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荒年囤粮记 > 分卷阅读5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55(1 / 1)

所以,听到王宝山开口,后面那户人家果真不再坚持。 木槿露出满意的笑容,人性便是如此,如果遇到困难,一个过得好的人过来劝说总不如过得同样差的人来劝说有效。因为两人面对着同样的困难,所以很容易产生共情。 队伍里凡是有牲畜的人家,家当和粮食都不算少,不然怎么有多余的草料和糠喂牲畜呢? 所以,一旦他们的牲畜被渴死,单个人很难像拉板车的人家那样轻松拉起家当往前走,这正是好多有牲口的人家着急忙慌想要寻找水源的原因。 不过一般来说,牲畜在不喝水的情况下撑个七八天不成问题,即使天天赶路,也至少可以撑五天左右的 所以,现在还不是该着急的时候,赶紧走出这个危险的地带要紧。 他们还得走上大几十里地才抵达武城县。 木槿手里头拄着家里出发前提前准备好的木棍,看着周围一片光秃秃的景色,咬牙向前继续行进。 现代马拉松虽然里程同样很长,但是持续时间只有几个小时,后面有足够的时间来恢复精力。但逃荒之旅同马拉松不同,它艰难且持久,少则几个月,多则一年半载,几乎所有的精力都要消耗在漫长的前行过程中,这种漫长的折磨极其考验人的耐力。 许多身子弱或者意志不够坚定的人,很容易倒在逃荒的旅途中,然后再没办法醒来。 走路的时候,木槿偶尔会闪过为什么会是自己这种念头,但是看着后面一边走路一边还要背负着沉重行李的人,木槿把剩下的不甘心通通咽下。 至少她还有牛车帮忙拉着两个孩子以及家当,运气尚且不算太差,木槿如此安慰自己。 —— 他们从下午一直赶路,赶到天色蒙蒙黑,虽然已经抵达武城县的地界儿,但是距离武城县的城门仍有一段距离。 按照王宝兴的意思,他们最好到县城那边再歇脚,毕竟县城有衙役还有官府的驻军,他们总不至于太过危险。 若是随便找一个村子或者在荒郊野岭里停下,不管遇到土匪还是野兽,都不是他们所能应付的来的。 大伙晓得王宝兴为他们好,虽然累得要死,却依旧乖乖跟着继续往前走。 王李氏和王宝山两个人都不再年轻,用这个时代的眼光看,他们已经是妥妥的老人,连续走路五六个小时,不光王李氏,就连王宝山都喘起粗气来。 木槿走在王李氏旁边,能够清晰感觉到她越来越重的喘息声,王李氏仿佛随时都要晕倒。 “爹,娘,你们上车歇一会儿吧,不然身体受不住。”木槿劝他们。 因为太过宝贝唯一可以拉车的牲畜,王宝山赶车时将缰绳握在手里,自己拉着牵牛的缰绳往前走着引路,他和王李氏都没有坐在车上。 木槿刚穿越时,王宝山还很健壮,可经历一年的缩衣紧食之后,他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瘦下来,王宝山个子只比崇文矮一点点,可看着也就一百来斤,而王李氏经过更不用多说,她也从一个略显富态的妇人变得只比木槿重上几斤而已。 说实话,只要不是整天都坐在车上,偶尔上去歇个脚的话,家里的牛还能够负担得住。 王李氏原本不肯,可光说话就十分困难,木槿把她硬赶着赶上车去。 王宝山却死活不肯。 农家把耕牛看得极其重要,许多人攒一辈子钱甚至都买不起一头牛,比如说木槿要喊七叔的王宝根,家境尚且殷实,攒了半辈子钱,王宝根人至中年才堪堪买了一头牛回家。 灾荒来临之前,王宝山虽然也重视家里头的耕牛,可因为家境殷实,并没有把它看做命一样重要,但是灾荒到来,尤其是逃荒之后,他对待家里头唯一的牛,只管比从前更重视。家里头那么多的家当,要没有牛的话,他们的逃荒之路恐怕要难上加难。 木槿现在说话都是大口喘气。 她撑着一口气坚持着,可到底没有多余的力气再说话,便先由着王宝山去。① 现在天已经黑下来,但前头王宝兴他们却没有停下来的意思,看这样子,他们恐怕还得继续往前走几个小时。 王李氏刚恢复一点力气就下车让王宝山上去。 她重新拿起手里头的木棍充作拐杖,因为歇息过的缘故,没有像之前那样喘粗气。 木槿估摸着她也就歇了半小时多一点而已,不过好歹可以缓口气。 见到王宝山始终不肯,木槿劝道:“爹,您若担心家里的牛,上去缓过气来便下车就是。咱们这才走了一个开头而已,您若一个劲硬撑着,万一倒下岂非得不偿失。” 有木槿在劝,加上王李氏在后头推搡王宝山一把,王宝山这才坐上去赶车。 木槿他们还好,后头那些挑担子和人力拉车的才最受罪,昨天赶完一天的路本来就累个半死,结果今天有过之而无不及,很多人都是硬撑着往前走。而那些本来就体弱的老人有好几个撑不住差点倒下来的,万般无奈之下,他们的儿孙要么背着他们一道走,要么把他们放在家里的板车上拉着往前走。老人趴在儿子背上,一个劲地抹眼泪,他们觉得这是自己不争气,但凡身子争点气,都不会连累到儿孙。 幸亏大多数人家都是两个儿子往上,不至于太过慌乱,只有一个独子家里又没有牲畜的人家才最没办法,给老人喝点水,略微停下一会儿歇息一下,待缓过劲来就继续追赶着大队伍行进。 说追赶其实不大恰当。 他们今天因为耗时长又疲惫的缘故,速度格外缓慢,歇息十来分钟,可能大部队才走了一二百米而已。 家家户户可能都有停下歇一会的情况,歇完又继续追赶大部队。 这似乎已经成为队伍中几百号人的默契。 “榆树,你把俺放下来……都怪俺不中用,光给你兄弟几个添乱……”榆树他娘说话时已经有哭腔。 她家就靠三个儿子轮流拉车,刚才她走不动以后,想的不是自己如何,而是有没有给几个儿子添乱。 这样的事,两天之内已经在好几个家庭上演过。 因为体力不如青壮年,许多老人唯恐自己给家里头添乱,即使累极都还会咬着牙跟儿孙一起前行,直到受不住晕倒。 木槿没有穿越前还不清楚怎么四十来岁就被当老人了,来到这里才知道,因为长期处于风吹日晒之中,加上还有繁重的体力劳动、营养不足等原因,这里的人普遍非常显老,四十多岁看着比现代许多五十多的人还要沧桑。 木槿没有接触过达官显贵,不知道他们的情况怎么样,但就她观察周围情况来看,四十多已经步入老年,而活到六十岁的人无一不是白发苍苍,在周围人里算得上高寿。 正因为如此,村里许多老人宁可空守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