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父子俩都离开了。 桌上只有一盘没吃完的杏仁饼。 温叶叫云枝和桃枝进来,将信给云枝,吩咐她过后,问了桃枝一嘴,“午膳吃什么?” 桃枝笑着回道:“反正都是您爱吃的,红杏的厨艺,夫人还不放心?” 温叶心道,也是,随手拿起桌上摆着的杏仁饼吃了起来,味道不错,就是没她以往吃过的那般甜,想来是专门做给徐玉宣吃的,所以没放太多糖。 温叶吃了两块,等云枝送完信回来后道:“马上就过年了,有个事儿需要你去做。” 云枝道:“夫人请说。” 温叶喝了口茶水,解了渴意后道:“事情简单......” 拢共就两件小事,云枝一个人完全能应付。 温叶说完,将先前写完信后,又单独画好的一张图纸交给云枝,并道:“如果哪儿有疑问,再来问我。” 云枝谨慎收好,保证道:“奴婢知道了。” 吩咐完事情,温叶的视线再次回到桌上的杏仁饼,这才想起来追问一句:“郎君和小公子呢?” 桃枝回道:“夫人不是在给温夫人写回信嘛,郎君怕小公子打搅,便将小公子抱走了。” 温叶“哦”了一声,不甚在意。 然后就将一盘杏仁饼都吃完了。 少放些糖,味道居然更好。 * 秋叔午膳后就揣着信离开国公府,驾着马车去了温家。 沈氏收到下人通报的时候,正与两位儿媳在正堂说话,她没想到温叶回信会这般快,原以为要等两日呢。 看来她这个庶女和国公府的人关系处得不错。 也是,她那个性子,在哪都能过出一番天地。 沈氏让下人将秋叔带去倒座房,喝杯热茶暖和暖和,顺带将信拿过来。 小厮将信交给正院的小丫鬟,小丫鬟又把信递到银霜手中,最终由银霜拿来给沈氏。 沈氏接过信,一摸便知里头还有一封。 想也不用想,多出来的信是给常姨娘的。 两个儿媳不是多嘴的人,府上的事她们也大差不差都知晓了,因此沈氏当着她们的面就将信打开了。 柳氏的肚子如今已经大了,沈氏免了她每日的请安,但柳氏白日里偶尔还是会来正院陪沈氏说说话,反正两个院子离得不远,婢女们小心扶着,不碍事。 沈氏看完信后,眉头彻底舒展。 杨氏瞧婆婆沈氏神情轻松,便猜是伴读一事有了好的解决办法。 不过她很知趣,什么都没问。 只笑道:“一眨眼,四妹出嫁也有好几个月了,前两日澈哥儿还念叨着呢。” 杨氏倒没夸张,四姑子嫁人前,偶尔会往她院里送些小玩意,她两个儿子都挺喜欢的。 几个庶出姑姑里,除了大不了几岁的温然,也就记得温叶这一个。 沈氏看完后又将信装回去,等温父下职回来,还要拿给他看的。 “圣上为公主挑选伴读一事,我们家就不掺和了。”沈氏同两位儿媳道,“不过五姑娘既符合条件,参选是一定要去的。” 否则让圣上知晓了,还以为是温家不敬皇家呢。 旨意上说只在五品及以上官员家中选,不仅温家符合,杨氏和柳氏的娘家也在条件之内。 杨氏听明白了,脸上笑意不禁明显了些。 她娘家有个侄女,今年八岁,还算聪慧机灵,正好合适,如果没有小姑子这个竞争对手,又能多一分胜算了。 公主的伴读啊,有了这么一层身份,日后长大说亲,选择都能更上一层楼。 柳氏就没想这么多了,她几位兄长都没有女儿,所以就算是有这方面的念想,也没有条件。 她现在一门心思都在肚子里的这个孩子上。 也不知是男是女。 一举得男当然好,不过柳氏心底还是挺期望是个女儿的,物以稀为贵,温家下一辈还没有女孩,她头胎若能生一个,婆婆应该会喜欢。 柳氏嫁进来这么久,也终于知道为什么母亲会选中温家了,除了与婆婆的手帕交这层关系外,至少在温家,她不用担心生女儿会受到冷落。 给常姨娘的信,沈氏让银霜亲自去送。 温叶嫁人后,常姨娘身边只剩下小女儿,日子还是要过的,只是没了温叶,少不得多了几分寂寥。 温然争气,每日都很用功读书,风雪也不间断,常姨娘欣慰的同时,经常会想起已经嫁入国公府的大女儿。 不过府中学堂已经放了年假,在正月十五之前,温然都不用去了。 她现在每日按照放假前就制定好的计划,每日按时完成课业后剩下的时间都用来陪伴常姨娘。 银霜过来送信,金桔一听是四姑娘的信,立即领着银霜进屋,同常姨娘和温然道:“姨娘、五姑娘,四姑奶奶来信了。” 屋内,温然在练大字,常姨娘坐在一侧,绣些小物件打磨时间。 听到金桔激动的话音,常姨娘迅速放下绣品,快步走过去,看向她身旁的银霜,同样有些激动问道:“银霜姑娘,可是真的?” 银霜将信奉上道:“回姨娘,这是夫人命奴婢送来溪翠院,的确是四姑奶奶的信。” 常姨娘高兴接过,道:“真是麻烦银霜姑娘了。” 银霜没说什么,送完信,便告辞了。 常姨娘拿着信回来准备与温然一起看。 信挺长的,温叶没写那些冠冕堂皇的话,就像是聊家常一样,写了她这段日子都做了什么事。 温叶想,常姨娘和温然应该挺喜欢她絮叨这些的。 常姨娘的确欢喜,即使没法回信,但从女儿的信中,看出她看过得好便已经很满足了。 温然也高兴,看完四姐的信,她感觉读书都更有劲头了。 不过心性再早熟,也还是个六七岁的孩子,温叶着重在信上描绘了那两日在庄子上的生活。 铁锅炖大鹅引起了温然的注意,提起这道菜,她一双杏眼都透着亮。 常姨娘摸了摸小女儿的头,笑着道:“你姐姐在信最后附了做法,明儿我就让小厨房给你做。” 府中的大厨房是不会供应这种吃食的,好在溪翠院有小厨房,想吃什么,自己掏银子去买,不费事。 得了准信,温然开心笑了,然后道:“姨娘,我继续练字去了。” 她要好好读书,争取从父亲那多得一些奖赏,然后全部攒下来。 四姐花钱大手大脚,她得多帮着存一些。 常姨娘看完信,也有精神了,重新拿起绣件,继续。 她别的本事没有,绣工活还是不错的。 * 国公府,西院。 温叶午觉睡得有些久,醒来后都快申时了。 想到很久没打牌了,温叶让桃枝将牌找出来,云枝替她办事去了,差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