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听后忙摇头,说他只想照顾公子,不想嫁人。 世间唯情字难圆满,不如意是常事,如意才是幸事。 何镜辗转多年才得所愿,受尽苦楚的几年里,他也曾想过一了百了。可他不能,他强撑着一口气守着儿子活下去,才等到转机。 戚如穗疼惜他,弥补他,只想将最好的都放到他身前。 如此,也便够了。 戚如穗与何镜久居京城,只在春节时带着孩子们回江南老宅,一大家子人坐在一起吃顿团圆饭,倒也算热热闹闹。 旧日种种,何镜不愿去想,更不愿去提。 朗月阁重新落了锁,冬日百花衰败,杂草丛生,唯独当年戚如穗为他栽下的山茶开的绚烂,院里一半都是茶花的痕迹。 何镜摘下那朵红山茶,亦如少时将它别在自己发上,侧眸对戚如穗一笑。 戚如穗懂他是何意,她始终笑着,将人圈在怀里。 “一直都好看。” 戚宁戚瑜六岁那年,这俩小丫头也被打包送进私塾,于是本平静的私塾内整日鸡飞狗跳。夫子指着她俩干瞪眼,说她俩哥哥当年的成绩是第一,怎轮到她俩就是倒数。 俩小丫头无辜一眨眼,两张白嫩小脸玲珑可爱,又瞪着水汪汪的大眼睛,夫子戒尺也打不下去,对着她俩分外无奈。 戚宁与戚瑜她俩也不知哪来的鬼主意,钟爱互换身份,今天谁做姐姐,明天谁就要做妹妹,哄骗分不出她俩的夫子与同学。 戚如穗与何镜看着眼里,也只装作看不出来,配合着俩女儿胡闹。 “小宁,莫要挑食。” 十三岁的怜儿将妹妹悄悄夹出来的蔬菜放回去,小脸上一片严肃。男孩如今出落的亭亭玉立,明眸皓齿,虽面上还有稚嫩,可愈发招人喜爱了。 “哥哥,我是小瑜。”女孩眨着眼睛,把右胳膊上的红绳给哥哥看。 怜儿瞧了眼戚宁,小丫头一脸无辜,他却直接道:“你快吃了饭,莫要再与小瑜淘气,当心被爹爹看见,下午不领你俩去花谷看花。” 男孩虽才十三岁,可管教起妹妹却如鱼得水,甚至他的话偶尔比娘爹还管用。 “就知道骗不到哥哥。”小丫头嘀咕几声,还是乖乖将蔬菜吃掉,又趁哥哥看不见转头做了鬼脸。 膳后,戚宁戚瑜又偷偷换了红绳,跑出去同大毛二毛一起玩,它俩前两年也生了小猫崽,此刻院里躺着七八只猫儿,都在暖阳下晒着太阳,毛茸茸的一片可爱猫儿。 每日看着女儿们与儿子玩闹,日子倒也充实有趣。 下午戚如穗与何镜回府接上三个孩子,一家五口坐在马车上,幽幽朝花谷的方向驶去。 正值春暖花开之际,花谷百花复苏,一片不可多得的人间美景,有不少人专程来此踏春赏景。 马车内,戚宁戚瑜仍在打打闹闹,嬉闹却也懂事,唯独怜儿安安静静的坐着,何镜想了想还是轻声开口。 “可是小宁小瑜她俩太吵了?” 男孩摇摇头,垂眸说妹妹们不吵。 何镜沉默几瞬,握住儿子的小手,“怜儿是有心事了。” 他并非疑问,而是肯定。怜儿脾气像他,却比他更为懂事温和,就算两个妹妹在他作画时吵闹,男孩也只是放下画笔,先陪妹妹们玩耍。 这般乖巧的男孩,前两日却忽而闷闷不乐起来。 被爹爹说中,男孩也不说话,只抓起手中画本涂涂改改,何镜悄悄瞥了眼,见儿子画的是一盏花灯。 四方莲花灯,是他每年都收到那盏。 自己生的儿子,何镜当然知晓怜儿为何如此。 几日前,听私塾夫子说凌霜那孩子离了京城,随师父闯荡江湖去了。听说是给怜儿留了封信,可何镜没见男孩拿出来过,也不知他藏哪了。 十三四岁的孩子,总有些情窦初开的心思。 馥郁花香流转,暖阳穿过枝杈,透下斑驳树影,几人来的时辰恰好,谷内游人不多,恰能悠然赏景。 俩小丫头方下马车便哇了几声,望着眼前的美景,迈着小短腿忙着扑蝴蝶去了。 这几年里,戚如穗又生了官职,生意自是愈来愈如鱼得水。以往何镜偷懒不去的贵夫宴会,如今也逃不掉了,他每隔一段时日便要去上一次,回来还要同妻主悄悄说小话。 外人眼里,戚如穗深情又专一,后宅只有何镜一人,膝下又儿女双全,是不可多得的好妻主,更是对羡煞旁人的神仙眷侣。 这两年还有不少人欲往戚如穗房里塞人,可无一例外,都是未到府上便被原封不动送了回来。 何镜醋了几次,戚如穗每次都哄到半宿,最终都是何镜哭着求她放过自己。 如今何镜与妻主儿子坐在花林里,煮杯花茶闲饮,倒也悠闲自得,只是怜儿却一直握着他那画册不放手,偶尔还往上涂两笔。 怜儿的年岁已不适合再上私塾,他年初便不怎么出府,戚如穗便请了夫子在府内教学。她还将男孩这些年画的衣裳款式整理成册,去年依图制了成衣,销量竟也卖的极好,买家都是同他差不多年岁的小少爷。 何镜与怜儿具是惊喜,男孩便更喜欢画画了。 几人闲谈间,听远方传来打招呼的声音。 江述与戚若竹的身影走来,“我在谷外瞧着便像阿姐的马车,我同妻主说她还不信,如今果然如此。” 戚如穗笑道:“今日天气好,倒是赶到一起了。” 戚若竹他们并非独自来的,身后除了澜儿乐儿外,还有几个江家的丫头小子,瞧着都是十来岁的年岁。 江述解释道:“我俩今日本在主宅,说要去花谷赏景后,几个孩子也说要看,便一起带来了。” “怜儿哥哥!”乐儿跑到怜儿身旁,还同小时候一样拉住他衣袖撒娇。 怜儿生的貌美温柔,身为哥哥,他总是招孩子们喜欢,江家的几个孩子都是初次见他,心间却都愿意同这个美人哥哥亲近。 戚如穗与何镜看着这群孩子,目光都落在一个少女身上,她年岁似是孩子里最大的,生的温柔俊秀,此刻正含笑看向怜儿。 江述饮了口茶,意有所指道:“我二姐的嫡女,今年十五岁,孩子脾气挺好的。” 怜儿好不容易从孩子堆里走出来,便见自己爹爹温声道:“这是你江家的姐姐。” 怜儿一愣,随即眨眨眸子,乖巧对那少女道:“江姐姐好。” 少女面上含笑,言语也有几分青涩,“我以后也唤你怜儿可好?” 男孩咬着唇,一张小脸上是惹人怜惜的神情,他后退一步,“江姐姐还是唤我戚琏吧。” 少女倒也不恼,只含笑应了。 “戚琏弟弟,我可否邀你一同去赏花?” 男孩犹豫了瞬,转头看向自己爹爹。 “你自己做主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