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我靠美食在现代爆火了 > 分卷阅读24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242(1 / 1)

“张师傅——张师傅在吗?”有人跌跌撞撞地跑进来,在离着料理台还剩半米的距离堪堪停住,拍着胸脯喘着粗气。 张华收回正想大力之掌拍老二后背的手,蹙起眉头问:“什么事,这么慌慌张张的?天塌下来了?” 宴厅经理好不容易顺足了气息,这才紧张兮兮地说道:“张师傅,客人想单独点一道点心吃食。” 张华乐了,“我还以为出什么大事儿了呢!说吧,他想吃什么?这京城所有的糕点,就没有我不会的!” 宴厅经理挠着头:“说是糯米做的,里头有咸猪肉和虾仁馅儿,吃起来脆脆的香香的。我听着好像不是京城的糕点。” 顿了顿又说:“也没跟我说名字,只说是小时候碰到的一位老人家给他做的,他一直挺想念那个味道。” 咸猪肉?虾肉?糯米? 眉心渐渐拢紧成一个川字,张华把脑海中所有已知的糕点都过了一遍,倒是有类似的,只是不知道是不是客人嘴里说的那种…… “他说的……是不是示灯粑粑?” 一道娇脆的声音打破了僵局般的气氛,余简捏着还剩下小半口的豌豆黄,给出了提示。 第260章 示灯粑粑(二) 大唐年间,皖南分属河南道和淮南道,每逢农历正月十三至二月初二,民间都要举行龙灯聚会,以纪念泾河老龙的生日,这便是龙灯节。 龙灯节里,要吃一种用糯米等原料制成的饼,称之为“示灯粑粑”,以此表示百姓对于龙王的爱戴,期盼来年风调雨顺。 “什……么?”张华挖了挖耳朵,好似没听清楚,“余丫头,你说什么粑粑?” 不是他想的那个吧…… 余简看他表情记忆知道他肯定想歪了,连忙解释:“这是皖南地区的一种古老吃食,大约是在唐朝的时候盛行的,不过现在倒是没怎么听说过了。” 张华琢磨了半天,两手一摊:“要说京城的吃食,我倒可以搏一搏。这既然是皖南的,还是古老糕点,我不会。”拒绝的倒是很干脆。 经理这下头又大了:“张师傅,您帮帮忙!周总说了,您要是能做,他给您包大红包——” 张华摆摆手:“不是钱不钱的问题,不熟悉的东西,我是不会做的……” “可是……” 余简悄悄拉住了张华的衣袖,偷偷地跟他耳语:“张师傅,如果您信任我的话,示灯粑粑我能做出来。” “真的?”张华眼神一亮,连忙也压低声音告诉她,“你要真能做的话,我就答应啦?到时候你八我二!” 有钱不赚是笨蛋。 余简憋着笑狠狠点头:“我能做的。” 那行—— “喂!”张华叫住垂头丧气正打算走出去的经理,眉骨一挑,露出森白的牙齿,“你去告诉周总,这道糕点我接了!” 经理如蒙大赦,欢跳着回去复命了。 示灯粑粑的做法其实不难,余简换上厨师服,开始准备材料。糯米粉、芥菜、芜荽、咸猪肉、虾仁,这其中还有一道比较重要的食材,便是酱油豆干粒。 正巧红案的师傅们有腌制,余简捞出闻了闻,就是这种咸香的气味。 糯米粉干锅先炒,等到颜色变得更淡黄,加入开水拌匀冷却,再揉成面团发酵。芥菜和芜荽焯水后洗净沥干,切成细末。 锅内猪油烧热,把切好的猪肉粒、豆干粒翻炒,少量加水烧开后,下入虾仁粒炒熟。 拌馅儿的工作就简单许多了,只需要在炒好的荤肉中加入葱、蒜和切好的芥菜、芜荽末搅拌均匀即可。 面团搓成长条,揪出小剂子,用手捏出窝状,包入馅料后封口,粘上芝麻按成圆饼坯,再裹上一层芝麻,放入烘箱中小火烤熟。 余简做饼子惯用炭炉,这是前世遗留下来的习惯,用炭火慢慢烘养出来的饼子,不仅能完全锁住馅料的滋味,还能让饼皮更加松脆又富有嚼劲。 老二用手肘抵了抵目瞪口呆的张华,说道:“枉你自称京城白案一大家,人小姑娘都知道的东西你竟然听都没过。啧啧啧……” 张华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说得你听过一样。” 老二神兜兜:“我一个红案没听过不是很正常嘛!” 张华顿时犹如吃了粑粑一样心中堵成一片,又有些意味不明地看向认真调整着火候的小姑娘。 余简这丫头,给他的惊喜实在太多了。他刚刚偷偷摸摸用着度娘搜一下这糕点,上头明明白白写着:已失传。 失传的东西她一个小姑娘又是从哪儿听来的? “好了!”正在辗转反思间,又停得小姑娘一声呼喊,张华顺声望去,只见她夹出的饼子个个雪白如麻糍,表面又又着烘烤的金黄色泽,配上她带着笑意的弯弯圆眼。张华心头不由得一软,懊恼地暗自吐槽,这可是武国良的徒弟啊! 大神带出来的,那未来也是大神! …… 说实话,李学乾对自己所要求的糕点是毫无期待。他走江南北多年,每到一处地方,都会向当地最有名的白案师傅提出要求。 可这些人要不是回绝他,就是用乱七八糟的东西糊弄他。 久而久之,他虽然还是习惯提一嘴,但也知道,自己大概永远吃不上记忆里的糕点了。 还有那一夜之间便销声匿迹的白发老爷爷,也终将随着岁月的流逝,慢慢遗忘在他的脑海里。 宴厅经理亲自去后厨端上了糕点,上菜的时候还学着余简在后厨的话:“龙灯聚会,这一口示灯粑粑可不能少——” 李学乾神色一凛,瞬间握住他的手腕沉声问:“你怎么知道这个说法?” 再看这瓷盘中盛放的圆形小饼,半掌大小,金白交错,透出一股菜油特殊的香气。 眼睛蓦然瞪大,手也在不自觉地颤抖中缓缓放下,如同看见了失散多年的老父亲一般,摩挲着瓷盘边缘。 经理被他吓了一跳,讷讷地开口:“是后厨里头做这个的小姑娘说的,她说是传统。” 李学乾不说话了,目光紧紧盯着盘子小饼,良久后终于捏起一块小咬了一口。 “咔嚓。” 牙齿碰撞后发出清脆的声响,犹如干木脆裂之音,在安静的厅堂中回荡。 饼皮像素,馅心鲜嫩,咸鲜芳香。 这十二个字缓缓从他眼前飘过,不觉让他回到了五十多年前,他还是一个七八岁的孩子。 皖南的乡间,除了泥泞的土地,便是一望无垠的芦苇荡。 他拖着打架过后浑身是伤的身躯赤着脚走在田埂间。 不远处垂垂老者朝着他招了招手,唤了声:“少年,饿不饿?” 太阳已落西头,他刚想拒绝,却被清晰的长鸣声止住了话语。倔强地昂着头怒视老人,老人却丝毫不在意,又是招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