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375章(2 / 2)

据说乡里之人都信服他的品德,但凡有冲突之事,皆会前来找他断一个是非曲直。

众人都觉得此人能够排忧解难,断定是非。

所以,王烈以德行威望闻名天下。

这样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那都是要被人礼遇的。

杨秋得知此人主动前来拜访之后,她赶紧表现出了一番谦和的态度。

毕竟,在东汉的风气里,名士社会地位极其高。

若有人做出不尊重名士的举动,其人必定会被天下人唾弃。

比如曹操,他曾杀了兖州名士边让妻子儿女一家人。

杀人或许一时爽,但后果却极为惨重。

没过多久,兖州一群士族联合起来迎接吕布入兖州,差点将曹操一锅端。

当时,兖州一大半士族都叛变了,曹操刚刚起家占据的根据地瞬间化为乌有。

若不是运气好还留下一两块地方,差点儿就要和刘备一样四处流浪了。

所以后来,曹操也不敢轻易杀名士了。

直到北方统一,大权在握之后,他才敢杀了孔融。

因此,面对这种名士,即便是军阀头子,那也是得罪不起。

毕竟,人家有能力号召天下读书人与你为敌。

而这位王烈,根据历史上的记载,此人的德行威望似乎并非虚假。

据说这人后来在辽东郡开办教育,传授先进农具,为辽东郡的发展做出了些许贡献。

由此看来,此人必定是一个务实之人。

能够将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分享出去,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只是,历史记载与本人实际上的人品是否相符,这还需要见面了才能知道。

毕竟,按照历史上的记载,王烈来到辽东郡乃是为了躲避中原的战乱。

如今的青州可谓是战乱不休。

除了因为董卓乱政,实际上残余的黄巾军和土匪也极为众多。

那些流窜的匪寇如同一群饿狼,四处劫掠,使得百姓们苦不堪言。

青州的大地,仿佛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中,人们惶惶不可终日。

所以有一批人毅然决然的逃亡到了辽东这边,王烈应该就是最近来到辽东郡的。

如果杨秋所料不差的话,以后还会有陆陆续续的人逃难过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