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这事,感慨道,“这海星是个好样的,能吃苦。” 林薇正拎着帕子洗脸, 听了这话,感觉这脸都洗得不踏实了。 虽然外面的积雪还没有融化, 虽然水管还没有通, 但是开学的日子还是来了。 因为大雪, 年后的补课就被取消了, 所有学生都是正月十六这一天来校报道的。 许久没见, 大家都在热情地交流着假期新闻,尤其是今年的红包收成。 等要缴费的时候, 林薇在旁边帮着周老师登记, 大家交过来的钱很多都是新钱,估计是来自于过年红包了。 新学期一开始, 林薇有了一个新工作。 因为高二的同学这学期要面临会考, 再加上即将上高三了, 所以校园里的各项学生工作要交给已经初步适应高中生活的高一学生了。 什么学生会广播站都要重新选人,不知道怎么回事,一班同学对这些兴趣不大。 周老师在班上传递这些消息,“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好好准备一下,选拔都在这周六。” 大家就嗯了一声表示知道了,周老师看这种情况,给了林薇一个眼神。 林薇收到让她动员的信号,等周老师一走,就很直白地说道,“这些地方必须要有自己人,不然上头没人,我们的班分都没法看了。” 这些话,周老师碍着老师的尊严不好直说,林薇就没有这个顾虑了。 这么说了之后,有同学有意动,但也有人在下面嘟囔道,“你怎么不去?” “我已经报名广播站了。”林薇很平静地回答,她早知道自己逃不掉,先下手选了广播站,总比天天要开会的学生会好。 广播站选拔这天,林薇班就她跟谢依依两个人去了。 两人一到选拔的教室,谢依依就拉着她小声地说道,“人好多啊?” 不大的教室里面,已经坐了二十多个人了,就在她们坐下后,后面还有人源源不断地进来。 在等老师进来的时候,教室里的同学都在提着气练习,来参加选拔的人应该都是声音不错的。林薇坐在里面,感觉大家都是有备而来,有一种自己希望渺茫的感觉。 谢依依估计也有同感,担忧地说,“也不知道我们能不能选得上?” 愿不愿意报名是一回事,报名了没被选上总有些丢脸,这也是没什么人愿意来报名广播站的原因。不像是学生会,主要是看成绩,这一点,一班同学有自信。 “没事,你只要发挥出你平时读语文课文的实力来就没问题。”林薇安慰道,谢依依可能是因为学过唱歌的原因,林薇发现她说话时也会不自觉地寻找发音技巧,再加上本来嗓音条件就好,说话的声音也很好听。 真正该担心的是林薇,她的嗓音条件其实不算好,只是平时各种场合说话的机会多。自己也有意识地去养成正确的说话习惯,所以才给别人一种说话好听的感觉。 等教室里面差不多坐了五十来个学生的时候,两个老师带着两个明显是高年级的学生进来了。 老师一进来就安排道,“我们这次招两种语言的广播员,要竞争中文的坐前面三排,要竞争英文的先坐后面。” 一中的广播站除了中文栏目,为了给同学们培养英语兴趣,每周三还有一个英文栏目。 林薇打量着里面的竞争对手,明显女多男少,而广播站的各个栏目向来都是一男一女搭配的,一共才选五个女生,看来竞争压力还是挺大的。 但竟然来了,总不好空手回去,林薇盘算着自己的竞争力,果断跟谢依依说了一声,去了后排。 坐在后面听着前面竞选中文的同学的出色表现,林薇就更加佩服自己的当机立断。 有的同学估计是去上过主持人的兴趣班,这闭上眼睛,还以为自己在听电台节目呢。 等到了选英文广播员的时候,林薇听到前面一个同学自信地念着,“啷个啷个饿够.......”,就更加松了一口气。 大家的稿子都是一样的,等轮到林薇的时候,听前面同学念了好几遍稿子后,她都几乎能背下了。一拿到稿子,她又快速看了一遍,决定冒险一次,她把稿子放下,直接看着下面说道,“long long ago......” 林薇一遍念完,看老师脸色,觉得应该是十拿九稳了。 果然周一的时候,周老师传话过来,“你和谢依依都选上了。” “负责选拔的老师说你台风特别好,又是标准的美式发音,跟我好一顿夸你呢。” 周老师还有点得意,别的班去四五个人都没选上一个,自己班去两个两个都上了。 听说自己班出了两个广播员,同学们的第一反应就是,“以后是不是可以找你们免费点歌了?” 看吧,这就是同学们对广播站的认识,不过也有真理。 对于在校几乎没有什么文娱活动的高中生来说,广播站放的歌算是他们少有的几个接触流行的机会了,所以放什么歌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还有不说平时各种以歌传情的隐晦表白,就说去年的元旦晚会,他们班几个女生打算出一个唱歌节目。因为里面有几个寄宿生,学校又不让带手机,为了学歌,她们就轮流出钱点歌。 广播站点一首歌就是一元钱,她们就每天按三顿饭的点歌,最后为了学成那一首歌,一周的零花钱都用进去了。 要是当时在广播站有人就不用费这个事了。 谢依依被安排在周一,林薇当然就是唯一有英文栏目的周三了。 广播站的事情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比如周三这天,她要早晚要跑两次广播站。上午课间操的时候要去放运动员进行曲去引导同学们进场和退场,然后晚上的时候就是播节目。 跟她一起搭档的是文科班一个叫高晖的男生,周三一下第二节 课,林薇就兴匆匆地去了广播站。 刚到门口,就正好撞上高晖,两人打了个招呼,林薇就敲门进去了。 广播站很小,大概十来个平方的空间,靠窗的地方摆了两张桌子拼接成的一个小台子,上面放了一台电脑和一些播音器材。 已经有两个人在里面忙着了,他们是之前的广播广播员,叫黄一恒和李梦瑶,要带着林薇她们彻底熟悉工作之后才会进行交接。 坐在话筒前的李梦瑶没理他们,倒是拿着鼠标在摆弄电脑的黄一恒招呼她们过去,笑呵呵道,“你们就是新来的高一广播员吧,来过来,我教你们怎么放曲子。” 林薇就走过去看着,也没什么,电脑桌面放着运动员进行曲还有国歌几首出现频率比较高的。 等学生开始做操的时候,黄一恒趁空交待道,“下午的稿件要自己准备,我们英语栏目有个好处,不受限,你们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