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的保送研究生。 她过年也没有回国,还好学姐也就在这里,免去她承担房租的辛苦,两个人一起在这里度过了圣诞节,吃了饼干、喝了热咖啡,宁嘉谈起了在家过年时会吃到的饭菜,学姐是南方人,过年不吃饺子,宁嘉在大年三十那天还特地从华人超市扛了一小袋面粉回来,买了青菜与猪肉,两个人包了两碟饺子,沾着果醋吃的。 最后由一起在阳台放烟花结束新年的最后一天。 圣诞、跨年再加上年三十,宁嘉唯有今天心里最寂静。 她回到自己的房间,看着钟表上的时间跳过12点,除了自己国内的或者在这的华人朋友,也没有别人给她送上新年祝福。 她每个都回了,加上一个可可爱爱的表情包。 之后她将手机放到一边,拿起自己枕头旁边江潮做的小猫脑袋捏了捏。 此时房间忽然亮了一下。 宁嘉侧过头,拿起手机,看了屏幕,呼吸停顿。 【亦承:新年快乐,嘉嘉。】 * 第二天宁嘉看起来似乎哭了半宿,眼睛肿得严重,学姐笑话她:“呦,还说不想家,偷偷哭了一夜吧?” 宁嘉笑笑说:“我很想家。” 曾经她的家是那个大房子,后来她的家是沈亦承,很可惜,她哪个都失去了。 她笑着说完,坐下吃早餐的时候,眼泪又不由自主地掉下来,学姐慌了,赶紧安慰:“我不是有意的啊,你别哭了,我也想哭了……” 于是两个人抱在一起哭,各哭各的。 大四还需要做一些小组作业、准备毕业设计,为了让自己过得轻松一些,她的设计稿早就准备好了,只待给自己的毕业设计指导老师过目。 毕业设计展是一名艺术生最重要展会之一,很多业界大佬都会光顾,也会有人当场买下这些作品。 宁嘉先抽出一些钱找了个靠谱的理财顾问将自己的大部分存款都找了去路,然后她就开始购买黄金,最近她做了不少黄金饰品,既能练手也能存起来保值,除此以外就是钻石的一些平替,比如水晶之类的东西,她也会买不少,多数都当作练习用。 毕业设计不会讲求骄奢淫逸,重点是突出一个理念。 宁嘉早就掌握了引人注目的诀窍,一部作品首先要瞬间抓住人的眼球,然后要吸引他们去观察,最好别做得太晦涩,毕竟以她的水平,也做不出更深刻的东西了。 宁嘉艺高人大胆,选择了自动机械技术,她之前就对这种精密的技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有她将自己的一系列作品放在一个特质的音乐盒上,而她的胸针、戒指、手环,记录了春日的万物复苏。 这是玫瑰园系列给她的启迪,她在作品中大量运用了红宝石、紫水晶、绿松石与祖母绿,使得她的作品璀璨夺目又生意盎然。 一旦有人拧动发条,巨大的音乐盒就会播放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里面的作品也会按照既定轨道旋转起来。 宁嘉大部分时间都闷在学校做她的毕业设计。至于她住的地方,她向学校申请了宿舍,没什么事情,她也不会外出。 好像怕撞到谁一样。 不知道是他最近低调了,还是出了什么事情,他似乎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宁嘉哪怕在网络上搜索他,也没有什么新消息。她有点担心那个谶言,当然,如果她知道沈亦承身体出了问题,可能第一件事是先去将那个说假话的寺庙砸了。 一月时她已经通过了RCA的申请,已经成功保送,她也没什么能够告知的对象,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就像收到普通的邮件一样退出了界面。等毕业设计做完,已经是春末了。毕业设计的展出集中在六月份,她并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在毕业展会到处乱窜,只是背着手靠在墙上,看人来人往,拧开那个发条。 她恍惚地想,要是他也能来多好,哪怕她做了那么多错事,她是不是也有资格将这个作品献给他,因为他就是她的春天。 这是宁嘉为数不多的积极向上的作品了。当然,只是看起来。 学院以优秀毕业生代表的作品为由,把这个作品摆在了一进门的位置,不然以她之前的作品,学院老师偶尔都会担忧地问她:“宁嘉,你精神还好吗?” 搞艺术多少有点疯,宁嘉是这么给自己找理由的。当然,她没有说别人也和她一样疯的意思。 展会结束,与隔壁油画专业不同,他们这边基本是卖不出什么的,尤其是本科生的展位,也就几个惊艳的作品,其余都流露着“只要能毕业就行”的摆烂情绪。 江潮去年出院了,她继续完成学业,也过来瞧瞧宁嘉的作品,她一眼就看出什么,问宁嘉:“你还惦记你的娇娇呢?” 宁嘉笑笑:“哪儿配啊,他不恨我我就感恩戴德了。” “要我说你也出了点什么,只能说他赔了。” “那这么说吧,我花了一块钱,买了他100千克金条。大概就是这么个赔率。” 江潮笑着揽住她的肩膀,“行了,过去都过去了,往前看吧,好好学习,你研究生毕业,我正好也毕业。” 宁嘉觉得刚毕业是搞不出什么名堂的,于是说:“那你得等我闯出点名堂,才能衣锦还乡。” 江潮笑着说:“等着你呢。” 宁嘉挽起她的手,离开了展会大厅。 将要结束之时,沈亦承走了进来。宁嘉的作品摆在正门口的聚光灯下,几乎要闪掉他的眼睛。他伸手握住发条,里面的音乐让他忍俊不禁。 这么艳丽的色彩,结果用如此现代的乐曲,就像撕破斯文的表面一样,把一切恐惧、疯狂、扭曲都藏在这首屠杀少女的献祭之春当中。 宁嘉确实是个小疯子,但不得不说,她疯得恰到好处,至少在身体健康上,她学到了不少现代艺术家的精髓。 沈亦承想,他确实该放下了。 不再执着什么,他早就习惯做这种事。 但他还是走到旁边,询问附近的志愿者的售卖流程,对方说要与作者本人沟通,沈亦承却说:“你们沟通吧。” 宁嘉正吃着饭,学弟就给她发消息说有人要买她的作品,出一万。 江潮评价:“一万够不够手工费啊,打花叫花子呢?” 宁嘉却平静地回了一句:【行,你给我收着钱,转我□□b】 【不见见买家聊聊?】 宁嘉说:【不聊了,给钱就卖。】 其实她不想卖的,上面用了不少真家伙,一万实在是有点太低了,但她也猜到是谁,如果是他,她愿意双手捧着送给他,没想到他的耍脾气只到这种程度,还乐意给她钱。 她想到他就只会哭泣。也不敢回他的新年快乐,每日每夜都瞧着那个对话框,打一大堆东西,然后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