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88(1 / 1)

命令二十三位给始皇帝打工的方士, 暂且听从徐福的调度。 口谕的措辞并不强硬, 话里话外似乎尽显始皇帝的仁慈。 大致内容,朕不再劳民伤财炼不死仙药,但也不忍你们这群方士失业后去采石场做苦力。 朕从善如流, 接纳了徐福提议,换个方士的使用方法。 尔等不再炼仙丹,改为炼出大众食品, 造福天下。这对诸位而言必是轻松许多,你们连不死药也能有各种思路, 区区日常食品必是不在话下。 本次先炼出「豆腐」, 由徐福自荐带队。四天之内,务必拿出看得到的成果。 愿诸位齐心协力, 功成之后, 必有赏赐, 名垂青史亦不是问题。 随着圣谕发出, 徐福感觉到芒刺在背。 仿佛这等坑人提议是他妖言惑上,撺掇始皇帝做的决定。 方士们一致向徐福投去想群殴他的眼神, 所有人都不认为不研究仙丹而换个研究方向有多值得庆祝。 尤其圣谕里那句“去采石场做苦力”, 这才不是担忧他们失业后的惨状, 而是威胁他们撂挑子不干的话就要被惩罚。是吧?这一定是威胁吧! 冤! 徐福心底狂喊, 但不敢也不想表现出来被嬴政坑了的事实。 自己被始皇帝扣在咸阳还债, 研发各种新品已成为定局。 此种情况下, 必是要争取一个最有利的身份地位。难道他会傻傻地放着管人的官员不做,而自愿听命于其他方士? 名与利,他终究是逃不出这些诱惑。 第一关就是攻破「豆腐」难题。 竹片记录,“豆腐以豆浆制成。色白如玉,凝如羊脂,入口易嚼”。 豆浆是液体,豆腐不似坚硬固体,而是软乎乎的凝胶物体? 徐福按照自己的理解,解读着竹片对于豆腐的描述。其上,只字不提豆腐具体制作方式,他只能死马当活马医般去炼制。 炼丹一道却是有基本法的。 对不同矿石,区别其阴阳属性。 比如黄金是太阳之气所化的日之精;丹砂有着离火之气而色泽鲜红,因为它多生于南方。 再看属于阴的硝石,多在湖水边或阴暗的角落被发掘出来,所以常规认知它积藏于凝霜之地。 水银,从丹砂中炼化而出,呈现银白液态。其属性是阳生阴气,是以能保证尸体不腐烂。 从这些列举例子可见,当计划炼制某种丹药,根据构想中丹药的阴阳属性不同,而投入不同阴阳比例的原材料。 方士们将炼丹法化用到豆腐制作上。目标产物“豆腐”,它是哪种属性呢? 一群人对此看法不同。 大豆偏阳,但食材通过不同的烹饪方式可以改变其固有属性。 恰如丹砂属阳,以火萃取出水银反而归阴。 将液体豆浆变成凝脂状的豆腐,这种变化过程是由阴转阳,还是由阳化阴? 包括徐福在内,二十四位方士都没把时间浪费在理论争辩上。 并非不想辩个究竟,是没有时间口头争吵。不足四天的任务期限,没功夫达成统一意见。 反正各有炼药室,豆浆与炼丹药材也是准备充足,那就各自实验,朝着自认为正确的方向炼豆腐。 各行其法之前,徐福幽幽地补充几句。 “诸位,容某提醒。豆腐将被端上日常餐桌,吾等必须亲自多次验证其口感。过于奇特的口味,必然是要不得的。” 方士们听了,都是面色一沉。 这话讲的不仅是豆腐口感好坏,更是在提醒他们炼制豆腐需注意的潜规则。 不是每一条豆腐炼制标准都会写在圣旨上。 徐福的脑子转得够快,读出了始皇帝的未尽之语。四天后交差,豆腐要满足几条标准。 往日炼丹,丹药求的是物以稀为贵,不可能像粟米那般天天吃。 豆腐却不同,制作它的最初目标就是让它能够隔三差五地出现在大众餐桌上。 由此有了没说的潜规则: 一、炼制豆腐要考虑到原材料不能昂贵;二、要注意炼制过程里的取材毒性剂量问题。 豆浆加了一种或几种材料变成豆腐,必是要无毒的才行。 谁试毒? 首当其冲就是豆腐制作者。 在场的方士们有一个算一个,都不可能逃出试毒名单。有别于丹药,试毒豆腐时很可能按照一日五顿喂食。 因此,炼制时不可一味求快,小心死在自己制造出来的吃食上。 众人心情沉重地进入炼药房,开始了通宵熬夜赶工模式。 咸阳宫内。 嬴政下发炼制豆腐任务,将注意力放到成立西域使团上。 西行使团主要肩负三个大任务: 探查地形地貌、各处风土民俗,采购当地农作物,以及与本地势力进行沟通交流。 遗憾是张骞生活在数十年之后,现在不可能寻得他去凿空西域,需另外组织人马出行。 西行队伍务必要坚定不移地心向大秦,更有百折不挠的坚定意志,且有难以活着回到咸阳的觉悟。 初步计划,先派出一百人,包括具备各项技能的外交使者、护卫与随行杂工等。 三个多月前,扶苏、蒙毅、李斯与赵高观被特别传召,观看了秦二世而亡的那集水镜故事。 赵高很快被处死。李斯在禁足两个月后,主动抓住了修改秦律的戴罪立功机会,官复原职。 嬴政又与蒙毅进行了一场恳谈。表达了对他足够多的信任,令其官拜上卿,继续处理政务文事。 对于蒙毅是否向兄长蒙恬透露水镜的存在,特许其“酌情考量”。该怎么说,透露多少内情,就看蒙毅的说话艺术了。 蒙恬与蒙毅兄弟,一武一文。 嬴政早就有计划,将历史脉络内幕少许透露于蒙氏兄弟知情。 有时候,只有成为了内幕知情人,才能生出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才会更加忠心耿耿,才能激发出更多工作潜力与动力。 这次西域使团的初选任务,连同各项选拔标准一并交给了蒙氏兄弟。 同时,命其多加留意应选者的情况。不适合去西域出使,不代表不能去其他地区。 不久的将来,不只派出一支考察队。除了西域,至少有一支队伍往百越方向去,深入崇山峻岭。 嬴政已经不再急迫用兵,计划派出先遣队摸查清楚百越之地的风土人情,谋定而后动。 人才! 大秦对人才的渴求,保持着持续性旺盛的状态。 偏偏组建考察团的求贤令不能过于露骨,需要打着文化沟通的旗号,或是名义上宣传搜集各类民间趣谈。 以免被考察的地方引起警觉,误认为大秦有攻伐他地的野心。尽管从某种意义上,这种认为非常正确。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