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222章(1 / 2)

<div id="nr1" style="font-size:18px">

说来这也是苏景先的习惯,这小子做事总喜欢找一些“样本”,大概是从种地衍生来的思路?

并没有多少真实种地的习惯,宋仁宗对地,也不过是自己下锄头挖过几次土,又或者是买了苏景先的那个植物种子,自己尝试把东西埋了进去。

之后的照顾一直是太监、宫女们负责,现在嘛,也是长在了最兴来的案头。

虽然无毒,但是宋仁宗这人心思深沉,可不放心随便放这些东西在自己的书桌上面。

越想越多,但是宋仁宗并没有否决掉这份来自崔校长的札子。

次日,这札子也是出现在了朝堂,引起来了一阵朝堂动荡。

特别是知道是崔校长在苏景先的影响下写出来的札子,很多人满脑子都是。

这小子!真是人在哪里就折腾到哪里!

范仲淹不在朝堂,韩琦还在啊,很多人一边听着太监高声念着奏折,一边不由自主地看了韩琦一眼、又一眼。

这些损人的主意,看着也不像是韩琦能够想得出来的啊?

但是那小子家里做官的也就是他的两个叔伯,不是韩琦的影响,难道是范仲淹?

都不像。

快被众人目光淹没的韩琦听着奏折的内容,越听越喜欢。

和其他人不一样,他是一下子就知道,这是被范仲淹影响的。

一定是那个没有上书的奏折,韩琦想到里面正好有提过现在官员太多,很多人尸位餐素,并不能够给朝堂做贡献。

这样的提议,把考试的和做官的年纪都下调,而这个年纪也正好是能够给朝堂做实事的年纪……

真是的,范仲淹这个家伙,自己找出来的问题,自己没有办法解决,最后居然还是徒弟来收尾。

想到这里,韩琦都想要站出来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了。

他的同僚们,一定对这个规定深恶痛……

“官家,这样的提议真的是为百姓思量,老臣以为,相当合适!”

“是啊官家,科举的年龄下调,能够让一些年纪大了依旧在考试的人放弃科举的念头,这样其他行业上就会多出很多有经验、还是识文断字的人来。”

“做官的年纪下调,这更是好事一件啊,官家不知,老臣确实这些年年纪大了,深感自己有些不如往昔,也不怕同僚笑话,很多事情年轻时候看一遍就能看明白,现在要多看两三遍……如果年纪下调,老臣距离告老还乡也不差几年,这样工作起来也更有奔头。”

几乎是一边倒的支持声音?

韩琦纳闷了,这是为什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