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311章(1 / 2)

<div id="nr1" style="font-size:18px">

苏景先说了这句就没继续深入说了,这还能咋说?他已经把人拐带离家出走到扬州了,要是多说几句,真的准备离家出走了,那可咋办哦。

话题又迅速转回到了开店上。

苏景先先是看到了那最热闹的店铺,“那家店,嗯,是一家酒楼。”

“酒楼?”吴少贤高兴了,“这不是你家学渊源嘛?”

别的不说,吴少贤听说苏家在川蜀开的酒楼就很有名气,到了汴京之后,又是接连开了苏家酒楼和程家酒楼,每个都热热闹闹,甚至都各有侧重,没有自己和自己打起来。

很多人对这一点感到相当佩服,苏景先的那些个事迹里面,也带上了这个。

“我能提供创意,但是你们能把店开出名气,开得漂亮吗?要给大厨怎么发工资?离开了我这家店还做不做?我们对比别的竞争力在哪里?”

苏景先的问题并不算尖锐,但是确实是开店必须要考虑到的问题。

“那我们只能开一些自己能够维持的了?”韩文彧想了想,正想说还是开个书店吧,他会印刷,还能教出来一批工人。

“不。”苏景先看着街上来来往往的人,“这就和我们要半个月打出名声的初衷背道而驰了,我们得开一个最受欢迎的,不仅仅是我们的店有人,别人的也得有的那种受欢迎。”

“就像是酒楼一样?”吴少贤想了想,“酒楼汴京也有,但是你家的酒楼靠着自己的独到之处在汴京站稳了脚跟。”

苏景先点头,“汴京的七十二酒楼相当有名的,所以在汴京做酒楼,要是能够别出心裁,也未必不能出头。”

“扬州什么有名呢……”

吴少贤和韩文彧带着这个困惑和苏景先一起逛了起来。

唐后期,天下之盛,扬一益二。

扬州在唐朝靠着自己的优越地理位置就已经出名了,隋时的京杭大运河让本来气候适宜农作物长势很不错的扬州,又多了一个有点,运输便利。

“这里的拼图和汴京青云学社里面的也差不多了。”吴少贤在书店里面感慨。

“还是差点的,青云学社的拼图比我们多,设计也更有感觉,我们店啊试图学着搞一样的装修,但是怎么都找不到门路。”书店的掌柜也看出来了吴少贤他们是汴京来的小朋友,也不吝啬于和他们交谈。

扬州的瓷器、药物也极其出名,汴京想找个药店,绝对没有扬州这么多,瓷器店更是。

“这碗便宜吗?”吴少贤看着上面精美的花纹,虽然只有半边的花,但是应该……

“什么?这么便宜吗?”听到了价格之后的吴少贤,拿着碗差点不肯。

好在他被价格冲击到了,当地人没有。

一看就是管家的一个人,看着吴少贤手上的碗,“这个的花不行,在边上,要是想拿一整套这样的花色,得挑好久,这个价都给高了,再低点吧,你不是欺负人小孩吗?”

这年龄小还真有优势,就在店里还有善良的路人帮着砍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