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会议结束后,温琰留下施淮竹和季烟。 简要说了十分钟的项目事宜。 最后,温琰照常关心季烟:“你的保代考试准备得怎么样了?” 温琰所说的保代考试全名叫保荐代表人胜任能力考试,每年考试举办2-3次,具体时间安排可在中国证券业协会查询。 季烟说:“还可以,准备参加今年12月的考试。” 温琰点点头:“尽量这次过了,等这次中夏物联申报了,下一个项目尽量让你做项目协办人,这样,明年这个时候你拿到证书不是问题,我们部门就多了一个保代,可以多拿项目,增加部门年收入。” 广华证券投行部共有十一个部门,每个部门都有业绩考核指标,比如两年连续不能达到年收入六千万的业绩,部门会自动解散。 温琰管理的六部业绩一直排在前五以内,倒是王隽所在的十一部在他来之前解散过一次,原先部门的同事,离职、跳槽、转行都有,十一部消失了很长一段时间。 王隽入职广华证券后,重新组织了十一部,一开始只有七个人,刚好凑成一个项目团队;两年后,这个部门发展到了50个人,到现在,十一部已经有了百来号人,每年的年收入都是整个广华投行部最高的。 不少人想转去王隽的部门,但在目睹王隽狠戾冷硬的工作风格后,都望而却步。 *季烟研究生毕业进入广华证券的那一年,正好是A股史上最长的一次IPO暂停重启。长达15个月的IPO发行空窗期,致使很多证券公司的投行部进行人员缩减,其中也有不少跳槽的,后来IPO重启开闸,停滞的IPO项目再次进入排队期,原来负责的项目人员大多被困在申报的IPO项目上,单就一项财务披露数据申报更新就足够忙得焦头烂额。 因此,季烟那年得以短期六个月通过考核期。 她依稀记得那年她本来是要去王隽的部门,不巧的是,王隽在外出差,她就被分到了温琰的部门。 现在想来,竟然是有几分幸运的。 广华证券禁止公司内部谈恋爱,如果两人在同一个部门,那么她和王隽不会有除同事以外的其他关系。 虽然他们的关系也违反了公司规定,但是最起码尚有退路可言。 季烟端着咖啡,站在落地窗前。 楼下,王隽利落清瘦的身影走进视野内。 他身旁跟助理孟以安,后者正跟他报告什么,说到了关键处,王隽看了他一眼,停下脚步,伸出手接过他的文件。 王隽翻了几页,指着其中一页,让他继续说。 孟以安如临大敌,不时深呼吸缓解紧张的情绪。 季烟抿了口咖啡。 不难怪别人会望而却步,跟在王隽手下做事,恐怕神经时刻都得绷得紧紧的。 或许是她目光搁落得太过于长久,楼下的人有所察觉。 王隽霎然抬眸,目光直直朝楼上的茶水间看过来。 眉眼冷厉而无情。 两人虽在同一家公司,但因为部门在不同楼层,平时能撞见的次数寥寥可数。 以往遇到了,都是她隐在人群中,默默看着他,观察他的一举一动。 这次倒是难得,他主动看向她,虽然是被迫的。 季烟端着咖啡杯,瞬间愣在原地,怔怔地看着他。 王隽似乎也没想到,那道令他有些熟悉的视线来自季烟。 他面上神色一松,眉眼间的冷硬缓合了下,多了些可有可无的淡慢。 总归还是冷情疏离的。 孟以安一边说一边瞟着王隽的神情,心里不时颤着,在看到王隽的神情缓和下来时,微微讶异,不由朝他所看的方向望去。 茶水间的人影来来往往的,孟以安一眼扫过去,都是别的部门的,比如质控部的,风控部的,一个投行部的也没有。 那王隽在看什么? “说完了?” 见季烟转身离开茶水间的窗台,王隽敛回目光,合上项目方案书往前一递,漫不经意地问了一句。 孟以安醒醒神,忙双手接过项目方案书:“说完了。” “字太多。”王隽步履不停往前走,步伐阔落。 啊??? - 季烟神思恍惚地返回工位,处理了一会邮件,偶然瞟了眼放在一边的咖啡杯,脑海里有双淡漠的眼睛一闪而过。 她停下滑动的鼠标的手,端起咖啡杯,一边抿,一边想,马上就要出长差,能和王隽接触的时间不多,她今晚要不要约他? 正思索间,手机震了下,她拿起来一看。 施淮竹:明天有个会,你帮我参加,会议信息邮件转你。 季烟打开邮件,滑动鼠标浏览会议的安排,忽地,她的目光紧紧盯在最后一行。 会议的参与人员名单上,王隽的名字赫然在列。 她弯起唇角。 看来不用特意约了,反正明天就能见着了。 作者有话说: - IPO: Initial public offering,首次公开募股,即一家企业或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次将它的股份向公众出售。——摘自百度。 IPO: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造成为股份有限公司,在满足公开发行上市要求后,直接向监管机关和证券交易所申请发行股票并成为上市公司。——摘自资料书《投资十讲》。 - 带“*”段落解释说明:IPO暂停发行的分析参考自百度。 长达15个月的A股IPO暂停发行空窗期时间是2012年10月~2014年1月。 -PS: 关于券商投行,我是门外汉,文中涉及的所有知识均来自资料书翻阅和网上相关资料搜索。 之所以写这个行业,是想给我的女主拓展新的职场领域。因此,文中可能会有很多作者想当然的情节,熟称离谱,如有从业者看到还请轻拍~ -PPS: 涉及某些行业的专业解说,对于我这个门外汉来说,能解释的词汇就那么几个,避免产生侵权行为,我都会用星号(*)标注出来添加信息来源,还请理解。 第3章 03 会议是授课和答疑形式,以实习生和外聘的教授为主,各部门负责人为辅而展开,意在培训和检验工作情况,时间为期两天。 本是一个枯燥寻常的会议,因为一个意外的名字,季烟隐隐有了期待。 会议在九点半开始。 次日早上,季烟到了公司,先去法务部送合同,回来后稍稍收拾了下,揣着笔记本电脑、纸笔,提前二十分钟到35楼。 她来得不算早,大会议室早已聚集了一小撮人,都是一些陌生的面孔,季烟猜应该是实习生。 找了一个后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