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昭无需多看便知又是人祸,他不愿耗费时间去揪出大河决堤的罪魁祸首,而是对着一众应天宗弟子冷静地发出一道道命令。
先救老弱妇孺,再救抱着浮木的幸存者,另外一半弟子跟随自己前往查看决堤情况,另外还要小心混迹于灾患中的水鬼,它们最喜欢扮作溺水之人陷害他人性命。
短短十年间,黎昭已然成为了应天宗最年轻的首座,众弟子亦对他心服口服,而在这群弟子中,敬佩者有之,倾慕者更甚,黎昭向来是无视,无观,无感。
在他刚刚修炼的前几年,身旁时常聚着一群不知所谓的追求者,被黎昭提着剑,一一打服之后,那群人再也不敢出现在他面前,至于偷偷观察的目光,黎昭不想管,也管不了。
等到第十年,他成为了灵窍期修士,旁人见到他都得尊称为一声真人,再也没有人敢在他面前放肆。
修士纵使再神通广大,救助凡人也需要耗费心神与精力,等到第三日,救灾终于进入尾声,应天宗的灵舟也出现在众人上空。
百姓们见状,无不跪地拜谢天上的神迹。
黎昭却不在灵舟之上,他此时正唤来黄粱城主,命他清点每家每户,不需在死伤人数上动手脚,另外也告知了大河决堤的缘由,正是偷工减料所致。
十年光阴,黄粱城主也是老了几许,他战战兢兢地站在仙人身前,也不敢抬头看,只是低头回话,也未曾发觉眼前的仙人正是十年前那位国破家亡的林昭。
黎昭见到曾经的故人,没有半分叙旧的念头,他平淡地说了一些灾后事项,随即察觉到灵舟的禁制正在微微收拢。
这是在催促自己回去的信号。
他不再多言,化作一道剑光,落在了灵舟之上。
正在跪拜的百姓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慈悲仙人,他们的念诵声愈发响亮几乎直达天听。
黎昭还是一如既往的淡漠,他背对着众人,轻轻挥了一下袖袍,数百名跪拜的百姓只觉得一股柔和的清风吹来,他们被扶起了身子。
正在跪拜的百姓们面面相觑,也不知到底发生了何事。
“师兄,”一名应天宗弟子踏步上前,说道,“时辰已到,是否归宗。”
他看向黎昭的眼神里是熟悉的崇拜与爱慕,方才黎昭一踏上灵舟,其余弟子已然是蠢蠢欲动,只有这位运气好拔得头筹,也借着说话的由头,偷偷瞄着这位应天宗首座的面容,被惊得暗暗倒吸了一口凉气,脸都红了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