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下车的同学们说道,“欢迎一小的同学来校参观,我姓齐,大家可以叫我齐老师,今天就由我带领同学们参观,大家有什么问题尽管来问我哦。” 瞧瞧,这亲切的语气,这宾至如归的态度,不愧是能够兼任婚庆司仪的人。 林薇就听到后面有同学说道,“哇,这老师好温柔哦。” 可林薇看齐老师脸上的笑,怎么看都觉得像是大灰狼诱骗小红帽的笑。 在心里对她天真的同学默默说道,你们就好好珍惜这个温柔的齐老师吧。等你们真的考进来上学之后,就只能看到一个冷酷无情的齐老师了。 齐老师耐心地等学生们重新整好队后,才带着他们去参观校园。 附中并不大,教学楼里还有学生在上课,他们也就大致看了一圈,主要是在听齐老师忽悠。 不怪学校派他来接待参观的小学生,齐老师那张嘴是真的很能说,把肉眼可见有些老旧的校园硬生生地说出了几分光彩出来。 林薇要不是在附中上了三年学,真要信了他的鬼。 她觉得齐老师现在就跟推销员一样,在很努力地想将附中这个产品卖给他们。 取得的效果也不错,有不少同学就动心了。 附中的邀请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实验中学、九中、七中另外三所排名靠前的初中也派车来接了。 这几所学校一路参观下来,对学生最有吸引力的就是实验中学了,其他几所学校都是公立的,得到的拨款有限,教学楼又建得比较早。单论校园环境,远远比不上新建又财大气粗的实验中学,人家学校甚至有语音室,教室里还有空调。 只是有一点,实验中学是私立的,收费比起因为还处在义务教育阶段,其他的公立初中收的那点几乎可以忽略的学杂费来说,过于高昂。在实验中学读一学期的费用在公立都可以读三年了。 有的学生很善变,参观完一个学校就换了一个心仪的初中。 关键是他换不是他一个人的事,影响小学生选初中的一个很大因素,就是想跟好朋友上一所初中。 于是,这几天,林薇总能在班上听到这样的对话。 “我们不是说好一起去九中的吗?你为什么又变了。”这是来自发现好友善变的人的质问。 解释的理由各种各样,“我邻居家的姐姐就在九中,听说那里的老师特别凶。” “王智说要我跟一块报实验中学。” “我爸爸说附中离我家更近一些,如果去九中还要住宿。” 林薇听了半天,总算听到一个合理的理由了,这才对嘛。 别管学生们自己私下里讨论得多热闹,实际上最终决定权还不是掌握在家长手里。没道理高中生都争取不到的择校权小学生就能拥有了。 附中和七中到底占了交通上的便宜,一小的学生在家长的说服下,大都选择了这两所学校。 但是实验中学高举钞票,也抢了不少学生过去了,林薇班上的第二名曹文静就被说动了。 曹文静说,“实验中学的老师找我了,他说以我现在的成绩,第一学期可以免学费。进去之后,只要我能够一直保持是年级前五十,就给我免学费,如果我可以是年级前十的话,还给每个月补贴500元生活费。” “可是去实验中学你就要寄宿了。”叶希贝忍不住说道。 “挺好的,反正我还挺喜欢寄宿的。”曹文静笑着说道。 她现在已经能够和家里新成员相处得很好了,可这并不代表没有矛盾,尤其是她和继母生的弟弟越来越大后,家里就显得有些逼仄了,免不了有些碰撞。 所以她想着去实验中学也挺好的,至少有空间学习,而且只要她努力学习,还可以不用跟家里伸手要钱了。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林薇按住了还要说些什么的叶希贝。 叶希贝就有些泄气道,“那以后我们不是就不能一块上下学了。” 这话说得可真让人难过,林薇感觉曹文静眼眶马上都要红了,预想了一下即将到来的悲伤场面,一个激灵连忙说道,“有什么关系,她又不是搬家了,反正还住在那里,以后放假我们还是可以一块约着出来玩啊。” 又对曹文静说道,“放假了一定要来找我们玩啊。” “当然了。”曹文静用力地点头,郑重承诺道。 林薇知道,随着进入不同的学校,认识了新的人,小学同学实际上是很难保持联系的,但是不妨碍现在的承诺也是真心的。 被林薇一打岔,叶希贝的情绪缓解了过来,重新打起精神提议道,“我们今天放学后去照大头贴吧,李子怡她们叫我我都还没有答应,我想要跟你们先照。” 参观完初中、经历了选学校之后,大家对原来天天念叨的毕业突然有了真实感。 之前虽然也经常提起,但是现在才真正体会到了毕业两个字代表的意义,那代表着在一个教室度过了六年时光的同学要就此分开了。 可能是第一次感受到离别的气息,大家迫切地想要做些什么来驱散心里的感伤。 所以现在班上突然很流行玩得好的一块去照大头贴,互相赠送照片。 放学后,三人就去了学校附近的照相馆。 五块钱可以照九张,叶希贝一进去就给安排地妥妥当当的,“我们每个人可以选三张,刚好每个人都可以有一张单人的,然后一张双人的,再一张三人合照。” 林薇对她在这方面的反应表示佩服。 叶希贝和曹文静站在屏幕前兴致勃勃地挑选着自己喜欢的滤镜,才开始拍拍拍。拍完后还会仔细看是不是大家都好看,如果有人有异议还会叉掉重新拍,一直拍到大家都满意为止,拍完后还会精心挑选搭配的相框。 拿到最后的成品,林薇一看,这不就是美图秀秀嘛。这还更加方便,机器自带滤镜有磨皮效果,加上后期的花字和相框都直接一步到位了。 林薇看着照片上的心形相框以及旁边“我们会一直在一起”的花字,将分给她的大头贴赶紧收了起来。 除了拍大头贴,同学们对于离别还有一个仪式,就是互相写同学录了。 林薇现在下课时间都在写同学录,她从来没有觉得自己的人缘这么好过。班上同学给她写就算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外班的也跑过来找她写,有的同学她甚至只是面熟,连名字都套不上号。 林薇看着桌子上怎么写都不见少的同学录,欲哭无泪。 但是别的同学不这么想,他们把同学录作为衡量友谊的重要道具,甚至会偷偷比较谁收到的同学录多一些。像林薇这样能收到那么多外班的同学录,就很让人羡慕了。 至少叶希贝是这样的,她甚至还天天掰着手指算,还有谁买了同学录却没有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