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nr1" style="font-size:18px">
只因为那伙不知名的贼人指名要崔迎之和屈慈现身。
崔迎之面无表情地看着朱九娘想:荣冠玉的消息还是传得晚了些。
第35章春蚕尽(三)对不起。
如今的崔迎之早已不是当初那个热血上头,路见不平就会毅然拔刀的少年人了。
今日但凡换一个人拦在路前,但凡换一个缘由,任她是受人胁迫也好,全家遭难也罢,崔迎之只会不管不顾地离去,决计不会多分半寸目光。
可这件事归根结底与她和屈慈有关。
若非与他们二人扯上干系,那孩子并不会遭遇这般难事。
崔迎之闭了闭眼,旭日被遮蔽的天幕飘下粒粒白点,落到崔迎之的发间眼睫上,碎成水。她的心中也似乎落下了一场难以停歇的雪,寒风大作,乱雪漫舞,将新生的绿意掩埋。
她自嘲般扬起唇角,泛着些微苦涩,无可奈何地想,那么多年,那么多事,她学不会年长者的世故圆滑,也没能彻底学会什么叫做明哲保身。
真是没用。
屈慈或许看出了崔迎之难言的躁意,又或是明知她会做出怎样的抉择,仍然出手,扣住她的手腕。并不强硬,只是表明一个态度,他并不希望崔迎之去赴这场鸿门宴。
他说:“总有别的法子。”
依朱九娘方才所言,屈家那两人知晓他们不日就会离开。可他们是听信了崔路的消息,才会毅然决然地收拾包袱动身的,相隔不过几日。
再如何消息也不该传得这样快才对。
此事与崔路脱不了干系。
毕竟有旧例在前,就算先前崔路似乎并未展现太多恶意,他们一开始也不敢如何相信崔路。贸然离开,说不准便又会中了崔路调虎离山的把戏。然而此地他们待得已然够久,若是他所言为真,再拖延下去,被发现藏身之地的可能性并非没有。
可谓骑虎难下。
离开也是四人一鸟一道商议过后的决定。
思及此,崔迎之掰开他的手,回望他,神情冷肃又平静:“我一人去。”
“你受了伤,这里能强行将人救出的只有我。若是有个万一,只要你没被逮到,我大概率就不会出事。”
屈慈显而易见地并不赞同这个提议,可没等他来得及说点儿什么,崔迎之便翻身下马,走到拦路的朱九娘跟前,神情是少见的置身事外的漠然。
她说:“我会尽力把孩子带回来。只一件事你需记得,此事过后,再不要同任何人提及你与我有关。就算哪日街头巧遇,也只当是个寻常过客,对你对我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