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几天,几个孩子天天问奶奶什么时候回来,云婧承巍什么时候回来,后来慢慢适应,问得少了 清明过后,南丰忙,家里忙,谢卫华和谢母都没在,苏叶和赵晴担起家里的事 麦地要除草,果园要除草,鸡鸭鹅孵蛋,规划菜园,暖棚过季的菜要清理,种下西瓜种子,还有许多零零碎碎的锁事,照顾孩子,还好有张管家,不然两人要爆走了 这一忙,忙到快四月中谢卫辰和谢母回来,虽赶路时间很长,谢母看上精神却是很好,原来眉间少许忧郁散开,人开朗了许多 孩子们看到她扑上去,她搂着孩子笑得很开心 谢母才离家一天就非常想念孩子们,离家越来越远,离江南越来越近,去安隐寺上香的念头竟然淡下来,她都想转回了,老二劝她,说她去安隐寺上香的执念没消,只是淡化了,将来还会勾起,不如现在就了却心愿,这才继续南下 老二说的是对的,到安隐寺上香,近二十年过去,熟悉的安隐寺变陌生,和尚的面孔只有几个是熟悉的了,她发现,原来心心念念的安隐寺也只是这样,不再是她心中的圣地。 休整几天,再去看看二十四桥,看看运河,心情很平静 连绵的春雨令她归心似箭! 谢母回来后的心态改变,大家都注意到了,她回来次日,得到消息的谢卫华从南丰回来 看到母亲开朗,谢卫华很开心,谢母见老大脸上过年增的肉又没了,心疼又担心地说:“卫华,昨天我到城里,听卫远说你在南丰那里遇到点麻烦,有危险吗?” 谢卫华温和笑到:“娘,只是小事,开工时来干活的人少了许多,果苗种下去后有人想偷偷破坏,被张铎抓到,送衙门,现在没人敢对我们不利” 谢母放心了 江南连绵的春雨令路不好走,谢卫辰和谢母比原计划回来晚了七、八天,此时,西瓜苗已嫁接完成,可以移栽了,划给他种西瓜的那一分地也整理好,分两垄,每垄宽两米多一点点,长约十五米 谢卫辰有些紧张,小心地栽下西瓜苗,在怎么小心,半个来时辰就栽完了,他站起来数了数,一共栽了五十五窝 他再用稻草遮西瓜苗跟部,保湿和能减少杂草长出,浇上水,齐活,过三天,没有死苗,之后是每天来看两次,拔拔草,浇浇水,轻松,完全不影响他读书,谢卫辰心想 谢卫辰对那块西瓜地非常上心,读书之外的时间,他全扑在上面了,瓜苗都活了,开心,开始爬了,开心,长虫子,喷辣椒水 主藤长了,用树叉固定,长叉了,掐掉,谢承瀚看亲爹那模样,悄悄和亲娘说:“瞧我爹那模样,我怎么觉得他种西瓜比读书还认真” 赵晴凶他:“不许乱说,更不许和奶奶这么说” 谢承瀚摆手:“我没那么蠢” 过了端五节,五月中赵三竹和吴大妮活契就要到期,苏叶把两人叫来,说:“你们签的活契马上要到期了,之前你们说过,想继续留下干活,现在还是这想法吗?” 两人齐声:“还是”,这么好的东家上哪找,她们祖祖辈辈生活在当地,父母亲族全在,更不可能背叛,偷卖方子 苏叶笑笑,说:“我和你们分析过,有多少人想谋了肥皂方子,会用尽各种手段,你们做得很好”,这两个孩子真不错,她和谢卫华有心理准备,应付外人收买两人亲戚逼她们交出方子的准备 不知是他们运气好,还是这两孩子保密做得好,到现在居然没任何麻烦出现,夫妻俩很意外 苏叶顿了顿,把拟定好的劳动合同递给她们:“这是劳动合约,你们好好看看,这不是卖身契” 第329章 第329章解契 五年,赵三竹和吴大妮从懵懵懂懂的黄毛丫头成长成能独立能干的女性,从目不识丁到能写会算,从没一技之长到身怀多技,大太太于她们,是师父! 师父,是跟父母同等的,在苏叶不知道的地方,有两个丫头心里对她充满孺慕之情 当大太太和她们说契约到期后想雇佣她们,签雇佣合约,赵三竹和原先一样,负责肥皂生产,吴大妮负责后期检验,包装,月薪皆十两,还有年节奖金和年节礼,两人还不知雇工合约内容,都表示愿意 赵三竹的对象定下来了,是苏家的苏华铮,苏华铮带妹妹自立门户后,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早期他半天练武读书,半天干家里农活,苏世泊商队出去时,他跟随打杂,做学徒,见世面 他人心有成算,又有股狠劲,不出几年,在商队里站稳脚跟, 早年,苏长虹在苏叶这里学会了做鞋,后因鞋被仿制厉害,批量少了做不划算,苏叶停了鞋做坊,叶德武的生意虽不如以前红火,不过老客户还是很多,他在村里收成品鞋,苏长虹卖给叶德武的成品鞋,得的银钱不仅足够兄妹俩生活,还能存到银钱 靠一点一点小钱积累,苏华铮随商队出去和回来,开始有了自己的小货品,到现在,更有了自己的一辆马车 有房,有车,有小小存款,苏华铮觉得家里应该有个女主人,有了长嫂,妹妹的婚事才有人操持,一个能和他一起撑起一个家的女主人,父亲和后娘同在村里,软弱的不行,娘家过于强势的不行 多方考虑,他想到去谢姑父作坊取货经常遇到的赵姑娘,赵姑娘长在叶姑姑身边,有叶姑姑的果断和利索,能干,自主力强,没有弯弯曲曲的心眼,再合适不过了 尽管,赵姑娘大他一岁,人常说大三岁,抱金砖,大自己一岁也无妨,于是他托三奶奶(谢雯)去问,经多方接触协商,事成了,赵姑娘契到期后就订亲,成亲 苏华铮大喜,听说谢姑父追叶姑姑时,天天送花给叶姑姑,成婚后也时不时的送,听伙伴们说,村里的大小媳妇们对叶姑姑羡慕嫉妒恨,一起喝酒时,伙伴们常抱怨,说他们媳妇嫌他们不够贴心 于是,只要苏华铮在村里,赵三竹就能收到花 赵三竹和吴大妮解了活契,签了五年雇工合约,搬到作坊,生活没什么不同,最大的改变是身上无形的枷锁去掉,不再低人一等 两人住作坊的是管事房子,两房一厅一厨一卫的套间,两人同时进谢府,性格虽不同,但五年来一起干活,一起读书认字,相互扶持,相互打气,感情自然深厚,搬到作坊,住一起,饭一起做 这天,用完晚饭,赵三竹说:“三天后我要订亲了,你的亲事订下了吗?” 大妮脸上为难,说:“同时递消息的两家,我父母想应条件较好的苏家,但我心里是抗拒的,没答应,苏家婶子拦过我几次,说些不着调的话,我总觉得她冲着我会的方子来的,可他家是大太太的娘家族人啊” 赵三竹笑笑:“你也知道,兄弟为挣家产打架,反目成仇的不少,只是娘家族人而已,另一家,杨家,杨家人挺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