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儒摇头,他只是慢慢喝着手中的那杯酒,心中感到一种苦涩。
明知道自己的前路是悬崖,但他只能继续走下去。
“难道如世祖当年天降陨石了?”李儒疑惑地问道。
贾诩笑着摇头。
“我可以确定,我们这位昭王打仗就算没有斥候,那也能随时找到敌人在哪里,粮草在哪里。
我甚至都不知道昭王是怎么发现敌人的,就好像她知道敌人在某个方向,只要带着大军前去征战就行。
虽然昭王说的是她耳朵异于常人,能够听到远处的声音,但我觉得……”
话说到这里,贾诩笑着喝了一杯酒。
“昭王必有异人之处,这样的能力,在战场上定会无往不胜。
我之前试探过曾经属于黄巾军的波才,听说那位大贤良师曾经能够预测未来,而我现在有种直觉。
昭王必定是天命之人,有些事情太难以解释了……”
第118章
中平六年,七月。
昭国赫然从壶关发兵,大军从太行陉直接往南而下,目标直指洛阳。
当然,洛阳周围有八大关,所以敌人虽然发兵南下了,但洛阳还不至于马上就会陷落。
只是昭国在汉灵帝刚刚去世且朝廷内乱的时候发兵,其意图不言而喻,对方就是要趁乱攻打洛阳。
这种内忧外患的时候,理论上大家应该团结一心,共御外敌,至少先得把敌人解决了才应该在内斗。
但这世界上,所有的教训道理都在书上面写着,却没有一个人会谨记历史教训来办事儿。
哪怕外敌强大,但内斗是绝对不可能停止的,反而还要赶紧斗出个结果,这样才能整合权力解决外敌。
至少宦官还有何进一系的人都是这么想的。
所以两者斗得越发厉害了,已经到了图穷匕首现的地步,而朱儁的大军已经快要接近洛阳,眼看着就要兵谏了,宦官哪里能够坐以待毙。
于是,这群人开始谋划除掉何进,只要何进死了,那他们宦官就赢了。
而此时的何进虽然因为宦官焦头烂额,但他也得到了一封邮雍州发过来的急信。
这是董卓对何进写了一封言之恳切的密信:
卓闻昭国来犯,京师现处倒悬之危。
每念先帝对臣之重用恩宠,臣时刻感怀,泪不能止……
今昭国虎视,且有宦者乱政,臣具一腔报国之心,唯愿天下太平,恳请大将军予臣机会,使臣得驱昭国铁骑,护我大汉天下之安危。
臣不胜感激涕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