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88章(2 / 2)

而雁门郡之地,夺取雁门关尤为关键,然夺取雁门郡之后,汉军必派更多兵马前来讨伐。

数千人我等或可应付,上万人亦或可支撑,但若数万、数十万之众,我等恐难以抵挡。

因此,未来之战,非鲁莽行事,而需审时度势,灵活应变。必要时,当联合无冲突之势力共谋大事,如太平道,我想诸位也都猜到了,太平道亦有反心。”

参加开会的人都知道郭泰当初对杨秋的帮助,所以众人都知道太平道对朝廷没啥敬畏之心。

至于杨秋的二叔杨南,那还是正正经经的太平道成员之一。

要不是因为杨秋造反单干了,其实杨南早就跑到太平道那边等着明年一起造反了。

因此,众人对太平道并无反感之情,反觉多拉拢盟友、少树敌乃明智之举。

于是,在场所有人达成共识。

接下来应当同心协力,生产农具、屯田练兵,劝课农桑,待明年时机合适,直接出军,占据更多土地。

然而,如何将高产种子推广出去,如何征集更多兵卒,如何将占据的土地形成有效的统治,这却是一个大问题了。

开会开到这里,方向定好了,共识统一了。

那么接下来就要谈论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了。

那就是大家为什么造反?造反的目标是什么,未来大家想要建立一个怎样的世道?

显然这种政治纲领很重要,但这个团队都是底层人出生,不需要讲那么高大上的话语,只需要让大家有个共同的认知就行。

于是,杨秋开启了下一个开会主题。

“诸位,我们能获得今天这个成果,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接下来,我们可征兵扩军,耕植粮草,锻造兵器,以增强实力,图谋大业。

然而,此路究竟行至何方?难道永无休止地征战?此非长久之计。

因此,我们不能浑浑噩噩地前行,遇敌则战,遇安则归,蜷缩一隅,失去大志。

我们需要明确地知道,这个世道究竟要变成什么样子,我们才能感到满意!”

此言一出,众人一时显得有些茫然。

这其实是许多人的共性,他们往往只关注眼前的利益和危机,难以深思更长远的规划。

然而,若没有宏大的格局和对未来的考量,他们这群人注定会走向失败。

见众人一时之间陷入沉思,杨秋转头转向了马青。

“忠誉,你来说一说,你当初为何要造反?那时你期望的未来世道是什么样的?

现在,你又希望未来的世道变成什么样子?畅所欲言就是,今日无论言论对错,我都希望诸位能坦诚相告,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