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手中的活计却随之增加,当家的干活如此辛苦,她看在眼里,既然手中有银子,赶快补补要紧。 与性命比起来,银子似乎没有那么重要了。 在婆娘的坚持之下,有粮不得不妥协。 “又不是天天吃,等买完这回,还不晓得何时能再碰见肉。” 有粮媳妇说完当初两口子之间的争执,又将肉清洗出来。 厨房里外挤了十几个妇人,大伙发愁不知道该怎么烧菜。 如果放在平时,亲戚有个喜事也会吃席,席上有四个菜就十分了不起。 四个菜有讲究,其中有个肉菜,不是整盘都装肉而是菜里放着几块肉,在穷苦的乡下人看来很是体面。 另外两道菜则属于炒菜,里面没有肉,然而放的油盐不少,同样算油水多的好菜。 最后一盘则装馒头窝头。 假如主人家富裕,放白面馒头,如果不够富裕就放杂面馒头或者窝头。 出去吃上一回席,吃的比自家过年更好,大人或许需要出几文、几十文的礼金,孩子们却不知道家中大人的担忧,每每听到吃席二字,孩子的眼睛里就会燃起天真的渴望。 瞧,眼下外头就围了不少孩子。 有王家村的孩子,也有织女镇里的。 孩子们没有成年人那么多弯弯绕绕,他们年纪相近,又对外界充满好奇心,很快便熟络起来。 木槿没有时间关注外面嬉闹的孩子,她正发愁该怎么做菜。 面前的肉食看着有很多,架不住过来吃席的人也多,又没有足够的菜,很容易让对方吃不尽兴。 “不行就用猪下水和猪血豆腐分别炒盘菜,然后将肉一气儿炖上几锅,就和我们当初在山洞一样,人人都能喝几碗。” 以前用菜充门面,如今连野菜都不好找,只能用炒下水、炒猪血豆腐加上肉汤、杂面馒头凑上四个菜。 当初分肉的时候,大家明明对猪血豆腐很渴望,却没有人拿,就是有用它招待客人的意思在。 毕竟猪血豆腐的量大,端出去满满一大盘瞧着不会太寒酸。 栓柱媳妇最先应和,她之前就想说熬汤来着,不过她人内秀不好意思开口,见木槿提起,才多了几分把握。 另外几个妇人觉得没什么更好的法子,便定下木槿的方法。 烧火的的烧火,炒菜的炒菜,并不宽敞的灶房里格外热闹。 木槿和栓柱媳妇等人仔细地将骨头上的肉剃下来。 大骨头剔下肉炖汤,小点的骨头比如排骨,直接切成块放进铁锅里炖。 后厨里很快传出香味,孩子们站在厨房门口吸吮手指,显然被勾出了馋虫。 木槿和在厨房里的二伯娘商量:“二伯娘,等将饭菜做好,我们要不也给孩子每人来碗肉汤喝?” 家家户户都有几个孩子,所以用放养模式对待孩子,父亲上桌的时候,他们是没有资格上去的。 木槿看着他们瘦弱的模样,总觉得不大忍心。 王宝兴家里有好几个孙辈,此刻就在厨房外和小伙伴玩耍,二伯娘想到从前衣食无忧的孙子们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正经吃过肉,便同意下木槿的说法。 她们做饭的功夫,织女镇的乡民们三三两两过来了。 有的人走在半路闻见诱人的肉香味,不停催促同伴们快点走。 里长没有空手来,他拎着一坛酒,这是前两年没乱起来时买的,尚未用掉。 富裕的乔掌柜带了匹布料。 乔掌柜大字不识一个,对读书人最为尊崇,他早就产生了和王宝兴结交的心思。 其余的乡民也没有空手—— 他们抬桌子、搬凳子好不热闹。 别说桌椅,车队里连门窗都没有装全,王宝兴正发愁该怎么吃席,见乡民们主动搬来桌椅,心头的一件大事终于算解决了。 眼下想吃个饱饭不容易,听到东小庄请他们吃席,织女镇每家每户的男丁都过来了。 王宝兴请他们坐下,陪着吃席的还有王长寿王宝山这种辈分高的族人,崇远崇文等后生则在旁边端盘子伺候。 二伯娘等年长女眷本来候着织女镇的妇人过来吃席的,却没想到半天不见人影。 男人们几乎全过来了,瞧架势应当不会再有人过来,她索性又回到后厨忙活。 屋子里着实放不开二百号人,王宝兴就令人在院子里摆了二十来桌席面,崇文他们不时往后厨端菜。 先将炒猪血豆腐搬上来,里面放的油多,所以香气特别勾人。 后头的炒下水,亦令人心动不已。 至于肉汤,更甭提了,那香味不停往鼻子里头钻,光闻着就很是满足,等吃进肚子里还不晓得有多么美味呢。 桌上的碗筷是各家各户凑的,看着并不齐整,大小同样有差别。 如果一碗碗给人端上去,分到小碗的说不准会觉得主家怠慢,他们干脆将肉和汤一并盛到个很大的盆里,就摆在桌子上,吃完让站在旁边的崇远等人帮忙盛就成。 不过人们好面子,尤其年长的人,即使馋到口水都要流出来,仍旧矜持地不肯动筷子,王宝兴再三劝着才动筷。 饭桌上最容易增进感情。 刚开始矜持的人越到后面越开始大口吃肉大口喝汤,除了杂面馒头之外,桌子上摆放的全是肉食,他们第一回 遇见如此阔绰的,吃饱喝足之后话自然多了。 席上渐渐开始称兄道弟起来。 “起初还以为你们会过来抢我家田地和粮食,谁成想你们竟如此富裕,想必从前在故地也是财主老爷,实在失敬。” “是啊,往后有啥事就过来找我家,我五个兄弟呢,织女镇外头的人也要给我家些颜面。” …… 如同预想中一样,两边的距离被迅速拉近。 他们人生地不熟,且不提户籍徭役,连平日打水、浇地等事也需要织女镇乡民的提点。 每到农忙季节,大伙扎堆浇地,经常会发生抢水的事。 人们本来就喜欢欺负新来的外乡人,如果不和乡民们处好关系,光浇地这种事就足够他们忙活。 里正瞧见他们的诚意,知晓人家不会如同先前想象的那般做刺头,他道:“既然你们来到织女镇,也算咱们有缘分,往后就是自己人了,互相扶持要紧。” 王宝兴听出他说的不是场面话,忙道:“我们能分到织女镇与你们做邻居,属实是老天保佑,再没有什么不知足的。” 王宝兴知道,对方世世代代居住在一起,肯定不是自己这种初来的人所能比较的,不过眼下倒是个好势头。 至少乡民们接纳了自己,清除了往后可能遇见的阻碍。 每个席上只有一大盆肉汤肯定不够,木槿又将剩下的一半肉下锅。 不光王宝兴家里的锅,连前后邻居的锅也拿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