厨都是连轴转,白天做菜,晚上进货备菜。韩瞐又细胳膊细腿的,自然不比他们这些常年做惯了的老家伙。 余建国沉思片刻,说:“那你早点回去,给你放两天假,你好好休息休息。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不是?” 韩瞐点点头,内心松了一口气。这段时间,他都是紧着神经在干活。余简明显有了警觉,他也不敢明目张胆地偷看两位大师傅做菜。 还有……他好久没跟他妈妈一起吃饭了…… 那个人邀请了好几次,他明明从母亲眼里看到了期待,却因为他不敢答应…… 明天,明天就答应他吧。也好问一问,当年到底为什么抛弃他们母子。 第133章 韩瞐 十月底,是余家奶奶七十九岁的生日。 秉承着做九不做十的原则,余家上上下下都很重视。 余简列了张清单,托唐渊帮她寻找些不常见的食材。 “鹿肉、兔肉……驴肉?”唐渊拎着单子的一角甩了甩,不敢相信地看着她,“你这越做越夸张啊?是不是下次要让我上天给你弄龙肉了?” “天上龙肉,地上驴肉”,这是人们对驴肉最高的褒奖。 陕北一带有许多有关驴肉的传统吃食,驴肉火烧就是其中一种,驴肉鲜嫩,饼子酥脆,夹在一起热辣辣地咬上一口,那真是满口生香。 京城早就进入了冬季,出行的人们有的都套上了厚外套,这是余简和奶奶在京城过的第一个冬季,跟南方的温润气候相比,老人家总有些不适应。入冬之后,就不大爱往外走动了。 余简寻思着得给她补补身体,这才让唐渊帮忙,从河省的河市找些驴肉来。 她要做一道热乎乎的美食——暖寒花酿驴。 “你们西餐中没有驴肉的菜肴吗?”余简见他蹙着的眉头一直没有松开,问。 唐渊闻言轻笑,觉得小姑娘这个问题问得好,“西餐的食材主要以牛肉、羊肉为主,还有一些白肉海鲜,家禽中又多食鸡和鸭。在外国人眼里,兔子是宠物,驴又不常见,他们对于陌生的东西向来都特别谨慎,所以根本不会吃。包括鸡爪、鸭爪、鸭脖什么的,在他们看来,都是不好的边角料……” “哦……”余简拉长了嗓音表示自己明白了。 “你哦什么?” 小姑娘的表情显然有些不一样的意味。 余简咂吧了两下嘴:“那不得少了好多乐趣。”从远古时代起,广大人民群众就在为发掘更多的食物而努力。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找到了土豆、山芋,再到袁爷爷发明杂交水稻,不都是为了能让食物更加丰富,生活更加富裕吗? 可到了外国人眼里,许多美妙的食材竟然只是下水料,只能怪他们没眼光了。 “对了,韩瞐的事情你准备怎么解决?”唐渊想起正事,问道。 小工近来总是把自己隐藏成了透明人,匆匆来、匆匆去,要不是每个月发工资的时候要多打一个银行账号,余简都快忘了有这个人。 “估计在憋着什么大招吧。”她咧开嘴,伸了个懒腰。 街角的中餐厅也跟着收敛了气焰,不敢再明目张胆地抄袭余家食肆的菜式,没有了噱头,客人自然逐渐减少,老板娘愁得好几天都没露面了。 韩瞐这个角色,来得就突兀。 再加上这么个姓氏,厨艺又不差,余简自然多了个心眼。紧跟着后来出现的一系列事情,也印证了她的猜测。 这韩遇白和韩瞐,说不定还真有什么见不得光的关系呢。 …… 四环外的一处居民楼里,散发着温馨的暖光。 韩瞐赶了大半个小时的地铁,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一室倾泻的光吹散了他的寒意,他定定地站在门口,侧耳听着屋里母亲哼着的小曲。 “小瞐回来啦?快去换衣服,等会你韩叔叔过来吃饭!”李淑端着盘子从厨房里出来,见到儿子傻愣愣地站着不动,嗔怪地说了句。 韩瞐没作声,两脚交替着脱掉鞋子,穿着袜子就过去帮他母亲,被李淑一巴掌拍到手臂上:“冷不冷,快去穿鞋。” 往常如果韩瞐这样她肯定是要发脾气的,但今天反常地心情好。韩瞐抿住唇,眼底有丝丝的不悦。 每一次,那个所谓的韩叔叔都能轻易地影响到母亲的情绪。 “你今天在中餐馆?”厨房里哗啦哗啦地油声,伴随着李淑拉高了声音的询问。 “嗯。”韩瞐带上围裙,从她手里接过锅铲,熟练地开始颠锅。 李淑拢了拢下午刚做的头发,往后退了几步,远离溅出的油星:“我说你就安安稳稳在中餐馆好了,还要去余家食肆打工干什么?小白给你盘了店,不就是想让你自己做生意吗?” 李淑歪着脑袋顿了顿,又说:“小白这孩子是真的不错,挺照顾你的。你可得好好听他的话,这老韩家,还得指望着你们俩兄弟呢!”说完,“咯咯咯”地笑了起来,又哼着小曲往外走,补妆去了。 留下韩瞐独自留在厨房里,握着铲子不知道在想什么。 半个小时后,家常菜都已经做好,用青花瓷盘装上,端端正正地放在餐桌上,四菜一汤。 李淑站在窗户边,焦急地往下面看,突然眼睛一亮,喊着儿子:“快,快,你韩叔叔来了。” 两分钟后,门铃被按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