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拿到了。 剩下的一些,也都不会是什么大报社。 全都是一些小的。 朱灿荣终于磨到了一家报社来。 那报社记者,看着很是年轻,一问才知道是刚毕业的高中生。 报社很小,好的产品选不到,差的产品看不上,加上他有没有什么经验,本来就是来这里见见世面的,被朱灿荣磨了几次。 终于被磨动了。 小吴很年轻,推了推眼镜,“你比我强多了,我要是像你这么坚韧的磨,茅台厂说不准都能给我磨下来。” 要真是如此。 那他就能一炮而红了! 朱灿荣碰了无数的壁,只有小吴愿意给他们酒水厂写报道,他还是很感激的,“这件事情多谢你了,能为我们厂子写稿子。” 小吴摇头,“我写了,也不一定能刊登到很好的位置,估计只会在犄角旮旯上,寥寥几字。” 他很清楚这种情况。 只是自己也没什么能宣传的,不如卖个人情给朱灿荣。 朱灿荣觉得蚊子再小,那也是肉。 不管如何,这就是进步啊! 等宋知婉回来的时候,小吴正好做完笔记,正龇牙咧嘴的想该怎么缩到五十字以内。 再大一点的版块,小五知道,依照自己这个新人的能力,是压根不可能了。 宋知婉见朱灿荣拉到了报社,为他竖大拇指,“朱同志,干的不错。” 朱灿荣被这么一夸,顿时觉得这几日的辛苦,都不算是什么了。 他更昂首挺胸了起来。 小吴拿着写好的稿子,回了自家报社,领导一看这个酒水厂,压根没什么名气,立马把小吴臭骂了一顿。 “这种没有意义的稿子,就不要写了,这可都是销量,评酒会那么多的酒水厂你都采访不到,你去采访一个地方性的小厂子,这不是浪费时间么。” 小吴也挺委屈,“这不是竞争太强烈了么,我看南城酒水厂的人很热情,也是真的真心实意,就想着采访一下,挪一挪把那个小版块给南城吧,这是我第一份稿子。” 领导有些无语,但他是小吴的亲戚,看他这样,也只能板着脸,勉为其难道:“下不为例。” 算了。 就当做慈善了。 领导把这一篇稿子加入了进去。 不过位置非常的差,不仔细看都看不到的那种。 评酒会关注的报社实在是太多了,不仅是酒水厂的竞争激烈,报社的竞争也很激烈,大家都铆足了劲在结束前的一日,把报纸发表出来。 这是把大家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再等最后一日,评酒会的评酒结果出来后,得到消息的报社,会立马再出第二份。 小吴这边刚排好版,还没等印出来。 《人民日报》就领头出了最新一期。 第64章 三更合一 领导匆匆跑去找了小吴。 小吴正打算印报纸, 领导就大叫了一声,“先别印,你把样报给我。” 听到这话, 小吴还挺纳闷的,难不成是自己采访的那篇,连犄角旮旯也不能给了么,要真是如此, 小吴觉得自己都不好意思去评酒会了,要不然面对朱灿荣,那得多尴尬啊。 小吴小心翼翼道:“不是说好了就这样么,是有什么变故?” “先前你采访的那个厂子,咱们得变动一下。”领导这么说。 果然是南城酒水厂。 小吴咯噔了一下,完蛋了, 他保不住自己第一份稿子了。 虽然心里有万般的不情愿, 但到了这个时候,小吴也就是个打工仔,哪能拗得过领导啊, 他这不是以卵击石么。 小吴只好把样报给了领导, 心里对朱灿荣默念对不起。 他已经尽力了! 等待审判的过程很煎熬。 接过报纸的领导, 却是用笔在其中一个版块一画,神色隐约竟然还有几分兴奋, “你这篇稿子重新写一下, 越详细越好,再把这个版块的位置挪出来,咱们这回就重点报道你采访的这个产品。” 小吴:“?” 怎么跟自己想象中的不一样。 今天大礼堂很多酒厂的人都买了报纸, 大多都是买的给自己报道的报社报纸, 想要看看采访结果如何。 看着或多或少喜气的人脸, 徐厂长就显得格外的落寞了。 他甚至都没有打算买报纸。 最重要的是,买什么报纸呢,又没有人采访他们。 哦,还是有的。 那个小报社。 也不知道印出来没。 徐厂长认为自己还是得打起精神,不能被这么点事情就打倒了,他朝着朱灿荣道:“你去报刊看看,给咱们采访的那家报社出报纸了么。” 虽然是小报社,但也比第一届的时候好,当时可是连小报社都没有来采访过的,怎么着也算是进步了。 朱灿荣欲言又止。 主要还是看出了徐厂长并不太高兴。 宋知婉朝他摇了摇头,“你去吧。” 总比什么都不做的好,宋知婉并不像徐厂长这么快给这个产品定生死,该做的该说的,都已经去努力过了,接下来就等结果好了。 宋知婉曾经认为自己是拥有了上帝视角的人,可重生又怎么会只是把上辈子的难题给解决那么简单呢,在新的人生里,会遇到新的难题,她没有那么大的能力,去做到方方面面,开启全爽的模式。 重生的意义从来不止是如此。 它只能做到遇到上辈子已知结果时的避险,而做不到遇到新难题时,还能够存有已知状态。 如今的她,在走一条和上辈子完全不一样的路,每一件事情都是从未有过的新奇体验,她现在觉得,重生的意义是在于,她做好了全身心的准备,去热烈的热爱这个世界。 至于结果如何,重要也不是那么重要。 走出这一步是最重要的。 朱灿荣回来的时候,很是惊喜的冲了过来,拿着小报社的报纸,朝着徐厂长激动道。 “我没想到小吴给我们的位置竟然这么好,而且还占了很大的篇幅!” 徐厂长愣了一下,连忙拿过了那份报纸,等看清楚上面的报道后,也露出了喜悦的表情,“还真是!” 虽然是小报社,但是人家给了最好的位置,这哪有什么不足够满足的。 徐厂长觉得也不算枉费此行了。 宋知婉看了一眼,小声和朱灿荣道:“记你一功。” 朱灿荣笑得更灿烂了。 他觉得自己能做到这个地步,全都是靠着宋知婉的指引,他现在有一种融入了酒水厂一份子的感觉,以前在酒水厂待着,他并没有这样的感觉,反而有些飘着。 对酒水厂的任何事情,朱灿荣都不会太过于关心,更多的只是想着怎么做好分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