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256章(2 / 2)

“董卓何许之人?暴横逆施,上欺天子,下害贤良,你受天恩,不图诛贼,岂能与之为伍!”荀爽责道。

“儿错了,父亲息怒。”荀柔叩首。

青年低头伏拜,一言不语,背后衣裳却露出清瘦的轮廓,荀采担忧的望他一眼,轻声劝解,“司徒丁宫,司空张温,不免刑戮,大人,阿弟在雒阳城,必已十分辛苦。”

“古来已有三人成众,曾子杀人,流言岂能相信。”

“你……”荀爽心软了。

经历过党锢之祸,他也知雒阳形势危急,知道幼子处境艰难。

流言不可信,但那些说幼子阿附董卓,为之爪牙之声,却缕缕不绝,传得到处都是。

而雒阳,又不时传出万石、二千石,被董卓满门俱灭的消息,让他想起建宁元年,那场天地变色的杀戮。

又忧又惧,惶惶惑惑,心绪难宁,欲书信令荀柔归家,但天子如此信重,他又岂能让儿子抉择忠孝两难,最后只能弃笔。

“……上前来。”

荀柔头抵在冰凉的青砖上,听得这一句,瞬间眼泪落下。

他膝行上前,一只枯槁的手,缓缓拂过他头顶。

“……瘦矣。”苍老的声音微叹。

“忧虑乎?惧怖乎?辛劳乎?”

“饮食不协乎?有恙未愈乎?”

荀柔将头伏在父亲膝上。

“《诗》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荀爽抚着他,轻叹,“儿何能忘矣。”

“……儿错矣,”荀柔纵容自己短暂的沉迷于此,再抬头,神色清明,“阿姊之婚事,恐要迟些时候,才能了断,”他看向姐姐,“还请阿姊,稍许忍耐片时。”

……

“荀太傅求见。”

董卓方得了段煨回报,便听门外说荀柔上门。

“这是兴师问罪来了?”

“请他进来。”他坐于席中,一动不动,抬首向下人示意。

满堂熏香缭绕,左右美女侍奉,董卓一身常服,靠在侍妾身上,望向大步走来,面带薄怒的荀柔。

“董公,这是何意?”不等董卓开口,对面青年又道,“我荀氏,名门望族,礼仪之家,董公欲娶我荀氏之女,既无媒妁,也无聘礼,莫非欺我家无人?”

嗯?

董卓坐直身。

作者有话要说:

《诗经》这个典故指曾子的孝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第147章推波助澜

董侯府内,一派纸醉金迷,红暖香销

董卓曾在宫中宿过一段时日,但宫规繁琐不得自由,太后何氏美则美矣,性子无趣,再加上朝中各种言论,他就又出来了,住进在张温旧宅。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