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体寒吗?你的手很冷啊,夏天这么热,体寒的人才会手冷。” 方静轩顿时醍醐灌顶,恍然大悟。 原来季闻不是没有察觉到他的触碰。 却只是认为他体寒。 作者有话要说: 方静轩:……行叭:) ps.我不体寒 第12章 小可爱捧场 第二天,方静轩先隔窗确认:“今天你爸妈在家吗?” 季闻:“今天我妈休息,我爸要上班。” 方静轩:“行,那和你妈说一声,我中午过去吃饭。” 季闻带着满头问号,替理直气壮的邻居给他妈传话。周听玉还关怀道:“小方每天也都待在家里吧,他想吃饭随时都能来的,你跟他说一下,不要不好意思。” 方静轩好几天没来蹭饭,反倒让周听玉对他更亲近了,更觉这孩子是个懂礼貌知分寸的人。 方静轩如约上门,礼貌微笑:“周姨好。” 周听玉热情招呼他坐下。 方静轩先慢条斯理地吃饭,饭后的闲暇时间才引入正题,说道:“我听小闻说他准备复读,但暑假的时候没人能教他,我看他每天都在自学。” 周听玉也不藏着掖着,叹了口气:“唉……小闻基础不好,请家教补习效果可能不太好,所以我想让他先自己学,把书好好看一遍,等开学再去学校系统地复习。” 季闻的家庭条件,从这六十多平的小房子就能看出大概了。方静轩猜测周听玉大概是舍不得钱,季闻这样的基础请家教也浪费,说不定还会把家教气跑。 方静轩摸准周听玉的心思,开口便是让她难以拒绝的提议:“周姨,我正在清大读书,现在放暑假没什么事,我可以试着教教小闻。” 方静轩不等周听玉开口,先把有关钱的话题堵死:“如果可以的话,我白天给小闻补习,晚上在你们家吃个饭再走。我不会做饭,也不想天天吃外卖,要是光在你们家吃饭,我也过意不去。” 所以,补习和蹭饭,等价交换。 周听玉张了张嘴,怎么都说不出拒绝的话。现在家教补习一个小时得一两百块起步,一整天的补习换一顿饭,怎么想都是自家赚了。尽管不想占人便宜,她也希望能有人能教教儿子,便说: “那,那就试试吧?你有什么想吃的,都可以提前和我说。中午我不一定能赶回来做饭,如果你不介意的话,我晚上多做一点,你们两个第二天中午吃,或者去小闻他奶奶家吃。” 方静轩言简意赅道:“可以,不用麻烦奶奶了,我不挑。” 季闻则意识到一个问题,他妈居然没有要求确认方静轩的身份。 还好有他把关,知道方静轩不是骗子,不然他们家哪天被骗了个底朝天都不知道。 吃完午饭,方静轩顺势留下来讲题。 季闻昨天就把桌子收拾干净了,现在再加上一把椅子,两人一起在桌前坐下。 季闻想着方静轩是个左撇子,特意坐到右边,这样比较方便看他在纸上写写画画。 方静轩却抬起离季闻更近的右手,立刻进入状态,开始在一道几何题上画辅助线。 季闻为了看清一些,上身前倾,突然闻到一股淡淡的,杂糅着阳光味道的洗衣粉气息,没有任何额外的香水味。 味道应该来自十几厘米之外的方静轩的衬衫袖管。大夏天的还穿长袖,也不嫌热。他走了几秒神,接着听讲。 方静轩停笔,收手时正好蹭过右手边靠得极近的、季闻凑过来的下颌。 季闻后知后觉意识到了些不对。 “……你怎么又用右手了?” 方静轩面不改色:“我两只手都能用。” “那你更习惯用哪只手?如果你要用右手,我就坐到你左边去,不然总是会撞到碰到。” 方静轩当即把笔换到离季闻更远的左手上,说:“那我用左手。” 季闻看他一眼,总感觉奇奇怪怪的。不过换了手之后,他的视线就不会受到方静轩的手臂阻挡了,也不会被他的手擦到或者手肘撞到。 没了手臂的阻碍,季闻反而闻到了更浓烈的阳光味道,似乎来自方静轩微微起伏的前襟。 很干净的白衬衫,今天的扣子也扣好了。 虽然是长袖,却是夏天的厚度。衣料很薄,好像还有几分透,但胸口两边各有一个口袋,不会让不该透的东西透出来。 “听懂了吗?”方静轩的声音突然飘过来。 季闻心虚地:“嗯……” 其实他一般不会这样仔仔细细地观察别人,主要是,一听到讲题讲课的声音,他就会不由自主地走神,出走的注意力则会汇聚到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上。 比如他每一支笔上的小标签,都被他反反复复阅读过无数次,使用说明倒背如流。 此时,正好旁边有更具有吸引力的事物,他就顺势观察了一遍,没在方静轩的白衬衫上找到一块污渍或者一根小线头。 一对一教学,方静轩当然能发现季闻的走神,他的耐心已经差不多耗尽了。心想认真给季闻辅导学习真的没必要也很无效,还不如直接动手动脚,他的目的本来就是后者。 季闻确实没听进去几个字,但能看着方静轩写下的解题过程亡羊补牢。他低下头,从头开始提问,先伸手指住一条辅助线:“这条辅助线为什么画在这里?” 方静轩堂而皇之地摆烂:“因为不画在这里就解不出来。” 季闻的成绩一言难尽,在学校却是非常讨老师喜欢的学生。如果问他“听懂了吗?”,他的回答大概率会是“没有听懂”,但在讲解过程中,他从来不会质疑老师的思路。不但双眼锃亮看起来特别专注,还会时不时点点头,特别捧场。 就算他是在神游天外,老师也气不起来。 得到了方静轩摆烂的回答,季闻凑合着接受,继续提问:“那为什么要用这个公式啊?” “这种类型的题就要用这个公式。”方静轩说。 季闻点点头:“嗯~我记住了。” 方静轩张了张嘴,忽觉如鲠在喉,感觉好像一套连环拳打在了棉花上,不但毫无成效,自己还陷了进去。 “你真的记住了吗?”他确认道。 “嗯,记住了。”季闻信誓旦旦,“如果遇到一模一样的题,我肯定能做出来,但问题是遇不到……” 方静轩懂了,季闻纯粹是在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学数学,而对深层次的逻辑和原理一知半解。尽管这些题都是换汤不换药,可对于季闻来说,每一道新的题目都是一碗陌生的汤,所以他的数学才烂。 这也是大班教学的问题所在。老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将每道题的深层逻辑都抽丝剥茧,也无暇关注每个学生是不是真正理解了,以至变成填鸭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