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nr1" style="font-size:18px">
拆弹也是其中之一,只不过今年暑假时间不够,他才学了个皮毛。
这份拆弹心得,却是松田阵平从进入警校后就开始记录的超详细笔记。
由简入深,完全适配工藤新一这样的新人。
这本心得会被放在这里,是因为松田阵平计划将这份笔记仔细整理一下,挑选一些他觉得比较有难点,容易出错的地方,给刚入队的新人参考用。
但还没等他有空从这堆破报告中脱身出来整理笔记,他的笔记就开始被新手挑刺了。
“这里为什么要选这条线呢?”工藤新一指着笔记中的线路图和松田阵平写在一旁的说明,从这里开启了他的十万个为什么。
松田阵平的心得之所以需要整理,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有些记录他当时只记录了最后的拆解手法,并没有记录自己的推理心得。
究竟如何判断哪条线是正确的,除了无数次的练习和经验积累,还需要拥有通过有限的可见结构分析出炸弹内里构造的能力。
对于松田阵平来说这反而是他最头疼的地方,这种能力让他很难用言语来描述清楚他每一次拆弹时是如何推断出正确位置这件事,天生拥有对于机械构造的野蛮直觉加上从小到大无数次拆解组装各类机械所带来的充足经验,让他很多时候只要看一眼就知道怎么处理这个炸弹。
但等他回过头来,想要解释清楚自己到底为什么这么做,反而犯了难。
就像现在,面对工藤新一带着求知欲的眼神,松田阵平一开始还很有耐心地一点点回忆并且认真回复他的问题,同时将自己回忆到的内容随手在一旁的草稿纸上记录下来。
可等工藤新一再问第三次的时候,一直被打断报告修改进度的松田阵平炸了。
“小鬼!前面这么多个,你全部都看懂了么?”
“是啊,我都看明白了!”工藤新一完全没有被松田阵平的恶人颜吓跑,反而很是认真地开始从第一个炸弹开始讲述他所理解的结构和破解思路。
听他认真说完后,松田阵平直接从柜子里翻出来一个炸弹模型和一个工具箱。
“来,动手,拆完了,你要负责把这个炸弹模型重新复原,做得到么?”
“啊?啊!好的!我能做到!”
工藤新一完全没想到还会有这样的惊喜!他兴高采烈地接过那个模型和工具箱,却在上手的第一时间就犯了难。
完全闭合的模型外壳就足以让他无从下手了,一个不小心就会直接收获滴滴作响的错误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