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穿成中世纪圣女以后 > 分卷阅读126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26(1 / 1)

荡。 似乎是一个讯号,阶上的门被推开,十二名肩章边悬着金穗的圣骑士执礼仪骑士剑缓步而出,纯白色的长毯延伸至广场之上,身穿红色长袍的枢机卿们低下头,站在廊下的台阶中合十致礼。 管风琴的曲调由悠长空灵转为恢弘。 领班高甩指挥棒,唱诗班的少年开始低声吟唱一曲无字歌。 万众瞩目下,拜朗士帝国教皇身披雪白长袍,踏着钟声的余韵缓步而出,金丝缝制的十字绶带在阳光下显得无比神圣,仿佛散发着神恩的光辉。 如同以往的每一次礼拜仪式,教皇几乎不会露出真容,宽檐的兜帽将他的上半面容隐藏起来,唯有显露在外的唇带着一抹微笑,神圣而慈悲。 拜朗士帝国教皇,古斯塔夫·罗兰。 随着教皇冕下在礼台之后露面,唱诗班的歌声转而变得更加轻盈空灵,教堂中的信徒们纷纷脱帽起身,低垂视线,向着教廷的至高者行礼致意。 教皇微笑着,将右手搭在一本圣典之上: “诸位,愿主神赐予你们恩典与平安。” 信徒们齐声回应: “也同样赐予您。” 教皇微微颔首,停顿了片刻才继续说: “愿主神与诸位同在。” 信徒们虔诚地低头应答: “也与您的心灵同在。” “……” 沉重的祈祷与告罪,在管风琴与唱诗班的加成之下,显得越发虔诚。 苏娜坐在教堂的暗室之中,她能清晰地听到教堂中的几乎所有声音,包括那位古斯塔夫教皇与信徒们一唱一和的诵经仪式。 当然,她对这套虔诚的仪式敬谢不敏。 她更关心的是,自己这个圣女在这场宗教仪式中,究竟起到什么作用? 从来到圣城那天起,苏娜就被送进了修道院的阁楼密室之中。 衣物与饮食倒是一概不缺,独属于她的房间里,家具摆设与装潢甚至称得上奢侈,但她的活动范围被限制在这个不大的房间之中,门口有配短剑的修士把守,苏娜也无意尝试强行突破是什么下场。 除了几个负责照顾圣女起居的修女之外,她唯一能见到的外人只有安德烈枢机卿。 枢机卿先生似乎也不能向她透露太多,只是在偶尔的拜访时告诉她,等到了弥撒礼当日便自然可知晓一切。 苏娜于是放弃了刨根问底,只能再三向枢机卿先生确认:“圣城教廷的弥撒礼中,并不包括活人祭祀这一项,对吧?” 虽然这个猜想在苏娜自己看来也很不可思议,但是她坚定地认为,这个时代的教廷打出什么离谱操作都不值得稀奇。 安德烈先生闻言,脸上的笑纹都略微抻开了些。 他惊讶地反问:“怎么会呢?那是生番异端的行为,圣城的主教堂从不做这等血祭之事。” 苏娜点头:行吧。 只要教廷没有打算把千里迢迢抓来的圣女血祭掉,那么此事还算有得商议。 苏娜本人并不热衷于出门这件事,在衣食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她甚至非常享受独处的时间。这给了她充分的思考环境,能够慢慢地分析自己当下的处境。 她会给自己倒一杯热水,然后坐在镶嵌了理石栏杆的窗前,凝望着有限的视野之中穿行的马车,遥遥面对河那边的皇宫,披着棉斗篷坐在冷风里,就这样沉思着消磨掉整天的时间。 此外,她在征询过安德烈先生的意见之后,开始给纱弥神甫写信。 信封、信纸与鹅毛笔都是安德烈先生送来的。 苏娜写得很慢。 她能听懂这个时代的对话,也能读懂书卷上那些看起来略显扭曲的文字,但这并不代表她掌握了这种语言——至少她完全不懂得如何书写,只能在脑海中先构思出预想内某个单词的轮廓,然后如同临摹符号一样将它们描画到信纸上。 至于字体,她只能参考圣典上的印刷体——这是经验之谈,无论哪种语言,仿照印刷体总是不会出错的。 她在信中向纱弥神甫报了平安,简单地描绘了从丹弗镇到圣城的那段漫长旅行,告知纱弥神甫自己的现状,并在信件最后表达了静待回信的意图。 无论是出于原身与神甫女士的血缘关系,还是两人在这段时日中培养出的默契与感情,苏娜都认为,自己有必要向神甫女士告知近况。 当然,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她需要保持对外界的沟通。 这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她的安全,避免她无声无息地消失在这座教堂里。 苏娜很清楚,自己寄出的信件一定会被教廷检查。 所以她没有留下任何标记与暗语,只是简单地写了半页信纸,连末尾的署名都没有写,直接委托安德烈先生帮忙寄出。 就这样,时间在她的消磨中度过。 终于,弥撒之日到来,她穿上纹绣着金丝的白色长袍,双眼被白色的绸带蒙住,头上披覆白色的头巾,被修女们带进了教堂的密室之中。 第85章 赎罪 ◎建议下载国家反诈骗APP◎ 值得一提的是, 圣城主教堂的弥撒礼之所以颇负盛名,能引得拜朗士帝国的贵族们前来争相礼拜,除开纷乱混杂的政治因素以外, 其庄严而浓郁的政治氛围应当也起到了相当的作用。 至少,在苏娜看来,这样庄严神圣的弥撒仪式本身, 就带有相当浓厚的宗教暗示意味。 无论是教皇这个身份对于整场弥撒的加持,还是那恰到好处的管风琴与唱诗班的配合, 尤其在教皇率领着广场上数千信徒共同祈祷的时候,苏娜几乎能从声音中感受到那种近乎凝成实质的虔诚信仰。 而引领这一切的人, 是那个站在花窗之下,手按圣典的教皇。 在此刻的主教堂中,所有信徒的情绪都追随着教皇的引领,伴着他的话语而起伏波动。 他说“赞美”, 于是信徒们合十礼赞,虔诚地唱诵圣典中的箴言; 他说“忏悔”,于是信徒们低头祈祷,甚至不乏虔诚者当场落泪; 他说“祝福”,于是信徒们相互拥抱, 大笑与致谢之声此起彼伏。 没有闲聊,没有杂话, 甚至找不到开小差的听众。 无论进入教堂之前的人们带着何种功利或目的,只要参与到这浓厚的弥撒氛围之中, 就能让人的心神变得至真至纯,所有杂念都逐一消失淡化, 心中唯剩下对主神的虔诚与敬拜。 教皇主持弥撒礼的时间并不长, 他在率领教众结束忏悔之后, 依次对帝国、教廷与信徒们进行祈福祷告,最后,他双目闭合,低声祷念道: “为此,我们向主神同声祈祷。” 作为应和,台下的信众齐声回应: “求主神垂听。” 教皇双手合十,而信徒们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