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几道,也不会做出挑衅的事情吧?
苏景先有点慌,又不敢直接说,好在晏殊说了晏几道只有三岁,他才彻底放心。
挑衅他的人里面倒是没有二三岁的选手!
就那个头看起来都是六七岁起步了。
拜别了晏殊,也是完成了今天的最后一天任务,苏景先正准备和老师一起还孩子,把最兴来还给宋仁宗。
最近宋仁宗不玩三国杀了,倒不是热情消退,而是被官员上书劝了,宋仁宗为了表现自己是个会采纳意见的明君,自然告别了这个消磨时间的益智活动。
曹皇后倒是带着人玩起来,最兴来还带了两个宫女,在苏景先教他玩三国杀不被别人压着打的时候旁听,学会了再还给皇后她们呢。
最兴来很乖,知道自己要和苏景先分别倒也不脑,在御书房门外,他站住了,像是自己困惑很久了一样,问苏景先。
“为什么哥哥找那个几道的爹爹,不找最兴来的爹爹呢?是最兴来的爹爹不会吗?”
什么?北宋的皇帝学识不好?
哈,完全没有这个可能。
他们都是把重文刻在骨子里的人,不仅这么对待文武百官,也这么要求自己,哪怕是被辽俘虏,给华夏带来丢脸的靖康耻时刻的宋徽宗,拿一手瘦金体都是后世有名的。
甚至能说北宋的皇帝不懂政治,都不能说他们不懂文学。
更何况……
“可不敢胡说啊!”
宋朝没有明清时期的锦衣卫、粘杆处那些东西,但是皇帝多疑,这皇宫更是皇帝的领地,进来个蚊子都得被盘问。这就站在御书房问是不是皇帝不如大臣,要不是开口的是最兴来,苏景先觉得可能现在自己应该先写遗书。
“不是实力,是不敢。”苏景先在是或否中选择了,“或”,把问题的焦点从自己身上转移了出去。
此刻自己一个人在御书房的宋仁宗,耳聪目明地在光明正大偷听,说实话,人贵有自知之明,晏殊是本朝神童,他自己也知道和晏殊对比,自己定然不会是站上风的那个,但儿子都这么问了,他也好奇苏景先会这么回答。
要是回答的不满意,就再悄悄的记他一笔!
宋仁宗为了儿子忍让苏景先的每一个时刻,他都悄悄地给苏景先记账了,就等着苏景先以后入朝,统一清算!
给他发配出京都!发配去又穷又难搞的小县城!发配去江南反贪!发配去边关面对辽人!
苏景先选的这个“否”也是让宋仁宗一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