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308章(1 / 2)

<div id="nr1" style="font-size:18px">

“山有嘉卉,侯栗侯梅。废为残贼,莫知其尤!刚刚友若念出的这句诗,公达是如何看待的。”

在东汉这个时候,盛行的是毛诗,原来有的齐鲁韩三家已经都失传了。

而按照毛诗的注解,这首诗《小雅·四月》,是大夫讽刺周幽王在位时贪婪残暴,致使国家动荡不安,祸乱四起。

所以总的来说这是一首政治讽喻诗。

尤其是杨秋刚刚念的那一句“山有嘉卉,侯栗侯梅……”

按照字面意思理解,山上有美好的花草树木,有栗树也有梅树,如今这些树木却被摧残伤害,也不知道是谁的罪过?

所以荀攸也清楚杨秋问的肯定不是字面意思,因为在这个时候,众人都喜欢玩微言大义那一套。

但关键是,如果他们两个都是名士,讨论一下这首诗的深意,其实是很正常的事情。

因为当下儒士之间,本来就热衷于为这些事情进行探讨。

可是一旦是上位者开始询问,那么这个问题的隐含之意就大不相同了。

尤其是这首诗很明显是在讽刺君主的昏庸无能,导致国家祸乱不断。

这情形岂不是与汉廷当下的状况颇为相似,这万一跟着讨论下去,讨论到汉天子刘宏身上,岂不是引火烧身?

虽然当今天下很多人都觉得刘宏这个天子做得昏庸无能,暗地里也有不少人在咒骂他,但此刻面对敌国的这位君主,这个答案着实不好回答。

“君子作歌,维以告哀,天下动荡不安之时,我等臣子更应该誓死为君王效忠,扫除天下不平之事,让天下万民能够安居乐业。”

这段话瞬间堵死了杨秋下面想要开启的话题,果然是荀攸,直接一句誓死效忠的话语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春日饥,夏日苦,秋日凄,冬日烈,四季轮回有序,国家却总是从建立走向盛世再到灭亡,莫非这就是必然的规律吗?

臣子效忠,又是否能够改变这个既定的法则?”

“友若,你觉得呢?”

杨秋并没有为难荀攸,而是笑着对旁边的荀谌问了起来。

“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矣。

友若,公达是你的族人,我在此已经耽搁了许久,还有许多事务要回去处理,你们就在此继续享用美食吧,我有事儿就先走一步了。”

该见的人已经见到了,杨秋觉得也没有留下来的必要了。

因为已经把荀家的人拐过来了一个,荀氏绝对不会允许再有一个人被她强行拐走。

至于扣留,那有点得罪对方了。

毕竟荀谌留在这里,荀家就已经很给面子了。

所以杨秋只是简单聊聊天,并非想要将对方招揽过来,因为她深知这绝对没有可能。

但提前在心里埋下一颗种子也未尝不可,而且她也挺好奇荀攸本人究竟如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