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不会吧,晏几道打消了自己这个离谱的念头,哪有人都十二岁了,马上都要十三岁了,才第一次知道自己家人叫什么的呢?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苏景先自己一个人默默复盘,在想自己究竟是怎么忽略掉这些事情的。
他家就在蜀中,爹爹姓苏,娘亲姓程,和苏轼家里是同款配置。
如果说是穿越之后,限制了他对苏家的了解,但是在图书馆遍寻不着苏轼相关,他当时应该就有这方面的联想啊?不过完全没有联想。
苏景先也想了想生活中的,家里没有叫大名的时刻,他也没有问过。
哪怕是在川蜀的时候,他在很努力地找苏轼的时候,也没有问过家里,究竟有没有人知道一个叫做苏轼的小孩。
好嘛,原来这样的阴差阳错,自己竟然要付一大半的责任。
苏景先得出这样的结论之后,依旧是忍不住的想笑。
拜师韩琦、范仲淹的时候,都没有知道自己弟弟是苏轼、苏辙这么高兴,这可是亲弟弟!虽然师父也是亲师父,但是苏轼竟然是我弟!
带着这样的美好心情,苏景先入睡都感觉空气变得香甜了不少。
第二天,晏几道他们本来是以往苏景先会休息一天的。
毕竟嘛,家里出了这么大一件好事,是应该休息,没想到苏景先不仅一如既往早起学习,这次学习还更有规划了。
“苏轼可是我弟弟,我决定了,要在他之前下场,然后在朝堂上大显身手,以后等我弟弟在朝堂上犯了错,我还能捞捞他……”
苏景先的这么一长串话,也是给听到的晏几道也好、沈括也好,甚至包繶、范纯佑他们都惊到了。
“不是?这是个好哥哥吧,这种话应该是一个好哥哥能够说得出来的?”吴少贤觉得苏景先的话真的相当奇怪。
“为什么要默认自己会去捞弟弟呢?这个朝堂上犯了错去捞,应该是我想的那个意思吧?”包繶皱着眉。
“是啊,好奇怪的想法。”范纯佑也参与进来这个话题,“正常不是,弟弟犯了错也不包庇嘛?他这个说法,像是不管对错的溺爱呢。”
晏几道就简单多了,“顺着苏景先的脑回路,只会被他绕进去,等会他就忘记自己说的这段话了。”
也果不其然,苏景先来找众人说话的时候,聊的就是。
“我们的《五三》这次正好能够借着科举顺利发行哎?可以用王安石、曾巩和我爹爹作为宣传的噱头。”
王安石的名次在前列,曾巩和苏洵都是失败过这次又成功的,只要稍微营销一点五三的功效……
“不行吧,会有人怀疑我们辅助作弊哦。”
有了被关在太学,和飞行棋被质疑赌博的前车之鉴,晏几道比以前要谨慎多了,比如这样的反驳,以往是压根不会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