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加油好男人[快穿] > 分卷阅读19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99(1 / 1)

一锅变成两锅后,儿子的身体就不太好,施展完神仙手段后就只能在家歇息着,调理气息。 当时可把老两口吓了一大跳,甚至还想着不做肉汤的生意。 就这么一个宝贝儿子,不管他是不是神仙转世,在老两口心里都是最重要的,要是为了钱把儿子的福气耗没了,那他们这俩半只脚踏进棺材里的老东西要那么多银子又有什么用呢。 还是儿子再三保证,他施展完法术后只需要好好休息就对他的身体无碍,老两口这才放下心来,然后高高兴兴推着板车去卖肉汤。 所以只有一开始手忙脚乱的头几天有儿子陪着,后来这份买卖都是老两口在折腾。 期间有几个羞答答的小娘子询问原本的小摊主去哪儿了,差点没被突然间凶神恶煞的朱老屠吓哭。 老两口也觉得儿子不来摊子上帮忙是正确的,他那张脸实在是太招小姑娘稀罕,现在时间短没惹出大麻烦,要是哪天被土匪家的小姐看中了怎么办。 哎,生了一个神仙儿子要操心的事情就是多啊。 老两口心里又美又得意,可惜这么个大秘密没处显摆。 现在老两口已经完全上手了,再加上,肉铺里的亲家母也会搭把手,即便多了一锅汤,也完全吃得消。 俩人确实有点经商头脑在身上,居然还在摊子上开发了一些新产品。 由大伯娘王大妹亲手制作的酥饼。 大伯娘在制作面食上确实有点本事,之前宋德贵去蹭饭的时候夸她做的玉米饼子好吃绝对不是假话,宋辰也尝过大伯娘做的饼子,面和水的比例把握的很好,既不黏黏糊糊,也不是特别干,火候也得当,入口带着些许焦香。 做酥饼的油酥是宋辰提供的,大伯家没那么多油,有了充足的原材料,王大妹做出来的酥饼香酥可口,轻轻一碰就掉酥渣,煎之前拍上芝麻,奇香无比。 除了面粉的钱,田翠娘额外多给了大嫂二十文的辛苦费,这钱可比男人们卖体力好挣多了。 王大妹每天早上三点多起来做饼,等到宋德贵两口子五点多出发的时候,大概能做好百来张,装在竹篓里,用布盖上,保留一点热气。 但这种酥饼其实越凉越酥,只是大冬天的,总归吃点带温度的东西,更叫人舒服。 这样成年人巴掌大的饼子,两口子卖两文钱一张,和一个肉包子的价格差不多,但因为用了很多油酥,吃起来油汪汪的又香又脆,依旧有很多人买账。 热乎乎的肉汤配着香脆的酥饼,这样的组合,并不比热汤面来得差。 一些有钱的,胃口又好的,干脆一碗热汤面一张酥饼,在吃碗面后续汤,接着一口汤一口饼,或是将饼泡进汤里,虽然少了酥脆的口感,可吸满汤汁的饼子依旧香软可口,回味无穷。 靠着饼子,每次的净收入又多了大几十文。 看着一把把装进口袋里的铜板,老两口一点都不觉得累,相反还干劲十足。 明明干的活儿比以前多了,身体好像更好了。 现在想想,要是喂点野猫也算积德行善,老两口哪有阻止点道理呢。 好几次,都是苗翠娘亲手端着拌好的猫饭,从院子里出来喂猫,边上还摆了一个陶碗,里面装着冒着些许热气的水,也是用来喂猫的,只要水碗被冻住,苗翠娘看见了,都会拿进去换一碗温热的水出来。 这下子,村里人才真正确定这大丰村的祸头子真的变性了。 不仅拜托她妯娌收红薯粉条的时候没赖账,居然还纵容野猫占她的便宜。 越来越多的人偷偷摸摸观察着这一家子。 宋德贵和苗翠娘每天早起去镇上卖汤,收工回来,也是在院子里做明天卖汤的准备,宋德贵像是真的成熟了,总是在空闲时拉着侄子们谈心,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总是怂恿他大哥,让他大哥指挥着几个侄子给他当牛做马了。 苗翠娘也频繁出入名声特别好的白寡妇家,可能是在接受白寡妇的熏陶。 一直考不上童生的书塾大龄书童终于放弃了,现在他们家的小儿子被送去书塾念书,村里人鲜少看见宋辰,只知道他们家卖的汤,都是他“辛辛苦苦”熬出来的。 家里挣了银子,朱满珠都不回娘家打秋风了,当然,真实情况是天气太冷,她被冻住了。 就连宋家的那只橘霸王,也不再抢劫,而是跳上屋檐,居高临下看着院子外那群抢猫饭的野猫们。 …… 宋家连人带猫,是真的变了! 村里人艰难地消化着这个事实。 在接受了这一点后,他们开始好奇宋家靠这个肉汤生意到底挣了多少银子,这些日子,光是红薯粉条就囤了好几车,保守也有一千来斤了,这不得花个九、十两银子了。 肉汤的生意得有多好,才卖的光这么多粉条啊。 大伙儿没想过,宋家收这些粉条不单单是给自己攒着的,也不单单是给这门肉汤生意攒着的。 宋德贵和田翠娘也没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看着村里人热火朝天做红薯粉条,每天都有几十斤晾晒干的红薯粉条被送来,他们心里也有点慌了,担心卖不完。 就在这个时候,一些足够聪明的生意人找上门来了。 第74章 极品一家人(十五) 一更 这会儿出现在宋家的这几人显然都是有备而来的。 “小掌柜, 不知道您愿不愿意直接卖面汤底。” 最先开口的男人是从县城过来的,他口中的面汤底,就是宋家卖的肉汤。 这人来走亲访友的时候尝了口他家的肉汤面, 知道肉汤的方子宋家肯定不会卖, 他也买不起,就想来问问,他能不能直接从宋家买肉汤,然后运去县城里卖。 因为这锅汤,他厚着脸皮在岳父家住了三天,每天一大早起床,争取成为宋家第一批吃面的客人, 吃完后让开位置,在边上默默观察宋家肉汤的生意。 宋家每天只卖两锅汤, 基本上一个多时辰就能卖完,要不是人手不够,他们能卖的肉汤和面还能更多。 虽然宋家的肉汤不论从口味还是从成本来说, 卖的这个价格都已经很划算了, 但毕竟是肉汤,相对于其他食物, 还是比较贵的, 镇子上大多数人都不可能天天喝,基本上再加个一两桶这肉汤的生意也到极限了。 但县城就不一样了, 有银子没处花的人更多, 百姓的生活也更宽裕, 县里的人口更是一个小镇子比不上的。 如果不是想要保险一点先试试水, 男人都想一口气订个五桶汤, 县城距离大丰村的距离并不近, 到时候他肯定得用马车或牛车来运汤桶,当然装的汤桶数量越多,本钱才能被拉低。 按照现在的天气,这样的操作完全是可行的。 想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