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574(1 / 1)

她怎么样了,我都好久没跟她通信了。” 宋明珠开始难过了起来。 她就这么一个闺女。 是爱情的结晶。 现在却再过苦日子。 薛云云看她又开始了,依旧默不作声。 自己的父母,她没什么感情,反正生下来之后,听宋明珠说的,自己母亲也没管过自己,甚至连口奶都没喂给她。 大概薛云云天生凉薄吧。 对于没有感情的父母,她真的无法和宋明珠共情。 不过薛云云对宋明珠是有感情的,自己能存活在这个世界上,到底是外婆从没有放弃过自己。 人要有对的是非观念,这个薛云云已经形成,但也要有感恩的情感。 这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厂长的竞选正式开始了。 罗冕以为自己这一次竞选,自己是稳操胜券了,可他在演讲完下来之后,看到女工们的漠然时,心里突然没了底,他满怀期待在周美喜的身上。 等着她演讲的时候掉链子,这样一来,竞选者就只有自己了。 可结果让罗冕失望了。 周美喜不像曾经那个唯唯诺诺的妇女,她站上演讲台的那一刻,看着台下的一张张脸,她没有自己想象中的紧张,甚至有了一种不一样的感受。 她们都在等着自己,等她说话。 仿佛在等着人来正确的带领她们,走向更为光明的未来。 农场里。 宋知婉催促着周时誉赶紧上车,“快点,再晚点,竞选都要结束了。” 为了给周美喜打气,宋知婉特意把工作都给提前完成了,带上了一家人,就要去看周美喜。 这是她新的道路。 或许艰难,但绝对充实有意义。 周时誉上了皮卡,扬长而去。 等他们一家人都到的时候,周美喜刚站上演讲台。 宋知婉都紧张了起来。 她偷偷的看了一眼周时誉,看着面无表情,但其实手已经握紧了拳头。 周美喜看到了姗姗来迟的宋知婉夫妻,突然就笑了,她深吸一口气,朝着台下道。 “与其说一些冠冕堂皇的话,不如说一说我的心里话吧。” 她开始说了! 宋知婉的眼眸是亮晶晶的,没人比宋知婉更懂得周美喜有多勇敢和努力,跟着台下几百号人说自己的想法。 她做到了。 这已经很棒了! 周美喜的演讲是很动听的,她从女性思维出发,从这个厂子的建设意义讲到了光明的未来。 她仿佛被插上翅膀的鸟,正在天空肆意翱翔。 台下的人静悄悄的,大家都很认真的听着。 讲到尾声的时候。 罗冕知道,自己这一回估计是竞选不上了。 结果毋庸置疑,周美喜全票通过了。 她正式成为了竹编厂的负责人了! 周美喜下了台,才发现自己的心跳加快,跳的都跟不是自己的似的。 而宋知婉也没说什么,只是笑眯眯道:“走吧,咱们吃饭去吧,庆祝一下,我们家又出了一个领导了。” 周美喜不好意思了。 她看了一眼不远处失意的罗冕,有些于心不忍,“那罗同志呢?” “你要是觉得他有用,就把他留在厂子里,要是觉得不行,就自己组建领导班子,这些你在酒水厂都熟悉过了流程,我想应该不需要我帮忙了吧。”宋知婉回道。 “当然,对于竞争者,你是绝对不能心软的,因为职位这种事情,本身就是谁优秀谁上,你能戳中女工们的心,那你当这个厂长,也是应该,不过大姐,你也别太松懈,这才是第一步,真的干不好,你的厂长上面是会撤掉的。” 国家的厂子,谁厉害谁上呗。 周美喜要把竹编开大,那就得靠她自己了。 听到这话,周美喜像是懂了什么,她用力的点头,“我知道了,权力越大责任越大,我刚刚说的,要让大家都能够在家里有话语权,这不是说说的,甚至我还要让竹编厂的利润,远超于其他大厂!” 宋知婉竖了个大拇指,“我相信你。” 这事情算是告一段落了。 罗冕这人虽然有那么点小心眼,但也不是会干什么坏事的人,其实是可以留下来的,不过这个话宋知婉不会说,用人这种方面,还得周美喜自己处理。 要不然什么都让她来出谋划策的话,周美喜永远不会成长。 无论是王英还是谁,宋知婉都只会帮忙前面的路,后面还得她们自身能力足。 大家开始忙忙碌碌了起来。 年底前要交货。 周美喜从酒水厂到了竹编厂之后,就比之前更忙了。 毕竟新厂子,什么都是不完善的,她算是忙的焦头烂额,好在的是,家里孩子都大了,她可以正式给自己找点事情干了。 至于罗冕,周美喜把他留在了厂子当副厂长,领导班子算是勉勉强强的成立了。 七四年来了。 交完这一批货之后,周美喜开始了新的学习。 她去学英语了。 这还真是挺稀罕的事情。 周美喜算是未雨绸缪,往后万一要用上呢。 总不能一直靠翻译吧。 而这一点,罗冕就没有这样的觉悟,他还觉得英语有什么用,所以在学习的时候,罗冕是没有参与的。 南城的经济开发,算是走在了前线。 前有工业化机械,后有手工艺术品,而国家为了抓典范,便开始大力宣传了南城,这个口子一旦开,对于南城是好也是坏。 一部分人是支持的,而另一部分人,却是认为南城是在崇洋媚外。 好在这一部分的压力,都被王英给顶住了。 过完年之后。 宋知婉就得了个消息,说是有M国贵宾要前来南城做客。 第143章 三更合一 宋知婉给周时誉倒了杯水, 还不清楚来的是谁。 她多少有点担心,“你说这帮人是来干什么的,好端端的跑咱们这, 要参加广交会,也得再过几个月吧。” “不管是干什么的,咱们都得招待好。”周时誉接过水杯喝了一口,淡淡道。 在南城也待了许久了。 现在西郊农场上了正轨, 大家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隔壁江城一团乌烟瘴气,反观南城的经济却是蒸蒸日上,别的城市不敢搞经济,就怕被逮到了个罪名就往头上按。 可南城不怕。 因为南城有人罩着。 这也让南城的日子没那么的煎熬,大家的生活条件有目共睹。 在其他城市还在为没有粮食困扰的时候,南城已经在为国家交粮了, 是在南城百姓都吃饱的情况下, 还能够多出一部分的粮食,往上面交。 这一点,西郊农场的贡献很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