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nr1" style="font-size:18px">
等到夏季许多蔬菜水果成熟的时候,到时候给自己治下的臣民们一点美食诱惑,改善一下大家现在的饮食水准。
反正现在铁矿已经开得越来越多了,也可以开始生产一些铁锅了。
当然,杨秋现在的日子畅想得很美好,甚至波才需要往北边前进的事情,杨秋都只派了少量的杨家军前去援助。
并且还专门派了吕布去,让他提前接触一下波才。
毕竟那群黄巾军不想与杨家军为敌,而杨家军插手是将人转移到北部,估计这些人也以为对方是加入到并州。
这是自动退出竞争,干嘛要紧追不舍?
所以根本不需要大面积援助,直接去站队表态一下就行。
因此,冀州黄巾军接下来的内乱跟杨秋没多大关系,因为她已经得到了转移到辽东的战略盟友。
剩下的人顽固不化,完全没有什么帮助的必要。
至于想要反抗的,到时候都会知道往北跑,那时候杨秋就可以吸纳这些黄巾军的流民。
但这种事情估计暂时还不会形成大面积的逃亡,大几率是在汉军参与之后才会有结果。
所以冀州的内乱其实双方都在看戏,杨家军在波才带着的一批人走后,直接袖手旁边。
而汉军则不断收买人挑拨离间,就看他们这些黄巾军能内斗到什么程度。
因此,在波才往北走之后,冀州的风浪稍稍平静了下来,所以目前风浪最大的是在西羌那边。
自从杨秋伙同羌人那边流传出董卓代汉的谶语之后,不管是杨秋还是羌人。
他们都收买了洛阳的人大肆宣传这个谶语,然后再找到了渠道收买宦官,让对方将这个消息告诉天子刘宏。
刘宏当然不是什么傻子,听到一个谣言就会马上忌惮董卓,所以最开始听说自然也就是听过而已,完全没放在心上。
董卓,一个西凉武人,对方能成什么气候?
至少当时的刘宏是这么想的。
但是谣言有时候只需要步步加深印象,再来几个巧合事件,这谣言就会让人深信不疑了。
杨秋当初只是暗示羌人们收买几个方士,然后预测董卓某个时间会大败羌人,接着就会拥兵自重,然后带着羌人反攻洛阳。
所以这个过程需要羌人配合一场大败,让董卓获得有实质性的战果,但羌人愿不愿意做?其实杨秋也没有把握。
毕竟她的计划是董卓没有成功,那再搞下一个人。
反正就是要让朝廷互相内斗,让他们不能团结一致。
成不成功不重要,只要让刘宏觉得举世皆敌都行,让他都不知道信任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