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62(1 / 1)

工程,比如长城、比如直达北方的车道。 现在是始皇二十九年,史书上截止嬴政崩逝前会没有大型战事发生吗? 不会。李斯被关禁闭前,本来已收到嬴政的命令打算出兵百越,但这次军事行动被临时暂停。 历史上的大秦,大型战事与大型工程必定接连不断,其背后与秦国的军功授爵制度有关。 那让秦朝不堪重负,全部依靠始皇帝的个人威望支撑着。帝崩,国亡的征兆就出现了。 李斯明白是基本国策出了问题。 嬴政选择以法家治理大秦,确实让秦朝走向巅峰。 但仅仅依靠法家,又没有足够长的时间去让六国真的归心,就会让秦 朝走向覆灭。 正因如此,新君上位但凡有脑子就会着手变法。变法就要杀鸡儆猴。 史书上,那时自己必不敢赌扶苏上位会怎么做,而自以为是地觉得胡亥上位于自己有利。 在大秦命运与个人荣辱之间,他自私地选择了后者,也就落得腰斩灭族的结局。 如今想要将功折罪,只有亲手改动秦法。 这一改彻底违背了自己坚持六十多年的理念,但他必须去做。这辈子,他得选择大秦的命运,而不是自己的私心。 “鄙人在家静思两个月有余,对部分秦律试做修改方案,恳请陛下一观。” 李斯没把书简随身带来,有几大箱太重了。东西却都预备好了,只要始皇帝愿意看一看,很快就能取来。 嬴政点头,“如卿所愿,将修改法条尽快送入宫。明日起,丞相就主力负责此事。 秦律之变务必多思多虑。六国民俗不与秦地同,既然修订法条,需将各地情况纳入其中。” “喏。” 李斯深深一拜,陛下是正式令他官复原职了。 明明松一口气,他却没多少喜悦。有些东西,失去了就再也寻不回。 嬴政凝视李斯。 三年前秦统一天下,众臣多称分封制,李斯坚定地支持郡县制。 眼下,同样是李斯能迅速做出最合自己心意的决断。 这厮聪明,也是太过聪明才会在历史上选择背叛信任他的秦始皇。 嬴政能对史书上大限将至的始皇帝感同身受。临终之际,他是信任李斯的。 始皇帝一生中信任的人能有几个,最终却遭遇了背叛。那次背叛的后果对李斯对大秦都极其惨烈。 眼前,此人尚未做那些事,但史实映射出一个人的本性难移。有的事就是回不去了。 嬴政不想多看李斯,言语倒是不见冷冽。“卿回吧。今日好好休息,明日起便要忙了。” 李斯有些不愿立刻告退。说来也怪,他向来不是重情重义之人,分明就以自身为重。事到临头不知怎么伤怀起来。 动了动嘴,终是没能多言地离开了咸阳宫。 回头看了一眼巍峨宫殿,史书上说它被项羽一把火烧了干净。那不远了,只剩十二年了。很多事多说无益,只能以实际行动去弥补。 殿内,嬴政没去想李斯,很快又传召了两个人。 借着此次水镜举办的上传认为最值得被保存的书籍活动,他摸查了一遍孩子们的读书倾向。不论呈上来的书卷是不是孩子们的真实喜好,但都是他们想要表现出的偏好。 其中,两人竟是敢交上《吕氏春秋》。 自从吕不韦被贬后饮鸩而死,那套由他主持编撰的书籍虽不至于成为禁///书,但无人再敢重提。 时隔十七年,嬴政再翻开了这套书。 联系历史上秦朝的走向,不得不承认吕不韦的主张在某些方面很正确。 嬴云旗与嬴乘雷接到传召很快来了,入内参见嬴政后,有些拘谨地跪坐在席垫上。 以往甚少与父皇谈话,一年到头与嬴政的见面次数用双手能数得过来。今日被叫来应该是要谈朝中无人再议的《吕氏春秋》,岂能不紧张。两人下意识地往对方那一侧偏了偏。 嬴政瞧着两个孩子在他面前的不自然状态,宛如在凛冬中抱团取暖的小动物,截然不同于胡亥表现出的天真直率。 对于十五岁的儿子乘雷与十四岁的女儿云旗,他以往给的关注不多,印象中就是两个安静的孩子。 两人生母身份不高,一个来自蜀地,另一个来自旧时赵国,几年前都已病逝。 如果没有水镜出现,恐怕终此一生,他也不会深入了解这对子女的想法。 人不可貌相。 谁能料到史上胡亥会丧心病狂地灭自家满门,而眼前拘谨的两个孩子,竟然最认可成为禁区的《吕氏春秋》。 “说说吧,你们为何都誊抄了《吕氏春秋》?商量好的?以何为选书标准?” 嬴政审视着两人,上交此书究竟是他们的本意,或是有谁在背后推波助澜。 曾经,吕不韦的门客络绎不绝,李斯也曾投其门下。 时隔十七年,难道还有人坚持旧谊且信奉其政治理念不变,又能对宫中产生影响吗? 嬴云旗与嬴乘雷对视一眼,鼓励着对方大胆地说。 赢乘雷:“回禀父皇,我们在选择誊抄什么内容时,确实进行了一番商议,一致认为该上呈《吕氏春秋》。” 嬴云旗:“这是深思熟虑的决定。父皇令儿臣选择自认最有价值的一些书,我们认为当推《吕氏春秋》。判断标准,正是如今的大秦需要它。” 话到此处,没有发现嬴政有任何不悦迹象,那就更敢讲了。 赢乘雷:“秦一统天下,然各地习俗旧律不同。以秦地标准要求其余地区,难免水土不服。 《吕氏春秋》并非一家之言,而融百家所长。恰似秦朝如今的情况,管理天下需考量各地不同旧习。这是我们最初留意此书的原因。” 嬴云旗:“秦以法家治国,又行军功授爵制多年,但战争很难持续不断地打下去。如今天下一统,再寻可以征伐之地,就要去漠北、西域、百越等地。 打仗最基础的是需要粮草。粮食从播种到收割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不是今天种明天就能吃。 一旦远征攻伐,路途上的粮草损耗更多,种植速度能跟上吗?倘若直接修路,又会让众多人服徭役。 六国归于大秦的时日尚短,要他们缴纳大批粮草,又要他们不断服徭役,难免会生出怨怼而被有心人像是项氏反贼利用了。” 赢乘雷:“不能一直打仗,人们就不能走挣军功这条路过上更好的生活。大秦需另辟其他的通道让人们看到上升的可能性。将以往的战时体制,改为天下平定后的体系。 这些年,朝堂上重用法家,而儒家又未能融入大秦,不妨另辟蹊径。《吕氏春秋》成书多年,融百家之长,是现成的参考对象。” 两人说着渐渐褪去拘束,侃侃而谈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