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nr1" style="font-size:18px">
而且以后和老车间平齐,老车间也不会有什么别的看法了。至于怎么安排你们,车间主任应该会告诉你们。到时候听喝就是了。
反正最后初步定下了,明年三月回咱们车间。剩下这段时间,就一直在新车间了。”
几人对视一眼,有很多想问的要问,但是刚才刚挨了骂。这会儿也不想再找骂。
李守良等人都点了点头。
李守良问道:“主任,这样的安排,这新车间的人会同意?别的车间我不知道,但是我们现在待的那个车间。
要是真要颁布了这条消息,我敢打包票,至少有一半的人,不接受。甚至要闹事儿。”
主任看了李守良一眼,又看了看同意这番说辞,都在点头的其余几人。
主任说道:“那就不是咱们能管的事儿了。那是人家车间主任,和主管领导该考虑的问题。你也说了,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真要是,那这段时间,就低调一点儿。车间里发生什么事儿,也尽量别往跟前凑,不然很容易‘引火烧身’。知道了吗?”
大家伙都知道轻重,全都点点头。
主任说罢又提了一句:“人家身后,有更大的领导。不是像咱们这样的普通人。所以,不要多事。不要看人家笑话。不然容易被人记住。
平常你们都是等级不低的师傅,厂里轻易没人招惹你们,或者没交集,招惹你们干嘛!但是真要是让人家急眼了,什么都不顾了。忙乱的时候,没空理你们。等这事儿过去了,先找的就是你们的麻烦。
这领导也快到了该退的年龄了。和我差不了都是这两年。真要是‘拿什么做饵’。不用自己动手,有的是想要找你们麻烦的人。这苍蝇药不死人——恶心人。”
李守良几人听到这话一愣,随后都觉得有道理。尤其是主任最后这两句话。
李守良已经能想得到,真要是让林副厂长给记住了。根据主任的话来说,拿自己的‘权势地盘’出来,有的是想要上位的领导干部,甚至是李副厂长,都得想办法恶心恶心他们、整治他们吧。
想到这,李守良说道:“主任,您放心吧。真要发生什么事儿,我们绝对离得远远的。旁的不说。这车间里有这么多学生,是心向着我们这些借调师傅的。
真要闹了乱子,谁要想着找我们的麻烦,也得问问这些跟着我们学习的学生吧。”
主任点点头,这话在理。随后也没再聊这事儿。
李守良等人也没识趣的没再说这事儿。闲聊了两句,李守良等人提出告辞。就走了。
出来1车间,差不多马上要到了上班的点了。
一路上都能看到,有中午回家的同志,正在往这边走来。
李守良几人饶有心事儿的回了新车间。干活!
第324章严以律人宽以待己!
李守良心不在焉的拿起了工件儿,仨学生还在那看上午学的件呢。也不用管。自个儿静静的做了几个。
仨件儿废了俩。这活儿,不夸张的说,从李守良得到过‘巧手’天赋以来,就再没出过这么高的费件儿率。
就算是不熟,也能磕磕绊绊的做出来,就算是外形打磨的不好,还是怎么着。都能算是个合格件儿,给用上。
这次是直接不能用,不合格的件儿。李守良停下了自己手里的活。也知道自己心态出了问题。也没再动手。
李守良嘱咐了几个学生一句:“都过来,上台练手,我有点事儿,要想一想。你们先干着。”
随后李守良顺手抄起了一张,从刘工那里拿来的7级的工件儿图纸。在旁边楞起神来。
几个学生也都见怪不怪,只以为老师在学些图纸。毕竟老师经常这样,看着张图纸写写画画。却没注意到,今天的老师,手里没拿什么纸笔之类的辅助工具。
李守良的思绪随着这张图纸,渐渐的飘到了刚才陈主任说的一番话上。自己是不是飘了?李守良扪心问:应该没有吧?
陈主任说是不让他们看笑话,其实就是告诉他们不要往前凑。不要插手和自己没关系的事儿,不然容易惹火上身。
尤其是看人笑话这事儿,李守良一开始没在意。现在想起来,确实是有道理。容易得罪人。怎么说呢。这自己和娄晓娥和许大茂的事儿。
让三大妈给传的附近巷子口的院子都知道。李守良未尝没有想过整治三大妈,要不是傻柱那张管不住的嘴,先一步给让了。自己当场就得治她。
后来为了遏制谣言,自己不也找了街道办王主任和派出所卫红缨。在几个院子直接开的全院大会。
后来为了在私底下遏制谣言,还学着许大茂的手段,在街道上找的小子,和家里的小孩们。如此,算是没人再说这个事儿了。
就这,李守良还记着三大妈这张臭嘴,时不时想起来,还恨的牙根痒痒,想要找后账呢。按当时的情况来看。李守良是轧钢厂的钳工,人家三大妈跟着三大爷是教育部门的。
本来就不掺和,就这样李守良还惦记着呢。更别提这回看的笑话,尽管陈主任没有说。但是李守良知道,这说的就是林副厂长的笑话,而且陈主任刚才也暗示过了。
都是一个系统的,还是上下级的关系。这真要是让林副厂长记恨上了。李守良有通天的本事,也上不去。在厂里的日子也难过。
君不见,这管后勤、食堂等地方的李副厂长。让傻柱当8级厨师,当了几十年。李守良过来之后呢?蹿腾着傻柱给李副厂长多做了几顿饭。
李副厂长用人的时候,让傻柱没有甩脸子,而是好好干。这才两年有吗?这级别就要提一提了。这就是进步啊。
想到这,李守良又回忆起,他们几个在新车间的事儿。这李守良几人刚来,就间接的帮助了这些学生。自然而然的和这些学生站在了一条线上。
那就和那些欺压学生的董继强一伙人,站到了对立面上。几人就算是出了风头了。后来呢,车间里几次发生的事儿,李守良为了钓林副厂长传出的谣言。
故意高调干了不少事儿。高调的多了,就真有点把自己当高调的人了。完全违反了,自己刚‘过来’的时候的,那种小心翼翼和低调求生的感觉。
就像这次,高大等人想去问问具体情况。要是以前的李守良会怎么做呢?两年前、甚至是一年前的李守良都只会是一个结果:等、等到真相大白。
等到真相出来,就什么都知道了。或者是回到家之后,一大爷给讲解这个事儿。告诉他内幕。不然李守良绝对不打听。
现在呢?高大等人几句话,就把李守良说动了。这的是几人说动的?不是,其实就是他自己也想知道,经几人一劝,就忍不住了。
尤其是几人说的,主任给李守良面子这话,李守良面上不同意,但是心里确实同意的。未尝没有觉得自己本事大,主任认可他,给他面子的事儿在里面。
结果很清晰了,挨骂了。被人说的满头大汗,一句话也不敢说。事实证明:有的事儿,就不是他能问的,就不能问。不然容易引火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