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14章(1 / 2)

<div id="nr1" style="font-size:18px">

衣服穿得规规矩矩的,头上还带了一个儒生都会带的小方巾,整个人看着就是端方小君子。

手上拎着一个可爱的布袋子,这个袋子是现代常有的帆布袋的形式,小孩子挎着看起来简便轻松,有不少人已经看上了这个东西,知道苏家开青云书社的,甚至在想苏家会不会上新款了。

苏景先挎着帆布包,自认为自己的带货效果一绝,他昂首阔步,走到自己师父面前,睁着一双可爱圆润的大眼睛看着韩琦。

韩琦先给苏景先整理了一下小小的头巾,正好了衣冠之后,带着徒弟洗手。

洗手的地方也有讲究,讲究的自然不是大宋的,而是苏景先。

这天庆观依山而建,地理位置比较偏僻,北宋时期就已经有了竹管引水的方法,苏景先虽然不知道苏轼就是自己的弟弟,但是知道苏轼之后还改良过呢。

不过苏轼的改良是将竹管做成了瓦筒管道,主要解决的是竹管容易堵塞的问题。

苏景先则是加了简单的过滤装置,和一个水龙头,龙头这个最早是十六世纪出现,国内要到清朝了。

苏景先自然也没有折腾出来龙形,和书社常用的工匠联合,做了竹制的螺母、螺丝这些,给水加了阀门,现在也在大众面前展现。

“听说这也是苏家的这位小神童制作出来的!”

这能自由开关放水,看起来也远比用木塞子堵住要优雅,这种看着就精巧的设计,也在这些要么有钱要么风雅的观众里面受到了追捧。

有些人原先和县令一样,对这苏景先的“聪明”有点理解不能,但是先就能理解了。

这苏景先如果不是真的这么聪明,苏家人在说的时候,脸上的神色也不会这么自然。

洗完手,这“盥洗礼”也就完成了,接下来是鞠躬。

原本是直接对着老师鞠躬,但是现在是韩琦带着苏景先一起对着孔子像鞠躬。

北宋重文轻武,士大夫们的日子水涨船高,孔子也在百姓甚至皇室中的地位得到了最大化的提升,先帝宋真宗还加称了孔子为“圣文宣王”。

一大一小恭恭敬敬地拜了孔子像,上香,香火柔和,是最佳的红黄色,在没有风的情况下竟然是往孔子像上吹的。

在意到这一点的人不多,韩琦离得近,看着各位精巧,他看了那缭绕的烟,又低头看着苏景先。

苏景先仰头,小声地和韩琦说着话,“师父,你闻,味道有点甜滋滋的。”

两人的小插曲离着远的人看不到什么,双方交换礼物的时候,倒是在所有人的眼皮子底下。

苏景先的拜师礼,和正规的也没有区别,带了“勤奋好学”的芹菜,寓意老师“苦心教育”的莲子,还有代表“早日高中”的红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