块钱大红包,区别于其他小朋友。 当然,她拎的礼也不轻。 水琅又带着三个丫头,拎着礼去看了詹老。 詹老的孩子就剩詹栩安一个了,看到三个丫头很热情,立马就要包红包,被水琅阻止住。 “放心,我们的工资补偿都下来了。”詹鸿栋给三个丫头一人发了一个红包,笑着道:“不但工资补贴下来了,我们家的洋房也返还了。” 水琅顿时不阻拦了,由衷高兴道:“詹老,恭喜恭喜,苦尽甘来,这还只是一个新开始。” “都是多亏了你。” 詹老父子二人同时道。 詹栩安递给水琅一杯咖啡,“要不是你,我早发高烧死在珠南了,哪可能回到沪城,洗清污名,斗倒邹贤实,还得到国家与党的信任,为国家培养人才。” “是啊。”詹老赞叹点着头,“真是老天开眼,让你出现了,我们才能重新回到这里。” “感伤的话,就到这吧,再也不要提了,以后后面都是好日子。”水琅喝了一口咖啡,放到一边,“当然,詹老,你这一生注定不会是平凡人物,想必过完这个年,更大的挑战,就会找上你了。” 詹老笑了笑,什么话都没有说,心里已经有数。 大年三十,周光赫亲自下厨,做了不下十道菜,有一半都是水琅爱吃的菜,糖醋小排,酒香草头,腌笃鲜,梭子蟹年糕,凉拌海蜇头…… 水琅请外婆过来一起吃年夜饭,厚脸皮的舅舅舅妈带着小阿毛一道端着菜过来了。 楼上周复兴早上就下来,在后厨房帮着周光赫一起烧菜、 金巧芝特地帮水琅买了一套化妆品,这次不止是帮水琅买了,帮周卉也买了一套,给三个丫头也买了新棉鞋。 水琅躺在天井里的摇椅上晒太阳,本来是想怼两句,但一转头,看着一身新棉袄新皮鞋的周玲,还有脖子缩得像乌龟一样的周敏,又转回去了,什么都没说。 1977年至1978年,是关键的一年。 是十年结束的最后一年。 也是改革开放的第一年。 外面响起了炮声,不止是鞭炮,还有不间断小孩子玩的花炮响炮,摔在地上“啪”地一下,紧接着是小孩子天真无忧的快乐笑声。 年夜饭端上桌了,一家人坐齐了。 不再是心思各异抢着吃笋尖了,相反,桌子的人,全都抢着把最嫩的笋尖往水琅碗里夹,糖醋小排的肋排也仅着她吃。 水琅也有变化,吃起东西不像刚回城那样狼吞虎咽了,学着周光赫,慢条斯理嚼着。 周光赫很奇怪,“今天烧的菜不好吃?” “好吃啊。”水琅看着电视机里的国际新闻,“商业开放要正式来了。” 第105章 发生什么事了? “听说这个消息了。” 周光赫夹了一块糖醋小排放到水琅碗里, “快吃,你不是喜欢吃热的吗?” 国际新闻结束了,紧接着播放总政文工团表演的《东方红》大型史诗级歌舞会。 除夕夜放这个确实喜庆。 小阿毛和五个小姑娘听到动静, 一个劲往房间电视那边扭,无论看了多少遍, 看到漂亮哥哥姐姐跳舞, 依然有着浓厚的兴趣。 “再怎么变,跟我们拿铁饭碗的都没有关系。” 周复兴笑着道:“我们家里人, 全有铁饭碗,连大姐都有, 这几个孩子都不愁没有工作, 就等着我们老了退休了,传给他们。” 水琅咬着糖醋小排, 看了一眼周复兴, 这大哥要不是在邮政局上班, 高低得尝一尝下岗的苦。 “既然改革开放, 顶替传承制未来就很有可能取消。”周光赫帮水琅盛汤, 看似随意其实一点都不随意道:“否则只会更青黄不接。” 周复兴顿时面露尴尬, 金巧芝脸色同样如此。 两人都懂小弟说这话的意思,他在说“德不配位”。 就是能力不匹配, 白占着一个岗位。 他们就是这群人里的其中两个人。 人家有能力的都是年年考级晋升涨工资, 他们天天担心会不会降级掉工资。 “是的呀, 现在这个样子一点都不公平。”舅妈就喜欢看到两人吃瘪,“现在学校也开学了, 很多老师他们都是德才双馨, 子女接替父母的班以后, 能力不行, 都是在误人子弟,这样下去,以后谁来搞科学,谁又来接着搞四个现代化建设,不行的呀。” 水琅诧异看向舅妈,“舅妈,原来你觉悟这么高。” 冷不丁,破天荒,这么久了头一回,舅妈被水琅夸奖了,好半天没反应过来。 大半桌子的人都愣住了。 “哎呦!” 舅妈忙将嘴巴里的熏鱼刺吐出来,激动地直拍大腿,“水琅刚才这意思是在夸我呢?哎呦!我被状元夸奖了!我的娘呀,水琅夸我觉悟高呢!” 水琅:“……” 看舅妈这个样子,要是舅舅不拦一下,要满弄堂叫唤去了。 “说得确实很对。”周光赫也笑着道:“国家各个岗位都需要真正的人才,才能帮助国家发展,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小赫也夸我!”舅妈顿时更激动了,“这个道理我看水琅就懂了,她就是凭自己的真材实料进去房管局,这真正的人才一上岗,立马就有大动作,平安里那样的地方,原来真是都不愿意从那门口过,刚并入复茂区的时候,啥人不嫌弃,都讲它拖累了复茂的腔调,你看看现在,啥人不羡慕他们,这是因为啥,还不是因为有了水琅这个人才,要是还是他们房管局自己内部人,是不可能有这个样子的大动作,他们想也想不出!” “别这么激动。” 水琅拉着讲到亢奋的舅妈的衣角,让她坐回椅子上,“都是为人民着想,只是方法不同,别靠贬低别人来抬高我。” “没有贬低呀,我说的都是事实!”舅妈重新拿起筷子,“给他们十年时间,他们也想不出这样的旧改办法!” 宋阿婆看着笑了,“小姑娘最厉害,可以蒸八宝饭了吧?汤圆也煮上。” 沪城过年必备一道点心,八宝饭,饭是黏黏的糯米,软糯有嚼劲。 三十晚上也不吃饺子,是吃汤圆,商店里卖成品汤圆,但今晚吃的是外婆亲手包的黑芝麻汤圆。 水琅吃了两个汤圆,与几个丫头一起吃着一份八宝饭。 八宝饭和汤圆都是糯米,吃不了多少就甜腻了。 “我吃好了,外婆,你慢慢吃。” 吃完年夜饭,舅舅和周复兴收拾碗筷去洗干净,桌子也擦干净,金巧芝帮忙把点心盘子全都端到桌子上,泡了一壶绿茶。 “弟新妇,你是要喝咖啡伐?” “小舅妈说喝绿茶。” 大丫将搪瓷茶