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174章(2 / 2)

中下农虽然分了一点田地,但实际上还是很艰难。

但如果说专门扶持中下农,区别对待富农,那人家也不甘心。

所以在执行这种具体措施的时候,杨秋和邓容都不敢一开始就定下具体政策,而是在马邑县小心翼翼实验,看看究竟哪种分配最为合理。

到最后,两个人研究出了一个粗略的方案来。

首先,杨家军鼓励所有人去开荒。

凡是开荒出来的土地,都能享受一成田租的优惠政策,并且这种政策长达五年。

五年之内开垦的荒田都能归其名下所有,所以在开荒这件事情上,所有人都是公平的。

对于富农来说,他们当然有余力尽快去开垦荒田。

而对于中农和下农来说,开垦荒田自然是没有余力的,所以杨秋给中农和下农分别授田。

下农授田三十亩,中农授田二十亩,但这种田地在户主死亡之后要归还给官府,不可以进行转卖。

且这种受田每年要交三成田租。

而下农的标准是一户田地在五十亩以下,中农的标准是五十亩到一百亩之间。

所以他们虽然有田了,但田地不能转卖,依然归官府所有。

换言之,就是杨家军把田暂时租给农户们种植,只是这种租赁期限直到户主死亡,且田租要达到三成。

不过对于那些下农、中农来说,这也是一个非常有利的仁政了。

因为分了田就可以今年种地,三成田租其实并不算多。

所以这群人只要今年能丰收,明年开始他们就有能力去开垦荒田。

毕竟已经明说了这些田地以后要收归官府所有,所以开荒的积极性自然会被提高。

而富农的标准是每户一百亩以上,他们虽然没有被授田,但是有足够的余力来进行开荒。

所以倒是勉强能让上下满意,并没有闹出太多争端。

至于以后的麻田、桑田分配,这些细节还要继续完善。

但是杨家军目前还不需要分得这么细,首先是要把积极性调出来开垦荒地,再就是让底层的农户们暂且有田地可以耕种。

而对于刚刚到达的黄巾军来说,这群人连下农都算不上,所以杨秋和邓容又搞了一个新的措施。

那就是先给每户分二十亩永业田,这就是死后都不收回的恒定资产,直接分地。

至于租税,自然是和普通农户一样,田租两成。

而如果想开荒的话,跟前面人的措施一样,享受同等的优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